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言平
一場攸關交通安全的坑爹故事,暴露了不羈權力的種種丑態。太原市公安局長李亞力的倒掉,讓一些地方“警察家仆化”的現象,進入公眾視野,引發社會拷問和反思。
過度集中的權力,猶如集束炸彈,一旦被引燃,其威力勢必引發劇烈震蕩。為護公安局長之子,交警支隊集體作偽證、刪除監控錄像、濫用監控手段……讓人看到的是一片權力“家天下”的丑陋景象。甚至有時候,讓人分不清涉嫌酒駕并毆打交警的李正源,到底是李家公子,還是權力之子。
怪相必有怪力推動。說到底,當地警察系統集體庇護違法亂紀的公安局長之子,乃因公器通過集權轉換成為了私器。“老子這是執行家法”,由李公子的狂言不難看出,當地執法者儼然被視為李家蓄養的家仆。
若只是李家人將執法者看成家仆,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由交警支隊集體作偽證、當地警方濫用監控手段庇護李公子來看,執法者顯然也把自己當成了李家的忠實勤務,無條件配合為李家公子脫罪。
面對執法者異化成權力者家仆的怪相,應當引起整個社會的警覺。某些官員一手遮天,資源被壟斷和操控,缺乏有效監督和約束,其營造的政治生態難免變得不相信法治,而迷信與依賴威權。有些官員之所以能夠呼風喚雨,甚至主宰他人的前程命運,蓋因官員意志太過強大,“家法”取代了國法。
從不少問題官員的背后,似乎都能看到類似以權代法現象的存在。在個人意志的凌駕下,很容易脫離法治軌道自成王國。而在強勢的利益共同體面前,那些堅守良知與正義的人們,很容易成為異端,遭到“家法”的處置和群體的排斥甚至仇視。“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威權籠罩下,正義和良知往往被放棄和背叛,更多的人往往會選擇茍且,甚至成為幫兇。
“家法”的存在,必然是國法的式微。李亞力不是唯一以“家法”代替國法的權力者,也不會是最后一個。要消除以權代法的環境土壤,恐怕得循著十八大指出的道路前行——“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在現實中,某地警察為維護官員“清譽”跨省追捕舉報者、執法者為配合權力政績充當拆遷工具、下屬濫用職權為官員闖禍的親屬“擦屁股”……無論自覺還是不自覺,執法者“家仆化”的現象都客觀存在。公仆變成“家仆”,“家法”替代國法,踐踏的是法治尊嚴,傷害的是公平正義。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習近平總書記在最近的講話中重申憲法和法治,意義深遠。而放置在李亞力案上去解讀,更是意味深長,給我們的警示是:唯有法治,才能避免公權私有化,才能避免公仆“家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