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宏亮
企業紀檢監察的職能與定位既不能脫離“企業”實際,又要突出“紀檢監察”特點。企業紀檢監察立足于自身和企業實際,圍繞企業經濟建設和經營管理工作中心,找準工作切合點,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可以在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安全管理工作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
成本管控能力的高低,是現代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的關鍵所在,沒有成本優勢,企業就沒有了活下去的先決條件。因此,紀檢監察要按成本要素支配權,準確把握成本控制點,有的放矢,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
一是降低采購成本。采購成本按其控制要素,可分為采購價格、采購質量、庫存數量三個方面。就實踐來看,現在材料采購價格比較透明,以明顯高于市場價格采購物資已難有生存空間。而比起采購價格,采購質量要難于把控,實踐中問題也多發于此,是降低采購成本的控制點。
二是節省人工成本。紀檢監察要把人工效率和工資水平作為人工成本控制點,其工作方向有三:一是要協調有關部門對長期缺勤曠工、在冊不在崗人員進行清理整頓。對于嚴重違紀違規者,要建議人事部門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其勞動合同。二是加強勞務派遣工、臨時工、屬地工等多種用工形式的管理,對于未經批準或超批準計劃使用的,除堅決清退外,還要追究用工單位和個人的責任。三是要加大對薪酬分配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紀違規分配工資獎金的行為堅決予以整治、查處。
三是把控投資成本。企業要想有長期效益和長足發展,就必須從戰略高度來考慮如何花錢。為了促使企業將“鋼”用在“刀刃”上,紀檢監察就需要創新工作方法,從投資項目一開始的立項、招標、投標、概算,到之后的建設、投產、達產,再到后來的投資回報,進行全面、全過程的把控。要通過“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監督檢查、重點工程全過程效能監察和典型案件查辦等監督手段發揮作用,將企業資金籌措壓力轉化為各單位、各級管理人員的投資回報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目的。
四是減少固定費用。紀檢監察在不斷深化“小金庫”、慶典研討會論壇、公務用車等專項治理,嚴格“五費”會審報賬程序的同時,要定期進行糾風治奢和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專項檢查,查辦典型案件。
安全生產是關乎煤炭企業興衰榮辱乃至生死存亡的大事,紀檢監察必須在這方面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積極主動地為企業分憂解愁。
一是參與安全事故的分析處理。紀檢監察要下大力氣參與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事故的分析和處理,對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管理人員嚴肅進行問責處理。
二是深入揭示事故背后的問題。發生安全事故往往暴露出干部官僚習氣嚴重、工作作風飄浮、深入現場不夠的問題,有的事故背后還隱藏著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用人不當等腐敗問題。紀檢監察在參與安全事故特別是重大責任事故的分析處理中,要高度重視對涉及上述問題的證據的收集、固定,深挖細查事故背后的腐敗。
三是充分發揮效能監察的作用。企業紀檢監察充分利用效能監察這一載體,通過對各級領導干部走動巡查、跟班作業、包片包點、履職盡責情況,對安全管理制度規定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通過治本抓源頭,防患于未然,可以在加強安全管控、強化安全管理工作中發揮獨特作用。
企業紀檢監察以推進干部作風轉變為支撐開展工作,可以收到“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
一是找準突出問題。作風建設既有共性問題,也有個性問題,只有從企業實際出發,把問題弄準、搞清,才能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轉變干部作風,需要發揮教育、制度、監督、懲治的綜合作用,讓各級干部將優良作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要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干部潔身自好,廉潔自律;另一方面要區別不同單位的不同情況,加強監督檢查,祛除病害滋生的溫床,創優企業發展環境。
二是強化制度執行。立了規矩就必須守規矩,誰破了規矩誰就必須受到處理。紀檢監察通過建立健全貫徹落實制度的責任制和保障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查找內部管控、監督管理、權力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嚴肅查處頂風違紀者,可以切實提高制度執行力、增強制度實效性。
三是嚴格監督檢查。作風問題,本質上是一個政治問題,體現了民心所向。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應順應群眾呼聲,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積極查處曝光奢侈浪費的反面典型,只要善始善終,認真解決職工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就會極大地提高公信力,積累正能量,起到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的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