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少純
(安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河南安陽 455000)
籃球運動早在110年前就已進入了我國,經過不斷地努力與發展,現在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體制,20世紀50年代經過大討論之后我國的籃球進一步確立了以速度、主動性、熱情為主要目標的體制,為以后籃球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后來中國男籃女籃能夠多次奪冠的主要原因,我國的籃球發展也進入了突破性階段,并在不斷的創新中。
我國的籃球發展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不斷建立健全完整的籃球體育制度,不斷摸索和探究新方法,傳統意義上的籃球運動,僅僅是以鍛煉身體和娛樂為目的,而隨著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籃球運動的單一性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了,并逐步在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形成了輻射狀的分支機構,已經成為人們日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斷鍛煉著人們的心理素質,未來會使每個人都有可能離不開它,傳統的籃筐高度以及固定的場地面積極大地制約了籃球體育運動的發展,運動員可能因為身高的優勢而處于主動地位,身體高大攻防面積也較大,在實際比賽過程中更具有殺傷力,因此如何組建一支強大的籃球隊伍,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這樣才會使球員的技術以及靈活性能夠更強,更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這也是我們籃球體育運動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體育設施對我國來說是我國重要的物質基礎,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進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日常的生活鍛煉必然是不可少的了,基礎體育設施要不斷滿足人民的日益增長的鍛煉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縮短國家貧富之間的差距,但是在我國大部分的中西部偏遠地區,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力度,公共設施不夠完整,體育器具匱乏,好多中小學生的體育活動不能夠保證順利的進行,像有些地方的健身房、籃球館、游泳池等基礎設施主要是為了教學目的來用的,即便空閑,平時的學生課外活動很少對公眾開放,還有好多體育設施是盈利性的,因此對于一大部分學生來說,只能是望洋興嘆,極大地影響了中小學生的身體發展,政府應該加大中小學體育設施建設的力度,保證每個中小學生都能順利完成體育課。
在我國現在的大多數學校還采用的是比較陳舊的體育教學方式,他們主要是注重的是技術與鍛煉,內容形式也比較單一,缺乏生機與活力,因此導致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得不到發揮,進而影響了老師的教學質量與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同時,傳統的體育活動不注重因材施教原則,一味的大力灌輸,知識比較零散,忽略了中小學生身心發展中的個別差異性,內容老套沒有新穎感,很多學生都不愿去上籃球課,因為教學方法的問題導致了學生的興趣與接收能力降低,影響我國籃球發展的進程,我們要抱著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不斷改進知識結構與內容,不斷求實創新,打破目前的這種現狀,實現師生一起活躍的教學新理念,當然國家和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針對目前的這種體育現狀,未能引起有關部門的真正重視,資金等好多方面的東西不能到位,領導層也沒能竭盡全力,就學校來說,領導不能夠正常掌握學生體育活動的規律,適時的開放體育館等基礎設施,對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分配也未能做到有效合理,希望在我們大家的一起努力下能夠彌補目前的缺陷,管理方面能夠真正做到高效合理,學生本身的積極性、自主參與性也會得到提高,基礎設施安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對于比較陳舊的設施一定要拆除更換,不留下任何一點安全隱患。
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性別,造就了每個人發展的特殊差異性,從中小學來看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會增強,對待事物的能力會充滿熱情,自信心會明顯提高,只要認為我能夠成為一名運動員,就一定會朝著那個方向發展,并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因此才會在一次次的體育活動中脫穎而出,跟缺乏自信的人不同的是自我效能感強的人,總能夠堅持完成所有的任務,能夠做好每一件困難的事,最終取得成功的機率也比較高,從性別角度來看,男生一般喜歡表現自己,爭強好勝,對技術含量高,輕度比較大的體育項目比感喊興趣,而對于女生來說,對籃球的喜愛與認識不足,思想相對偏后,制約了籃球對自身的發展,所以我們要改變女生對籃球喜愛這一觀念。比如女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會隨便找個借口曠課或者是閑玩,最要的原因是因為體育課的內容組織形式沒有調整好,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國目前對中小學的體育培養方面還是存在一些欠缺的,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簡單的學校培養問題了,從社會角度來看,我們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盡管如此籃球還將會繼續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它的愛好者,對女生來說也會很快轉變對于籃球運動的思想,對于籃球運動的喜愛者來說,興趣會直接影響中小學生愉悅的心情和謹慎的注意力,促使他們會付出更多努力,共同把中小學體育活動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學校籃球體育主要是以體育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但事實上課外活動很難進行,因此作為學校來說應該采取多種措施來保證籃球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每天都要抽一部分時間來保證學生的體育活動,以組建一個高效合理的班級籃球體育運動團體,按時組織中小學生出去鍛煉籃球,內容形式方面也要靈活變動,不能呆板的去組織學生練技術練能力,比如可以組建興趣小組,參加組織競賽,平等的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大集體的溫暖,這樣學生才會充滿信心,并投入到喜愛籃球運動的潮流中去。
我國的籃球體育運動缺乏有效的監管制度,在開展體育運動的過程當中,可以采取形式多樣的監管和宣傳方式,不斷進行自我反省,防范一切可能發生的不利因素,作為領導一定要多接受一下黨政教育工作,國家和地方要相互結合,資金人力方面也要搭配得體,保證所有不完善的體育設施能夠得到新的改善,同時還要對學校的工作經常作評價,保證每位師生每個公民都有自由輿論的權利,除此之外文化教育部門應該緊跟改革步伐,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制,讓知識內容更具有靈活性,趣味性、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不斷去發掘新鮮事物,完善一支強大的師資力量也是刻不容緩,我們現在更需要一支年輕有創新力的師資隊伍,因材施教,不斷用創新方式挑戰新事物,推動學校、社會與家庭,共同關愛中小學生的籃球體育活動,增強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實現社會良好的師生共榮氣氛。
籃球體育活動對中小學生的影響是意義深遠的,我們不能對其進行單方面的評價,但至少可以說明體育運動無論對于國家民族還是社會來說,都是不容小視的,國家的未來靠青年,而青少年正是一步步從中小學生慢慢走來的,國家的教育體制格局,以及文化的創新能力將直接關乎民族的未來存亡,無論從大的方面還是小的方面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我們個人來講,籃球體育活動既鍛煉了我們的能力也提高了我們的身體素質,只要每位社會活動成員積極地加入進去,不久也許會形成一種既定的習慣,生活中必不可少,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社會,家庭,學校,都能夠相互理解,包容與支持,籃球體育運動一定會不斷地創新與發展,社會的其他機構也要大力支持國家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讓每個角落都有體育設施的足跡,籃球運動是單一的,但是作用卻是無限的,由一個小的話題我們可以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可見小問題并不小,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造一個美好的籃球體育強國,讓我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1]白喜林.中國籃球體育運動的發展研究[J].北大體育學報,2003.
[2]郭永波.有關籃球的理論概念[J].北大體育學報,2004.
[3]中國電力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3.
[4]肖永剛.實戰過程中的技術研究分析究[J].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