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哲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2001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字[2001]4號),規定:“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應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與專業課教學。高新技術領域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法律、金融等專業,更要搶先一步,力爭3年內,有5%~10%的課程達到用外語教學。”隨后,在2005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字[2005]1號)中再次重申:“要增強雙語教學課程的質量,使雙語教學課程的數量得到擴大。”
2010年7月29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頒布,明確提出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并把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主題,以全面提高國民素質,促進教育事業科學健康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雙語教學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是培養具有寬廣國際視野、具備國際交流與競爭能力的復合型體育人才的重要途徑。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在英國《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中“雙語”的定義是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朗文應用語言學詞典》所給的雙語教學的定義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 jects”,譯成中文,即指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雙語教學指的是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言,尤其是第二語言或外語作為教與學的媒介,即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我國的雙語教學是指用英語進行學科教學的一種體系,雙語教學不是簡單地提高學生日常說外語的能力,是以幫助學生理解現代文化,培養學生全球意識、雙語思維能力和多種語言交流手段為目的,以漢語和英語為學校課堂教學語言的教育活動。
客觀地說,現階段體育院校的雙語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雙語教學的改革實踐還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與困難,主要有:開課設置、課時比例、教學目標、課程定位、教師素質、學生素質、教材因素、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學校硬件配套等。
普通高等體育專業院校采用“雙語”教學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培養出更具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能力的復合性體育人才起到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任何課程、任何專業都能采用“雙語”教學的,究竟是在專業課程、選修課程、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開課,通過雙語教學課程的培養出的學生需要達到怎樣的水平,實際表達運用能力究竟如何,怎樣評價雙語課程是否達到教學目標,這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國目前沒有專門的雙語教師認證,各院校也沒有專職的雙語教學教師。而雙語教學教師必須是一位全方位的復合型人才,該課程要求教師具有相對較高的中英文知識積累,準確良好的發音,并了解英語語言國家的風土人情、習俗等有關知識。在普通高等體育專業院校講授雙語教學課程,最好還要從事過體育訓練和運動競賽等活動,這對教師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能夠承擔此項工作的教師非常的少。
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接受雙語教學的能力對雙語教學實施的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普通高等體育專業院校的學生來源主要有三類:一是通過高考、體育加試錄取的中學生;二是專業的運動員;三是體育特長生,他們的文化基礎普遍較差,欠缺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現實也表明體育院校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是無法達到雙語教學要求的。在這種情形下,縱使教師的水平再高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目前我國并沒有統一的雙語教學大綱和教材,開展雙語教學的院校對于教材的選擇普遍有兩種:一是使用外國原版教材;二是采用國內體育院校自編的雙語教材。原版教材語言純正、可讀性強,但花費巨大,而且其中很多內容、例子,地域性太強,嚴重影響學生的理解。國內學者在翻譯過程中又有偏差,這些都導致外國原版教材不能完全滿足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模式的需求。國內體育院校自編的雙語教材,是國內學者在國外原版教材的基礎上選擇編著而成的,較適合我國學生的基本情況,有利于學生專業知識體系的構建。但國內自編教材從策劃、撰寫到修訂出版的時間過短,作者水平、編寫水平參差不齊,存在很多問題。
普通高等體育專業院校實施雙語教學,應當明確教學目標,掌握扎實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技能及術科專有名詞,具備運用英語思維和學習的能力,能夠熟練地使用英語進行日常及體育活動相關的對話,培養具有開闊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的復合性體育人才。
我國經濟水平近年來迅速提高,體育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各個高校承擔的大型體育活動的數量和規格也在不斷攀升,這些都促使學生自發迫切地學習英語。應當充分利用這種機會,推動他們積極參與雙語教學相關活動,認真學習雙語教學相關課程,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國際交流的自信心。
雙語教師的專業素養、英語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加快師資隊伍培養與建設刻不容緩。第一,各院校的領導要高度重視對于雙語教師的培養與選拔,在政策上給予適度的幫助與傾斜。第二,雙語教師自己要抓緊一切機會出國進修,及時補充英語和術科專業知識,多參加大型體育賽事及活動,及時向學生傳遞最新信息。
國家應加快體育方面教材大綱的編寫工作,盡快編寫出雙語教學的大綱及各種專業課的雙語教材。應抓緊組織相關學者,編撰統一的雙語教學大綱,編寫符合我國實際的優秀的原版英文教材書目。
各個普通高等體育專業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當制定相應的措施,構建完整的雙語教學評價體系,使教師和學生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建設,包括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的建設和日常維護,布置英語角,引進綜合能力好的雙語教師,切實保障雙語教學順利進行。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騰飛以及教育國際化的快速推廣,我國迫切需要一批能夠直接參與國際競爭的高素質人才,雙語教學作為適應這種要求的一種全新教學方式日益受到各高校的推崇。
體育雙語教學是我國體育教育改革走向國際化的必然趨勢,已經成為各個普通高等體育專業院校又一亟待解決的課題。體育教學特有的直觀性,教學過程師生的互動性對學生學好英語是有利的。應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課外語言實踐。在授課過程中進行雙語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國際賽事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學習國外先進的體育運作理念,對提高我國的體育運動水平與實力,為把我國切實建設成體育大國、體育強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等體育專業院校實施雙語教學雖然受方方面面條件的制約,但是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是毋庸置疑的。在國內缺乏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的情況下,以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為主不斷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語言應用能力,加快教材建設,各普通高等體育專業院校在教材方面應資源共享,建立雙語教材資源庫。
[1]柳振綱.在高等學校體育課中實施雙語教學的實驗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1):21-22.
[2]盛德仁.雙語教學模式探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張永龍,鄭國偉.制約我國體育專業實踐課實施雙語教學的內在因素[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5,20(3).
[4]勵哲蔚.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觀念調查[J].外語教學,2007(5):49-54.
[5]袁曉琳,劉暢,肖少北,等.大學生的語言學習觀念與英語學習策略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2):154-159.
[6]汪正毅.21世紀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