王紅艷 李琳濤
(1.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 吉林長春 130122; 2.吉林涉外理工學院 吉林長春 132000)
排球運動是大學生體育活動中最為常見的體育活動,也是高校體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比較簡單易學,比較容易掌握的體育運動技能。自我效能感是描述任意對自己時候有能力完成某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有許多研究表明,適當參與與鍛煉可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針對某一運動項目對自我效能的影響研究較少。
在校高校大學生,包括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長春大學、長春師范學院學生,共300人,男生150人,女生150人,年齡在19~22歲之間。抽樣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進行調查。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2001年以來的相關排球運動,自我效能感的論文30多篇,最后形成思路,確定研究方向,以做好理論基礎。
2.2.2 問卷調查法
自編大學生參加排球運動情況調查表,將參與排球運動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為經常參加排球運動的;另外一組為不經常參加排球運動。有效問卷287份,男生139份,女生148份,有效率占94.6%。主要對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頻度,持續時間,喜愛程度和參與排球運動方式,形式方面進行調查。
2.2.3 專家訪談法
利用發郵件,上門訪談的方式對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的體育專家進行訪談,對自編問卷的效度進行較對。

表1 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周頻率和持續時間調查結果表n=284

表2 大學生對排球喜愛程度的調查結果分析 n=284

表3 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活動形式調查結果分析

表4 經常參與、不經常參與排球運動自我效能感比較結果表
2.2.4 數理統計法
將回收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在SPSS15.0進行T檢驗分析。
根據表1可以看出,經常參與排球的大學生有122人,男生占57人,女生占65人,不經常參與占162人,男生占82人,女生占83人,可以看出,雖然排球運動比較容易開展,但是經常參與排球運動的大學生比例比較少,從參與的持續時間來看,參與達到30min以上的只占到24.6%,比例比較少。還可以看出在經常參與排球運動的男女數量比較上,女生比男生參與排球運動的比較多,可能是由于女生比較喜歡不劇烈的運動,比較符合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要求。
根據表2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排球運動還是比較喜歡的,但是結合表一參與情況可以看出,經常參與的比例不高,可能是由于在大學中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排球運動比較少,學習壓力,就業壓力比較大,大多數時間用于學習,再可能由于現代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不愿與人共同參與體育鍛煉,對于集體運動項目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在這方面還需要加強。還可能由于近幾年小球運動,像乒乓球,網球,羽毛球運動的興起,大學生可能比較喜歡這些運動項目,對于排球的興趣降低。
根據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形式主要是以單個練習為主,還有以單人練習,多人活動為主,在調查的4所院校中,雖然都有排球俱樂部,但是只有2所院校有專業的排球訓練隊,參加比賽的機會少之甚少。單人練習的比例比多人活動的比例高的原因,可能好事由于在參與排球運動過程中少于組織的管理,大學生現代的個性所使然。
3.2經常參與排球運動和不經常參與大學生自我效能感比較結果分析
根據表4可以看出,經常參與排球運動與不經常參與排球運動的自我效能感比較p<0.01,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說明兩組在自我效能感比較中,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通過比較看出,經常參與排球運動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比較大,說明,排球運動對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明顯影響,并有正面作用,不經常參與排球運動的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明顯沒有經常參與排球運動組高。
參與排球運動不但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大學生在不段的掌握排球技能的過程中,信心逐漸建立加強,其中少不了教師的正確指導和正確評價,排球運動是集體運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不斷的加強交流經驗,提高運動技能,從而信心增強。排球運動對于人體的運動知覺也是有所提高的,需要運動員在運動中正確判斷來球方向,正確的判斷接球方式,這對于運動反應時也是有一定的提高的,這在有關的國內的研究中國都有體現,建議大學生多參與排球運動。
根據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看出,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現狀不樂觀,喜愛程度也不是很高,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參與排球運動,參與排球的形式看出,以單人練習,多人活動為主。大學教師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變化和喜愛程度對大學生的活動進行調整,多建立排球運動俱樂部,學校中多舉辦排球比賽,加強學生對排球運動喜愛。
根據對經常參與排球運動和不經常參與排球運動的自我效能感比較中顯示,p<0.01,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說明排球運動對大學生自我效能感有明顯影響,并有正面影響。
排球運動本身對于運動感知覺及反應有一定的影響,開展起來也比較容易,進行比賽,器材也比較簡單,是女生比較喜歡的運動,對身體素質的耐力,靈敏性素質有明顯提高,希望大學生多參加各項體育運動,度過愉快的大學生活。
[1]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劉桂芳.體育教學中自我效能感改善大學生運動學習的實驗性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29(67):178-179.
[3]李軍紅.論自我效能理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體育,2009,3(38):77-78.
[4]郭春光.自我效能理論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福州體育科技,1996(2).
[5]葛劍萍.自我效能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沈陽體育學報,2004,6(23):83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