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耀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佛山 528000)
羽毛球運動是極具魅力的一項體育項目,在我國各大城市迅速的發展,且有極高的美譽度和極強的影響力,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與城市經濟的發展,憑借著自身項目特色,無論是在學校體育、競技領域還是大眾健身中都吸引著眾多人的參與。全國很多高校羽毛球隊組織不斷增加,在這些大學當中基本是把重點放在羽毛球技術的提高,對專項身體素質的訓練明顯不足。導致學生隊員的只考慮把球打過網、到位,但在全面技術的掌握上要有專項身體素質作保證。羽毛球運動是隔網對抗,并包括起跳、急跑、移動各項運動能力的綜合性體育運動。運動員必須在突然的變化,快速的移動,瞬間的判斷,相互技術的復雜的串聯來進行對抗,這就需要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羽毛球每球得分制的新規則下,要求羽毛球運動員不僅要有全面技術,更重要的是有素質。因此,將專項身體素質作為訓練主要的內容,使隊員明白如何去練習某一技術所欠缺的素質。同時根據現代羽毛球的不斷發展,有進攻速度化、體能化、戰術多變的發展趨勢。專項身體素質訓練不能間斷,以提高綜合能力。高校非特招生羽毛球隊員也是沒很大優勢的,所以加強專項身體素質的訓練更加有必要,進而才可以完成步法和技術性強的專項技戰術。
以廣、佛兩市的部分高校為例,抽取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華南師范大學南海學院、廣東培正學院的80名羽毛球隊員為實驗對象。
運用文獻資料法、健康調查法、比較法等方法,并常規的數理統計。
身體素質是指運動員競技能力、基本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韌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體能包括了身體形態、心理的適應能力以及運動素質。而這些很大程度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后天的訓練的獲得也有存在一些。對于體能的定義,可歸納為:由先天遺傳和后天訓練獲得的,受外界環境影響的和身體本身所具有的潛力,是在實踐中培養和挖掘出來的,所以體能的訓練不是在一個或幾個方面的,而是在多方面系統的、全面的訓練。
美國學者格魯波認為:在球類比賽中,技術因素對低水平隊比賽成績的影響占80%,心理因素占20%,而對高水平運動隊比賽來說則不同,生物力學因素占20%,而心理因素占80%。心理技能訓練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對人的心理施加影響,對大腦進行專門化訓練,以達到培養特殊心理能力、強化心理技能的目的。適應于參加運動訓練和競技比賽的心理特征以及健康、穩定的心理過程。包括應激控制、喚醒水平控制、目標設置、集中注意力、表象技能、放松技能、運動記憶技能、情緒控制技能、意志培養技能等。通過心理技能訓練,有利于提高情緒調控能力,有利于增強意志品質,有利于掌握和改進動作技能,消除身心疲勞,加速恢復過程。由此可見,高水平體育比賽最終的較量是心理技能水平的較量。
羽毛球運動是斗智斗勇的競技比賽項目,運動員必須根據臨場情況隨機應變,積極貫徹教練的意圖,合理地運用各種進攻戰術。運動員在比賽時具備有高昂的斗志,有永不服輸、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才可以出現超水平的發揮,來達到戰勝對手的目標。在水平相當的情況下,更表現出運動員全面綜合素質。比如羽毛球的單打項目比賽,心理素質過硬、體能較好和意志品質堅強的運動員,取得比賽最后勝利的機率就越高。可以說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好與壞,直接反映出比賽的優勢所在。因此要想培養一名優秀的羽毛球運動員,不僅要求有身體素質良好,運動技戰術水平較高,心理素質也要比較穩定。
在高校羽毛球隊訓練中,學生隊員普遍認為只要好好練球,把球打到位就好,但事實比賽中,往往有些隊員在訓練的時候打得好,而一遇到比賽就容易發揮失常,哪怕是比較弱的對手。從目前羽毛球水平發展需求看,球要練好,素質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同時,素質訓練可以培養隊員吃苦耐勞、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要提高運動員的運動素質,應多加強速度、力量和耐力,運動員要起跳得高,殺球力量大,就必須具有良好的上下肢、腰腹肌和背部肌肉力量,并且應該協調發展上下肢力量。在較高層次的戰術意識的掌握、對比賽中的戰術運用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目前羽毛球運動發展方向為前后結合、高快結合,傳統的基本技戰術已不能滿足規則發展、羽毛球水平的要求。在賽場上,運動員的表現是不同的,有的不聲不響、默默地發揮自己的水平,有的則敢闖、敢斗,不怕強手;這些表現都是由運動員的個性、氣質所決定的。現代高水平羽毛球運動技戰術運用更加強化、更加實效的方向發展,對運動素質的要求自然就越來越高,如從開始發球的運用上,就強調發球的力量、速度,以求達到較大程度的找進攻或得分機會。
再之,靈敏、協調是運動訓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大學生隊員的身體或心理都是一個正在發展和完善中的個體,同時也是在運動訓練中最易被忽視的內容之一。運動員在比賽中經常要在身體處于非平衡狀態下完成動作,就要求運動員具有良好的靈敏和協調能力,在任何困難條件下都可以通過變換身體的位置來保證高質量動作的完成。因此,在高校羽毛球隊訓練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學生隊員身體素質的訓練,為培養更高水平的運動員打下良好的基礎。
2.4.1 羽毛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注意事項
體能訓練是增強機體各器官功能的生理適應過程。人體各器官功能在適應的生理負荷下產生一系列新增強變化,為此在教學訓練過程中應該給身體各器官系統有全面的影響,以承受一定的負荷。全面身體訓練、專項身體訓練及專項技術訓練應合理結合,并注意年級、季節、訓練水平及競賽因素等的合理安排。
(1)是季節因素,一般冬季多數運動項目競賽較少,冬季寒冷,適合增大一些全面的身體訓練比重。(2)是年級因素,低年級新生全面身體訓練的比重要加大。(3)是訓練因素,訓練水平愈低開始訓練的時間愈短,全面訓練的比重應該愈大,隨著水平的提高,可逐步增加專項訓練比重、減少全面訓練比例,但不能忽視全面訓練。(4)是競賽因素,在競賽階段,要想強化較穩定的專項運動動力定型,就得保持訓練強度、減少總負荷量,適當減少身體全面訓練比重、加強專項訓練內容。
2.4.2 體能訓練地多樣化
運動員對某一練習方法次數重復越多時,練習效果也相應會下降,對此方法就會失去興趣。還有在長期的體能訓練中,高水平運動員會對某一方式的訓練產生適應性機制,如果繼續這一訓練,機體就較難產生新的刺激,體能訓練水平在原有的水平上就很難繼續提高,這就是所謂的平臺現象。要使機體受到這種新的刺激,較為適合的方法就是改變傳統的訓練方式來完成。所以,在訓練時要充分調動隊員的積極性,采用各種各樣的手段,發揮運動員主觀能動性,來達到提高體能訓練效率的目的。
2.4.3 訓練中模擬比賽訓練法的應用
外界環境對機體體能水平發揮的影響,是模擬比賽條件下的環境,從而提高隊員適應環境的能力。在力量的訓練中,針對專項的特點模擬出比賽時可能出現的情況,來發展運動員的專項力量。比如殺球練習時,如果單一地給運動員已經習慣了的球是不可取的,而是要調動運動員移動位置、變換節奏等,以提高殺球的應變能力。
2.4.4 羽毛球隊員心理素質訓練注意事項
心理素質訓練應該貫徹到學生羽毛球隊訓練計劃的始終,在平時訓練中應把學生培養成當機立斷、毫不猶豫的完成任務的果斷精神。在訓練中,教練也應該激勵運動員充分調動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挖掘其最大的潛力,培養運動員在大運動量訓練后疲勞狀態下,完成好任務的能力,為完成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合理設計某種難度情景,讓運動員設法去完成,當然這些困難的難度,設計要使運動員一次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實現目標的,這樣意志力自然就得到了加強,還有助于給運動員增加自信心。
教練也應該根據在比賽中多發的情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比如不同性格的運動員對教練的語言、行為接受態度是不同的。教練對不同性格的運動員要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不同氣質類型的運動員有不同的表現,如在訓練初期和中期階段,很多運動員就可能表現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此時應該多以身體素質、基本技戰術為主。不同性格的運動員對教練的語言接受態度和行為也有所不同,教練對不同性格的運動員要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不同的訓練手段進行訓練。
結果表明,在高校羽毛球隊中加強素質訓練是至關重要的,通過素質訓練,體能明顯增強,對羽毛球比賽水平提高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在短時間內提高隊員比賽體能,可以提高運動員比賽水平,效果明顯。為此,應把素質訓練列為高校羽毛球隊訓練的重要內容。
[1]王步標,華明,鄧樹勛.人體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1994.
[2]崔園煒.關于羽毛球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的思考[J].運動,2012(21).
[3]陳光濤.羽毛球運動中耐力素質訓練的方法探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3).
[4]蔣善華.如何運用羽毛球多球的訓練來提高專項素質[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