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棟 胡鐵城
(吉林市體操學校 吉林吉林 132013)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剛剛過去,在競技體操的運動場上,我們看到了難度與美度完美結合的驚喜,也看到了失望落寞的神情,特別是吊環比賽,我想每個中國人當時的心情應該都是憤憤不平的,但是,體育競技就是這樣,有著刻苦訓練的艱辛,有著競技場上的一較高下,更有著評分規則的約束。顯然舊的評分規則已經不能符合當今體操界的發展形勢了,所以在2006年起,國際體操聯合會就正式的推出了新的競技體操的評分規則,突破了10分滿分的限制,采取了上不封頂的政策。這樣評分規則的改變,對于體操界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震動,它預示著體操運動員們要推陳出新,加大難度,向著更強的方向發展。
從1896年起,每一屆奧運會的競技體操項目都采取的是滿分10分制的形式,但是這一規則在2006年由國際體操聯合會提出的新版評分規則所打破,新的評分規則規定,不再在運動員的得分設有上線,也就是說如果運動員發揮的完美出色很有可能得到12分、13分甚至更高的分數,這樣選手間的強弱優勢就會被拉開,強者會更強,弱者會更弱。新規則還是講裁判分為A、B兩組,但與以前不同的是舊規則是以A組裁判根據選手動作難度決定起評分,B組裁判在起評分的基礎上根據選手的完成情況加以扣分,最后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在求得平均分即為選手的得分,新的評分規則是A組裁判根據運動員的完成動作,對其中完成最好的10個動作打出難度分,B組裁判在根據運動員們完成的美感、動作質量、連接情況等加以扣分,滿分10分起,最后將AB組的分數相加即為運動員們的最終得分。這個規則的改變不僅更加公平的肯定了強者的優勢,同時也能夠激烈運動員的斗志。
這次新推出的評分規則中,還明確的取消了超E組的難度,曾加了F組難度。現在的難度為A組、B組、C組、D組、E組、F組這五級,完成A組的難度動作加0.1分,完成B組加0.2分,完成C組加0.3分,完成D組加0.4分,但是完成E組則加0.6分,完成F組的話更是加0.8分,由此更是拉開了難度系數的得分,這樣使有能力完成高難度的選手更具優勢。
新的規則不僅則加了難度系數,更是在錯誤扣分處也有所增加,錯誤等級還是分為四項,分別是“小錯、中錯、大錯、掉下或提供幫組”,以前的評分規則小錯、中錯、大錯之間只相差0.1,只有在掉下或提供幫助是才會扣除0.5分,但也與大錯只差了0.2分,這之間沒有什么太大的落差,但是新規則則加大了前三項錯誤的分差,最后一項錯誤扣分更是達到0.8分,與大錯間相差0.3分,與小錯則更是差了0.7分之多,這樣的嚴苛的評分標準,要求了運動員要精益求精,少犯錯誤,同樣也是為了拉開不同能力的運動員之間的檔次。
(1)創新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發展的靈魂,對于競技體操來說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新規則的出現就是為了激勵運動員們不斷的推陳出新,向更高更有難度的動作挑戰,這樣“競技運動”才會變得有意義,同樣,新規則錯誤扣分力度的加大也在提醒運動員們不能盲目的要求難度,還要兼顧動作的質量。
(2)現今女子競技體操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不斷的在向男子競技體操方向發展,不可否認,男子體操的難度系數更大,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更高,女運動員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技藝,按照男子組訓練,或者采取男子組才有的動作,在難度上超越其他選手從而取得比賽的勝利。但是男子體操和女子體操所要表現的精神本身就不相同,因此國際體操聯合會也在大力的呼吁女運動員們在追求高難度的同時,不要忘記女子體操所要表現的優美與飄逸,這才是女子體操的魂之所在。
(3)新規則的出現更加有利于區分運動員的優異程度,優秀的運動員動作難度越大,錯誤犯得的越少得分越高,雖然以前的評分規則也能體現這一點,但是新規則更加明顯的拉開了優秀運動員與一般運動員的檔次,而且今后的發展趨勢也會向著單項化發展,運動員會在自己的優勢項目上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力求更大的進步,所以全能型選手將會越來越少。
在男子競技體操上的強者主要還是中國隊、日本隊還有美國隊,這三個國家可謂是“三足鼎立”,都各自有自己擅長的項目,隊員們也都有各自的特點,日本同中國一樣,都是體操強國,日本隊最大的特點就是失誤少、動作穩動作質量高,就是因為這樣的隊員得點,他們才能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力挫中國隊,奪得男子團體金牌,而日本隊、中國隊一樣也存在著許多后起之秀,像是福田洋之、鹿島、中野大輔等。美國隊是一支進步迅速的團隊,他們擁有強大的后備力量,潛力巨大、發展空間不可限量,也正因為這樣,美國隊會對中國體操的摘金行動差生很大的阻礙。
男子競技體操除了中國、日本、美國這三家強國以外,羅馬尼亞隊也是近幾年內發展起來的一支可以沖擊獎牌的團隊,雖然,現今羅馬尼亞對的主力運動員烏齊卡等相繼退役,但是仍然沒有阻礙到它,羅馬尼亞對始終還是排名在第一集團軍中。
除了羅馬尼亞隊,昔日的體操強國俄羅斯隊因為運動員的年齡老化,又不像中國、日本那樣有大量新的優秀運動員產生,所以現階段的排名有所下降,但是俄羅斯隊擁有著現今完備的訓練體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巨人還會再次站立起來。
與男子體操比賽相同,女子體操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同樣有著,明顯的集團分化,位列在第一集團中的國家有羅馬尼亞、美國、俄羅斯,位列在第二集團中的國家有中國、烏克蘭、西班牙等,冠軍主要產生在第一集團中,而第四、五名主要產生在第二集團中。
羅馬尼亞隊擁有大量的后起之秀,特別是波諾爾,只有17歲卻是整個女子體操團體的領軍人物,她很有可能是這次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金牌強有力的爭奪者。
美國隊整體實力比較強,進步很快,美國隊選手的特點是整體水平比較穩定,發揮空間較大,特別是帕特森,雖然只有16歲,但卻是奧運會個人全能冠軍的獲得者。
傳統體操強國俄羅斯隊,雖然體操名將霍爾金娜已經退役,但是新運動員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像是巴甫諾娃等運動員,同樣的正是因為俄羅斯目前正處于新老隊員交替的環節,所以對于她們沖擊獎牌產生了一定的阻礙。
處于第二集團中的中國隊,雖然在2004年雅典奧運上只取得了團體第7的名次,但是程菲等新隊員的出現,也使得中國隊又有了新的希望,目前中國隊所面臨的困境時一樣的,同樣是新老隊員交替,但是只要我們做好人才梯隊的建設,再強化訓練力度,在2008年奧運會上還是很有沖金的可能的。
烏克蘭隊的整體特點是隊員們的整體水平都比較平均,沒有較為突出的尖子選手,但是在面對高手如云的競技體操比賽時,就會顯現出弊端,運動員沒有沖擊金牌的實力,但是穩定發揮的話又能夠保證不會落后,這也是烏克蘭隊一直處在第二集團中的主要原因。與烏克蘭隊正相反的國家是法國隊,法國隊運動員的整體水平不是很平均,有的實力較弱,有的實力較強,例如勒佩內克,她可是高低杠的世界冠軍。
新規則的出現標志著新的競技體操的誕生,運動員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創新,可不訓練,增加動作難度的同時還要保質保量。女性運動員們應該在追求難度系數的同時注重女子體操應該有女星之美,雖然新的競技體操的評分規則對于運動員來說有些苛刻,但是,運動員應該抓緊這次機會,在逆境中成長,爭取更大的進步。總之,在新的規則的帶領下,競技體操會向著更遠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邁進。
[1] 劉崢.新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的演變(1949-2008)[D].北京體育大學,2011.
[2] 熊曉正,鄒月輝,劉媛媛.以科學發展觀審視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經驗[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