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飛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200000)
俱樂部作為現代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在職業體育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現在常說的職業體育俱樂部是職業體育發展的產物。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競技體育的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便形成了職業體育。職業體育:是遵守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把高水平體育競賽與相關產品作為商品來經營,從而獲取經濟利益的一項體育經濟活動。
1992年6月,在紅山口中國足協會議以后,足球項目開展了我國競技運動項目走向職業化道路,將“體制改革、機制轉換為核心,以協會實體化、俱樂部制與產業開發為重點”,實行俱樂部制。隨著現代經濟的突飛猛進和社會各行業的飛躍發展,體育項目愈來愈多,其中籃球、排球、乒乓球實行俱樂部規范化運行。但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發展并不理想,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內部制度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不足之處:(1)經營管理模式單調陳舊;(2)產權劃分較混亂;(3)分配機制與市場需求不一致;(4)職業俱樂部管理機制不夠嚴謹;(5)缺乏宣傳力度,外交合作甚少。以上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速度和方向。所以,對于如何優化我國職業體育行業是當今首要考慮的問題。
主要以文獻法和比較法為主,精選職業性質的足球隊伍作為歐洲職業體育部的形象代言。另外,美國職業俱樂部的代表由NBA俱樂部為主,對兩者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區別和不同進行詳細研究,可以根據國情全面研討和總結,主要針對兩者職業體育俱樂部運行模式中不同之處展開研究以及分析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也為中國體育俱樂部的未來發展方向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國外的經濟學家就開始關注關于職業體育活動相關的經濟活動。Rottenberg一文,被眾多行業學者認為打開了職業體育經濟進步發展的道路。他采用了經濟學原理分析職業棒球聯盟,表明各棒球球隊業主是理性的利潤最大化者。Neale提出,職業體育聯盟的成立可以有效消除消除球隊作為資方的市場壟斷。Sloane的所提觀點卻不同,認為俱樂部之產產品,但并不代表聯盟非要轉換到“企業”的運營軌道,雖然存在共同利益—在高度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生產產品。
如今,歐、美等國外職業體育發展已經形成自我發展和自我盈利的經營體系,然而國內職業聯賽的開展大多數也是依靠企業的援助。怎樣借鑒外國發達國家對于職業體育經營模式的管制,來完善和提高國內職業體育行業,保證職業聯賽彼此競爭的均衡性,此類基礎性的職業問題在已有文獻中卻極少被重視。因此,把歐洲和美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不同為分析主線,調查研究歐、美職業體育的不同點和特點,望能給予我國職業體育的開展提供幫助。
封閉聯盟組織是美國職業體育聯盟的一種模式,在聯盟方面,固定的是球隊數量。美國職業體育俱樂部采用“領土壟斷權”把市場分隔成會員俱樂部管轄的范圍,聯盟促使全部會員俱樂部在自己的管轄范圍里不受到聯盟內部的競爭,聯盟規模擴展的渠道主要憑借自身與現有球隊的移址來完成,此時,是否被聯盟中大部分在位球員所認可是相當關重要的。俱樂部經過聯盟定制統一的比賽規程、規則與營銷方案,統一制定各個賽季的比賽場次與時間,統一管理場地廣告、門票、冠名、電視轉播、特許權及球隊紀念品等營銷,從而分割市場,控制產量價格,實行行業壟斷,固定市場份額,將整個聯盟獲的利潤變最大化,同樣俱樂部也可以獲得最多的利潤。
歐洲職業體育采用開放式體育聯盟,運用升級降制度建立了開放式壟斷模式。開放模式里沒有“領土壟斷權”,所以就算是一支級別較低聯盟的球隊,只要有大量的運氣與金錢,就有可升級到高一層的聯盟。所以,富有的球隊更可以采用獨霸優秀球員從而使壟斷競爭的目的達到,因此,歐洲職業體育俱樂部并不是和美國一樣的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追求獲勝最多化。
國際間球員相互的分配成動態存在的,也為體育運動行業的壯大以及整個競技賽場水平技術的提高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對于外部調入的球員,歐洲俱樂部原來管制相當嚴格,近幾年,隨著大型俱樂部的慢慢增多和俱樂部賽事的日益劇增,體育競賽中的所有球員,除了完成本國體育俱樂部吩咐的比賽任務之外,還經常參加國際性的優勝者杯、冠軍杯等大型比賽,因為賽場場次的一直擴展,要求每個俱樂部所選球員要達到一定的球技水平與質量保證。因此,關于外籍球員的加入限制也沒那么嚴格了。
歐洲足壇在博斯曼事件之后,歐盟內部體育球員的上場約束被解除了,但是并沒有放寬所有外籍球員的上場限制,仍然實行之前的競賽管理制度。此種內外不一的管理規定不僅在某種層次上擴寬了球員引進和后備人才之間的矛盾,且卻意味著更深的危機所在。
對于美國,學校場地是培養體育健將隊員的主要基地。為將整體職業體育順利長久的發展,俱樂部和球隊都表示支持的態度。階段性的安排球星吩咐到各個中小學給學生傳授體育方面的競技知識,有時與學生現場展開有趣游戲。NBA球隊對學校學生的長期栽培和培養,不僅僅有專業的教練員親自指揮,還時常鼓勵在校大學生不要盲目加入NBA隊伍,應將學業順利完成才對,并要求球員不可以私自與學生私下交流。所以,(1)即能獲得真正懂得籃球、欣賞籃球又對籃球熱愛的觀眾。(2)籃球水平得到保持,也為NBA提供高質量的后備人才。
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要加強規范化管理,改善管理制度,以求俱樂部的收支平衡。減少行政手段對俱樂部的經營管理,發揮市場的作用,對俱樂部的管理進行創新。目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重點放在如何提高比賽,而忽視經營管理或管理不善,故今后在加強那些懂體育、懂經濟、懂法律、會經營的復合型的“通才”的培養。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密切合作,大量的進行俱樂部的宣傳。
(1)梳理俱樂部的產權關系,將俱樂部產權關系轉向清晰化,確立俱樂部法人財產權,使俱樂部走上市場,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2)建立以社會化多元投資為主體的俱樂部投資機制。為了保證非國有經濟成分的職業體育俱樂部能夠順利的運行賽事,應在相關政策上給予大力協助和支持。擴寬體育俱樂部對外實行開放制度的威望和地位,同時引進外部俱樂部成建球隊以及新型的經營運作模式,建立以股份制俱樂部為主線,其它成分并存的職業體育俱樂部體系。(3)俱樂部逐漸轉向產權轉讓的市場化,并采取租賃、兼并、轉讓、破產等方式使俱樂部進行產權經營,明確俱樂部各階層的關系,建立起通過市場合理配置俱樂部資源的機制,將俱樂部資產的資本化、社會化。
在后備人才的培養上,歐美國家都有一套完整的培養模式,保證向俱樂部提供充足的后備人才。在我國,主要的俱樂部后備人才主要依靠業余體育運動學校、體育院校等培養和選拔體系,俱樂部對本俱樂部的后輩備人才的培養并不重視。所以我國的職業體育俱樂部應積極促進觀念轉變,面向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后備人才培養。(1)俱樂部要積極與地方中小學溝通,轉為體教結合、共同培養的模式。(2)轉變俱樂部的職能,朝多元化的經營模式發展,踴躍參加各項社會宣傳活動,使自身影響擴大,招收新會員,扎實群眾基礎。
[1] 鐘秉樞.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若干問題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2).
[2] 石武,鄭芳.歐美職業體育聯盟的比較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1).
[3] 鄭志強.交易成本理論視角下職業體育的專用性投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