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彬
(黃淮學院圖書館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著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圖書館的開館方式落后,資源整合和共享程度不高,與其他資料室信息資源彼此孤立、脫節,沿襲封閉式的資源傳播模式,給高校教育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嚴重制約著高校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因此,如何在信息化網絡條件下對高校圖書館和各資料室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促成圖書館與資料室的信息資源及時共享,是當前擺在高校圖書館建設面前的突出問題。
所謂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就是將高校圖書館囊括的信息資源進行科學、有效、合理的分類整理,對整理出的有效信息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的過程。具體到圖書館書刊中就是對圖書館藏書進行分類、標引和編制,使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得到合理、有序整理,便于儲藏的海量資源更加便利地得到運用。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主要原則是保證資源整合的基本性、系統性、科學性、客觀性和發展性。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圖書館處于傳統教育體制發展模式下,圖書資源分散,利用的效率較低,與各院系銜接度不夠,缺乏一個系統的資源整合、分享方式,致使師生查閱資料難,分享信息資源更難,在這種條件下,圖書信息資源在高校師生發揮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必須對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進行系統的改革。
當前,我國各院校圖書館在發展思維和模式上仍然受到傳統的教學思路的影響,致使圖書館開館思維長期停留在傳統教育理念中,同時由于各院校還存在著各種特殊的原因,制約著圖書館資源與各資料室信息化整合和共享建設,具體表現為:
1.傳統的發展體制束縛。傳統的行政隸屬體制導致圖書館與各資料室的關系錯綜復雜,按照國家教委的相關規定,在業務管理上資料室的領導和管理權歸屬學校和圖書館的領導,而在行政體制上又歸屬各自的院系領導。由于受行政體制長期束縛,加之實際的經費、場地等因素,圖書館與各資料室實際上是出于彼此隔絕的狀態,這種尷尬的領導、隸屬體制導致圖書館與資料室長期互不來往,互不溝通,在制定了具體的任務時也沒有哪個部門來負責牽頭實施,致使各種計劃被迫擱淺,信息資源當然也就無法共享。受不合理的制度束縛,二者之間沒有有效的信息溝通還會造成圖書館與資料室信息資源的重疊,無法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此外,由于資料室長期處于與外部隔離的狀態,在管理機制上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資料室逐步演變為各院系教職工自家“園地”,隨意支配資料室的各種藏物,占為己有,那談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也只是個別人一廂情愿的想法罷了。
2.圖書館與資料室的軟硬件設施不足,資金缺乏,資源儲量有限。近年來,在各院校不斷擴招的浪潮下,各院校擴招的新生不斷增加,然而在學校各項建設經費的投入上往往跟不上擴招的步伐。在這樣的環境下,各院校普遍存在院校軟硬件建設不完善,資金趨近的狀態,那么有限的圖書資源自然會分配到學校圖書館,相比之下,分配給各院校資料室的資源就寥寥無幾了。顯然,在院校擴招,新生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增加經費的投入,實現圖書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勢在必行。
3.圖書館與資料室的服務理念和方法落后,與現代網絡技術相脫節。長期以來,我國各院校圖書的借閱理念和手段仍然是以手動登記、蓋章等比較原始的方式為主,書刊電子查閱等現代化檢索方式根本無法推行,在服務理念、方式和效果上與現代網絡技術環境格格不入,嚴重制約了圖書館與資料室的信息化改革和圖書館資料室服務水平的提高。
1.當代網絡技術為圖書館與資料室資源整合提供了技術支持。當前,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學生帶來了巨大便利,以網絡為媒介的信息傳播廣泛興起并逐步盛行。采用信息網絡技術,可以使圖書館與資料室的信息資源整合更為快捷、方便,并且不是時間、地域的限制。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僅使得高校師生獲取信息更為便利,而且提高了圖書館信息傳播與運用的效率,開拓出了一條圖書館與資料室信息整合與資源共享的發展路子,有了現實的基礎,圖書館與資料室資源整合與共享變得可能也可行。
2.新的信息化傳播標準解決了圖書館與資料室資源整合中出現的不兼容問題。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實現圖書館與資料室資源共享與信息整合,僅僅有規劃的思路是不夠的,我們在開展工作中得顧及到實現可行性。過去幾年,在網絡信息化發展程度不夠,業界信息標準為確立之時,通過網絡技術整合圖書館與資料室的信息資源,實現信息資源只能是合理的構想,可行性尚未確定。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隨著業界新的數字化信息標準的確立,以業界標準整合各個單位的信息資源已經變得切實可行。如今,通常我們所說的信息化標準指以下幾方面:
2.1.信息整合的數據標準化。只有在技術上實現數據標準化,把需要整合的資源和共享的信息轉換成各個單位均能識別的信息,解決各個系統對信息的兼容性問題,那么各個單位才能對信息進行有效識別,進而實現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2.2.圖書館與資料室信息儲存庫數據的標準化。總所周知,在圖書館與資料室間進行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必須要建立起一個適合圖書館與各資料室信息交換的場所,即數據庫。圖書館的藏書與資料室的資料都必須有一個資源和信息轉化的過程,把自身所儲存的信息轉化成公共數據庫里二者都是識別、運用的信息,這樣才能確保信息資源的有效性和可利用性,信息共享在實施上才有可能。
2.3.要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必須規范圖書館和資料室信息檢索的方式和流程。在具體的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共享實施細則上,我們要確保圖書館與資料性信息檢索、獲取的方式規范化,制定一個圖書館與資料室都適用的信息檢索方式,建立信息檢索的基礎,那么在圖書館與資料室信息共享過程中,數據的傳輸和識別才能更加方便、快捷。
為了系統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實現信息的交換與共享,各院校必須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對舊有的阻礙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的制度和方法進行改革,為圖書館與資料室資源共享掃清障礙,并開拓出各種富有建設性的實現資源共享的方法,各院校具有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各院校要對傳統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確立新的一體化管理制度。要解決圖書館與資料室信息化共享問題,各院校必須首先從管理制度上下手,定位圖書館各自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即在行政管理上資料室可以由院校的領導掛帥進行管理,而在具體的業務上,資料室必須與圖書館統籌管理。從長遠的信息資源共享的大局上看,信息實現共享必須有制度上的保障,才確保信息共享的有效性和長遠性,因此,各院校在完成圖書館與資料室信息共享的工作時應該建立一套適合該項工作長期開展的制度,梳理信息資源整合、共享過程中的各種關系,確保信息資源共享目的明確,流程順利,成效顯著。
2.要構建并整合圖書館與資料性信息共享的系統平臺,使信息共享切實可行。隨著現代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圖書館與資料室的發展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傳播方式正在興起,開放性更加廣闊和明確。我們在實現信息共享的過程中,要始終做到以圖書館為核心,開展各院系資料室互相輔助和開放的網絡系統建設,打造適合圖書館和各資料室信息共享的系統平臺。當前,在諸多院校中都建立了初步的信息共享雛形,即對圖書館與資料室的藏書挑選出一些適合共享的進行統一編類,這樣,在圖書館或任何資料室師生們都能閱覽到公共共享的信息資源,任何地方都成為了獲取知識的寶地,信息資源真正意義上突破了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這樣的信息系統建設和資源信息共享才能稱之為成功的。
3.以現代化條件為基礎,改善圖書館與資料室的管理方式,提升信息服務水平。面對當前信息共享的嚴峻形勢,各院校必須轉變發展觀念,在現代化網絡條件下,采取各種必要的措施進行信息化管理,改進信息化服務方式,提升圖書館與資料室信息化服務的水平和層次,其實實現現代化已經成為了圖書館與資料室信息共享成敗的關鍵。
4.深挖院校自身的發展特色,建立獨具院校發展特色的數據庫系統。雖然各院校圖書館和資料室的資源整合要建立系統的信息平臺和方式,但要從實際出發,在具體方案的實施上需深挖自身存在的特點和優勢,建立起獨具特色的信息數據庫,使院校圖書館與資料室的信息共享更加高效和適用。
參考資料:
[1]陳勤.論網絡信息環境的可持續發展[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6(2).
[2]魯麗麗.網絡環境下高效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新探[J].情報雜志,2003(8).
[3]陳華.圖書館與信息世面上場的接口[J].情報雜志,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