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蘭
(十堰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為廣大教師和學生讀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務,滿足廣大讀者使用圖書資料的需求是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出發點,也是其工作的中心。圖書館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高校的圖書館管理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和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其圖書館的管理宗旨為:服務讀者,服務社會,服務科研,并充分開發文獻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圖書館在以讀者為本的理念下的管理流程的優化,進而促進圖書館管理得以進一步發展。
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要求。圖書館堅持以人為本,也就是以讀者為本的管理理念,進而使得館員的服務質量和工作熱情得到提高。長期以來,圖書館管理人員都處在一種枯燥,繁瑣的管理工作環境中,且常常處于被忽視的狀態,這就嚴重的違背了圖書館存在的意義,更加不符合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必須調整好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心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進而促進圖書館管理事業不斷發展革新。圖書館可以通過堅持以人為本,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來進行正確的圖書館定位。圖書館是傳播知識的服務場所,其傳播對象都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為此,圖書館價值的高低,可以通過讀者的借閱體驗的好壞來判定。圖書館自身價值的體現通過讀者是否獲得最佳的閱讀體驗可以表現出來。因此,圖書館必須體現人文關懷,堅持以人為本,以讀者的便利為最大便利,讀者的滿足為最大滿足。
同其他的管理和服務理念一樣,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理念經歷了一個有以物或事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轉變過程。因此圖書館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師科學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圖書館管理領域的不斷延伸和服務方式的多樣化促進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實施。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在科技發展的基礎上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圖書館作為承載知識的媒介,由單純的紙質讀物發展到了硬件設備儲存乃至網絡。這就圖書館員在熟練掌握現代通訊技術的同時,還要充當信息導航員的角色,組織整理好網絡信息。
當前圖書館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忽視對館員的關懷和綜合管理。在讀者進行服務的過程中,圖書館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圖書館在進行管理建設過程中,應首先考慮館員的建設和管理。但是長期以來,由于相關部門對圖書館館員的日常工作認識不夠,導致圖書管理工作不被重視。甚至不少管理者認為圖書館館員的工作僅僅是機械勞動,認為圖書館員每日所做的工作都大同小異,這種認識導致圖書館館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嚴重降低,嚴重違背了以“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圖書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可忽視的問題。
(二)圖書館的服務觀念僵化,無服務意識。作為社會性服務機構,在讀者面前,圖書館應該以服務者的形象出現。而目前由于圖書管理的管理思想觀念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管理人員仍舊將圖書館當做是管理部門。在對讀者進行服務時,態度傲慢,沒有絲毫服務意識,這嚴重阻礙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實施和先進的圖書館管理流程的建立。
(三)圖書館建設輕軟件,重硬件。圖書館以人為本管理的重點體現在于其軟件服務。目前,重視硬件建設,忽略軟件建設在大多數圖書館管理建設中普遍存在,硬件設備雖然先進,但無法真正滿足讀者的需要,造成讀者對圖書館的不滿,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作為圖書館服務先決條件,硬件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提高硬件水平就能直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只有硬件建設與相應的軟件建設相互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四)圖書館缺少濃厚的閱讀氛圍。作為讀者借閱圖書的機構,圖書館自身必須具有濃厚的閱讀氛圍,才能帶動讀者閱讀和借閱。從某個意義上而言,圖書館的閱讀氛圍是圖書館除卻提供借閱圖書之外的又一層價值。圖書館作為服務性機構,應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指導下,認真做好為讀者服務的工作,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引導讀者借閱圖書,從而調動讀者閱讀的積極性。
(五)圖書館的管理系統不完善,還處在相對落后的狀態。圖書管理工作包括購書,入庫,整理,上架,借閱,整理歸架等流程。但在圖書館員看來把圖書整理上架就意味著工作結束,而之后的借閱,整理歸架工作都變得次要。但實際上真正體現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卻正是借閱和整理歸架工作,在進行這些工作時,圖書館員和讀者直接接觸,對讀者的閱讀體驗有著密切關系。在圖書館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讀者在電腦生查到所需圖書的位置,卻無法在相應的位置找到該圖書,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圖書管理混亂。
(六)圖書館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圖書館管理管理工作同樣需要一個完善的管理體制機制,并且這個體制機制必須以“以人為本”作為指導。在一些高校中,圖書館的管理機制流于形式化,實際行動落實不到位,更別說采取相應的措施去確保指導的施行。要使圖書館正常運行,就必須實施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讀者作為主體來實施圖書管理工作。由于圖書館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機制,造成圖書館員缺少服務意識,無法以昂揚的狀態去工作,去為讀者服務,不能感動,感染讀者,更無法是在圖書館閱讀或借閱的人感到滿足,舒適。
(七)信息化建設的相對落后。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帶領我們走向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的沖擊。人們開始習慣在網絡中存有的海量資源中收索所需的資源和閱讀信息。作為信息資源的提供者,圖書館要做到與時共進,加強數字資源和網上圖書館的建設,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才能真正體現出為人服務。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高校還處在相對落后的信息化建設中,對網絡圖書的認識和管理方面還存在不足,僅僅將圖書館是維護數據和上傳數據,作為現代化的一種獨特的閱讀傳播方式。其同樣具有其獨特的管理維護機制。
通過開發讀者,尊重讀者,凝聚讀者,依靠讀者的方式,實施“以讀者為本”的圖書管理,可以促進圖書館更快更好的發展。在圖書館業界和用戶一方“以人文本”的管理思想的具體體現為以讀者為中心,對讀者行為進行管理,促使讀者行為管理和圖書館內部管理相符。通過“以物為本”向“以人文本”管理觀念的轉變,把制度服務向人員的再造服務轉變,把一般流程化服務向個性咨詢服務轉變,把等級制組織機構向團隊制組織機構轉變等,進而圖書管理流程的優化。
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重要基礎和核心業務,是以人為本的進行讀者行為的管理。同時,其也是圖書館管理活動和圖書館服務的源頭和歸宿。在知識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讀者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從整體上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縱深化及及時性和便利性等特點,由于年齡,學歷,專業,職業,文化背景及地域等的不同,因而不同需求的讀者對圖書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研究分析異性個體或群體的行為特點和規律,認知和揭示總體典型特征或復雜現象的傳導機理或內在因素等,是管理實踐中切實可行的觀念創新,也是當今文社會科研究鮮明的時代特征,同時也是樹立和奉行以人為本的理念,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服務進行流程優化的新視角和新途徑。圖書館具有極大的公益意義,且這一特色日漸突出,現代圖書館逐漸由典藏書庫想“讀者之家”轉變,更加有力的激發了讀者的積極性,使讀者與圖書館的關系更加密切,進而加快了知識的流通傳播。在對圖書館管理服務流程的重組,分化,再造和優化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信息知識資源的利用,提升讀者的滿意度,降低圖書館的服務管理成本,從環境,秩序,和諧度及文化氛圍等各方面來保證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把圖書館管理與讀者行為緊密聯系起來,變于通過讀者行為,對圖書館管理服務流程進行動態優化,升級和創新。
(一)圖書館管理優化流程切實做到以讀者為中心。圖書館服務與讀者的需求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依賴的關系。要將圖書館與讀者防止統一的思維平臺上就必須提倡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理念,促進讀者與圖書館良好的服務和合作氛圍,建立友好的借閱關系。在過去大多數圖書館都從自身的管理角度出發來建立圖書館管理條例,制定出的規章制度也是用來懲罰和約束讀者,這就導致了讀者的嚴重不滿和抱怨。因此,在制定相應的管理管理規章制度時,必須考慮讀者的需求,通過綜合考慮讀者的年齡,興趣愛好,專業,借閱時間等,制定出令讀者滿意的管理章程,才能在提高讀者效率的同時,使圖書館的管理服務流程得以優化。為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首先要對不同需求的讀者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為讀者所需做好充分準備,熱情的為讀者服務。把讀者的借閱目的作為圖書的管理目的,幫助讀者滿足他們的借閱需求,并根據讀者的借閱規律,行為習慣等,認真落實好圖書管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理念,了解讀者的真正需求,采用現代化信息科學技術工具,借鑒其它行業的管理方式方法,建立長期有效的發展共存意識。總的來說,“以讀者為本”的圖書管理方式,使得當前復雜的圖書管理模式得到緩解。只有針對讀者的需求,實施以人文本的管理方法,才能從本質上優化圖書館管理水平。
(二)根據讀者需求,優化圖書館管理模式。圖書館與讀者存在相互尊重,彼此依賴的關系。通過圖書館館員與讀者的了解和溝通,把傳統的公式化服務管理轉變為靈活的個性化服務管理,盡可能的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在針對讀者需求的前提下,圖書館管理流程也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服務質量,加強圖書館館員的管理教育和素質培養,加強圖書館員思想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檢測,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要求圖書館所有的管理人員都必須做到以身作則,進行自我監督,將圖書管理的核心轉變為以讀者為本,主動為讀者服務,進而達到管理優化的效果。
根據讀者的需求,進行圖書分類,并開設圖書館員與讀者交流的窗口,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留下相關的要求信息,方便圖書館員根據讀者留下的信息事先為讀者做好借閱準備工作,進而提高借閱效率。最大限度的滿足讀者的需求,在了解讀者個人信息的基礎上,將讀者的借閱規律及專業需求制成詳細的表格,根據讀者的需求進行分類編排。通過這些數據給予讀者辦卡,相關借閱,信息采集等的安排和建議,進而提圖書館管理效率和能力。在滿足讀者的基礎上,圖書館定期向讀者征詢關于圖書館管理方面方面的建議或意見。讓讀者加入到圖書館的管理行列中,是讀者與圖書館員站在同一戰線上,為滿足讀者閱讀需求而努力。
“以讀者為本”核心理念的管理模式給予了讀者最體貼最完善的服務和管理模式。通過改善以讀者為本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圖書館的運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為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1]黃潔清,黃志紅,吳青蘭.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如何創建和諧圖書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01):199-201.
[2]王菊明.以讀者為本理念下提高圖書館流通率的探討[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1,(01):95-97+128.
[3]王琰.以讀者為本的圖書館管理流程優化[J].圖書館論壇,2012,(02):19-22.
[4]張東真.以人為本理念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的具體實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