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利
(雞西檔案局 黑龍江 雞西 158100)
檔案事業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事業,新農村建設離不開檔案工作的支持與服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確保我國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拉動型向需求帶動型轉變的動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符合我國國情,符合人民意愿的重要戰略決策。開展此項工作既是我市建設富民強市,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機遇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戰略途徑。如何構建我市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檔案事業體系是新的歷史時期檔案工作的重要課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檔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積極探索檔案工作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圍繞三農,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檔案工作制度,使農村檔案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要充分發揮檔案的作用,抓好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社會勞動保險等涉及農民檔案管理,維護農民切身利益;做好農村特色農業檔案工作,服務于現代農業生產;做好農村小城鎮擔案管理,服務于城市化建設;做好檔案利用服務工作,讓農民及時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和農經信息。將檔案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內容之一,加強組織領導,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檔案部門要抓住機遇,服務大局把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做為檔案工作的一項任務。檔案工作全面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具有基礎性的工作。新農村建設中形成大量檔案資料,是新農村發展的見證,也是村民,群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見證,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主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高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實施并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是全黨、全社會共同責任檔案部門出于“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高度責任。檔案部門如何使自身的工作貼近農業、農村、農民,并在“三農”工作中,充分發揮檔案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新農村建設檔案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檔案部門必須圍繞大局,服務中心,積極主動投身于新農村建設中,檔案部門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全面正確的記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過程,實實在在的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服務,才不辱使命.所以,從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的態度統一思想認清做好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我們認真研究及時介入,強化服務分類指導主動服務的工作思路,對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及歸檔范圍。圍繞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作好檔案服務工作。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工作服務到位,增強作好新農村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深入開展檔案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各級對農村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采取多種形式,通過開展廣泛持久的檔案普法宣傳教育,讓《檔案法》等檔案法律法規不斷深入人心,全面提高農村各級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檔案法治意識,增強對農村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依法把它列入農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檔案工作充分的支持和保證。農村檔案工作作為村委會工作的組成部分,平時要加強管理,切實解決檔案安全保管、設備和人員等實際問題,積極為群眾提供利用服務。
(二)新農村檔案工作要遵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發揮鎮、街道綜合檔案室的監督指導職能,全面鋪開村級建檔,沒有條件的村,可以實行“村檔鎮管”的模式。村檔鎮管的模式即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建立農村檔案管理中心,在配齊機構、人員和設施的基礎上,一方面,將鄉鎮機關所有單位檔案徹底納入統一管理,另一方面結合當前的村賬鎮管工作,把村級檔案也實行統一管理。相對地講,站、所、村的保管條件都不如鄉鎮,隨時都有散失的危險。一些民營企業檔案,如果愿意寄存鄉鎮綜合檔案室也可以。這樣,既可以使檔案得到更安全保管,又可以使檔案資源得到整合。區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傾斜指導力量,為鎮、街道一級提供檔案操作技能培訓。
(三)圍繞“三農”問題,指導農民建立需求檔案。村級組織,農民是檔案服務的主體,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中,要充分調動各村和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環節。
一是開展專題調研,尋找規律。為了扎實開展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我們深入全市“百鄉千村”各點,察看各村檔案室及現狀,詳細了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情況以及新農村建設所涉及的內容,從中尋找規律,把握共性,找準檔案工作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決定把重點放在村級檔案資源基礎位置上,著力解決村級檔案室藏量少、結構單一、內容匱乏等問題。
二是落實措施,建立機制。針對我市村級檔案管理狀況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指導方針。進一步規范農業農村檔案歸檔范圍和整理管理的具體要求、主要收集范圍。主要收集范圍包括6 個方面:
1、建立農村特色檔案,為農民增收服務。特色檔案包括行政區域內山林、土地檔案,轄區內旅游項目、景點、有升值潛力的古跡特色檔案;轄區內經濟發展支柱產業檔案;農產品身份檔案、科技信息檔案;農民經濟信用檔案等。2、建立勞動力檔案,為農民就業服務。做好這項基礎工作,對于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培養新型農民,加強農村管理,都具有長遠意義。3、建立種植、養殖檔案,為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服務。種植業、養殖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通過建立種植、養殖檔案,積極扶植農民科學發展種植業、養殖業。4、建立大病統籌檔案,為解決農民看病難服務。5、引導農民建立家庭檔案,使農民在利用檔案的過程中實實在在的感受檔案的作用和價值。6、圍繞農村中心工作,建立換屆選舉、土地確權等相關檔案,為農村三個文明建設服務,為提高農民素質服務。
三是明確目標,分步實施。是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科學方法。我們充分認識到推進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苦任務,必須明確目標,分步推進,既要有加快發展的堅定信心,也要認識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件的艱苦性。根據我市政村的現狀,確定試點,然后達到全部達到規范化,各個村細化優秀和達標兩個類別。通過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切實為“三農”檔案工作,進一步夯實基礎。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檔案部門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方面要有所作為,必須要切合農業和農村工作實際,每一個措施要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每一階段任務要注重實際效果。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農民是最講實際的,只有讓他們看到檔案建設帶來的好處才能激發建檔的興趣和熱情。重點選擇檔案基礎條件好的村作為檔案試點,爭取領導支持,投入資金,建點中點,以點帶面,推進新農村檔案整體工作的發展。
通過典型引路,也能夠使我們在農業農村基層檔案實踐中,總結經驗,發現情況,采取措施,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總之,要以“三農”服務為主線,充分發揮檔案部門作用,把中央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落到檔案工作實處,為農村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