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進
(揚州市邗江區瓜洲中學 江蘇揚州 225129)
素質拓展活動最根本的特征是學生在活動體驗中能夠感悟人生哲理。將素質拓展的活動引入初中體育課堂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嘗試,在初中體育課堂上進行素質拓展活動,一方面豐富了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素質拓展活動中,得以更好的實現初中階段的發展。
初中體育的教學主要分為知識、技能、能力三部分的內容,經過我國初中體育教育事業的逐步發展,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最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球類教學,比如籃球、足球、排球;田徑類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即跑步、跳高、跳遠、投擲鉛球。而武術類、健身操類學生接觸的機會都比較少。針對于初中課堂教學內容的單一,將素質拓展活動引入教學,讓學生參與素質拓展活動。另外,由于課程比較的單一,相對于籃球、足球都不太適合女生進行訓練,使得一部分學生的課堂時間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一些常規的活動,也很難激發她們的興趣,使得在體育課上得不到真正的鍛煉。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可能更希望接觸一些全新的教學內容,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融入初中體育的教學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課時的長短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的質量,課時過長的話,可能導致學生的運動量過大,身體過度的透支,而課時過短的話,也可能使得學生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初中體育的課時一般都定在45min,而每周都會有2個課時,讓學生在緊張的初中學習中,有一定的體育活動,讓身心在運動中得到一定的放松。但要注意課堂教學主要部分的密度,合理控制練習的負荷,科學安排練習的量和強度,在主要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把握學生的身心變化,將教材、學生、環境密切結合起來,才能夠保證45min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1]如果在初中體育課堂上進行素質拓展活動,只要教師有效利用這45min,還是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適當的活動,時間還是充足的。
初中體育教學是依據一定的場地和基礎設施建設而進行的,場地、器材的缺少都會使得學生的鍛煉效果的下降,比如足球、籃球、田徑運動都是需要專業的場地,才能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而素質拓展活動的展開是沒有場地的限制的,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可以更生活化的組織學生進行素質拓展的活動。
體育課在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心發展、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和道德觀念,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社會的合格人才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初中體育教學,可以成就學生健康的體魄,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2]教師首先應該端正學生學習體育課的態度,讓學生明白體育課的重要性。由于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體育課沒有了熱情,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教師一般會帶著學生做熱身運動。在這里建議教師可以讓學生圍成一個圈大家一起跳“兔子舞”,這樣在一開始上課的時候,就調動了學生的熱情,也讓學生感覺到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而且隨著學生熟練了跳“兔子舞”之后,教師可以逐漸加大難度,這也避免了在熟練之后學生的熱情降低的情形。我相信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當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一定的興趣的時候,一定就會享受身心鍛煉的機會和時間。
安全因素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也許很多人會對這一問題提出質疑,一些項目的場地和器材看上去太可怕了,會不會發生意外,只能這樣來回答這一問題:“沒有絕對安全的活動,只有絕對科學的安全保證。”[3]在初中體育課堂上一直會有學生在籃球、足球、田徑的運動場地上受傷,而美國專業體驗培訓機構的一組數據表明,學生在素質拓展活動中受傷的概率遠遠比在籃球、足球、田徑運動中受傷的概率要小很多。那么雖然不能保證素質拓展活動是百分之百的安全,但是不管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應該放心,相信專業的素質拓展活動都是經過精心的程序設計和精確的安全論證的。
2.3.1 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1)專業知識、技能。體育教師這一職業最顯著的標志就是他們是體育科學知識、技術的傳授者,對求知的學生來說,體育教師是體育知識的寶庫,是一本活的體育教科書。[4](2)科學研究能力。科學研究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方式。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教師在素質拓展的活動中扮演著“培訓師”的角色,所以教師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知識涵養,特別是負責素質拓展活動的教師一定要具有較高的責任心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大部分的教師在經過培訓之后都能勝任“培訓師”的角色,尤其初中體育教師更具有成為素質拓展活動的培訓師的潛質,經過訓練一定能夠勝任,并且更好的教育學生。
2.3.2 學生的勇敢之心
素質拓展活動就是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訓練中來,不管是優生或者差生,在素質拓展活動中,能夠較容易的實驗自己的價值。在活動中,能夠磨練學生的毅力,完善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更加的融入集體、融入團隊。比如在素質拓展的《背夾籃球》活動中,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讓6個學生一組,然后進行氣球的搬運,兩兩同學背對背,手挽手的進行配合。將籃球夾在兩人的背部,學生從起點線內將籃球一直送到終點線,在途中如果籃球掉了,則原地撿起,繼續活動。在活動中游戲必須由兩個人配合默契才能完成整個的運輸過程,這就讓參與者在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以及團結協作的可貴。所以說素質拓展活動不僅是一項游戲,而是在體驗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自己的感悟和人生啟示。
2.3.3 家長的態度
由于傳統的教學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雖然一直強調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但是現實的狀況卻不盡如人意。現在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高分低能”的學生正在不斷增加,為了避免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這樣的狀況,當家長的應該積極支持素質拓展活動在初中階段的實施。
2.3.4 限制性因素
有的素質拓展的活動對場地有著特殊的要求,比如“野外穿越”就需要在山林里進行“,畢業墻”就需要有一面4m高的墻,受到場地的限制,可能一些活動無法進行,但是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可以選擇其他一些可行性高的素質拓展活動在初中體育課堂上進行試驗,觀察一下學生對于活動的熱情。比如教師可以選擇“盲人背瘸子”、椅子“渡河”等的活動,這些活動沒有場地的限制,以及所需要的道具也是生活中常見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實施起來也比較方便。
2.3.5 素質拓展活動的意義
(1)素質拓展活動有利于學生的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創造。素質拓展訓練教授的是如何為了達到目的而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設計步驟環節,與傳統教育教授如何按部就班,依葫蘆畫瓢的方式完成任務相比,更加具有主動性,在千變萬化的現實社會中,前者將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更容易達到成功。[5](2)素質拓展活動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由于現代社會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這樣特殊的環境,使得他們會獨立、自我、自私。而素質拓展活動給了學生這樣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夠在集體中獲得團結協作的寶貴機會。(3)有利于學生提高身體和心里的素質。這為國家培養新世紀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實施素質拓展活動,能夠有效的改善現有環境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為傳統教學注入新的血液,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才會培養出新時期所需的人才。對中學實施素質拓展活動是可行的,學校以及教師應該根據現有的條件基礎,通過精心設計,然后積極的開展活動,相信如果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引入素質拓展活動,會讓學校的體育教學更加生機勃勃。
[1]張兆青.初中體育教學若干問題分析[J].體育與科學,2010(4):35-37.
[2]趙立柱.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J].學周刊,2012(8):44.
[3]張吾龍,胡德剛.中學生實施素質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初探[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3):112-114.
[4]張獻忠.河南省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素質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1):27-28.
[5]劉妍.開展素質拓展訓練培育創新型人才[J].思想教育研究,2009(6):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