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建平
(西安政治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8)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要求全軍:“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軍,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養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深入開展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增強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推動正規化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深入發展的重要時期,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是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核心問題和關鍵要素,而加強基層隊伍的教育和管理,是部隊建設的關鍵環節。因此,怎樣做好當下基層部隊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關系到部隊建設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我認為,就加強基層隊伍教育和管理工作方面,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隊伍,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方式。十八大將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和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思想是現代管理的重要思想,人是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最積極、最活躍的決定性因素,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要抓住人這個根本,以人為中心,以人為重點,調動人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因此,當下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須樹立把“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持之以恒的貫徹下去,充分認識軍事人才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能夠反映基層隊伍綜合素質的軟指標,建立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評價機制,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開辟“快車道”。科技練兵是我軍迎接世界戰爭形勢不斷變幻而采取的最好措施,戰爭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現實,告知我們必須要注重發揮部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整體作用培養人才。其中,基層部隊應該要主動與院校、科研機構建立協作關系,借助其在師資、知識、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培養更多的骨干人才,并及時向院校、科研機構反饋人才隊伍建設的實際需求,共同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在培養方面,我們既要強調知識的更新,又必須在更新知識中緊扣實戰需要這個主題,有針對性地抓好人才培養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也應該要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既為人才的一生發展負責,也為人才發展過程中實施多崗位轉換奠定基礎,在培養模式上也要強化通才意識,結合各擔負任務實際,逐步實現由單一型的指揮人才向知識型、謀略型、復合型指揮人才的轉變,達到多專多能的目標。
二、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強化組織紀律觀念,為加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法律也日益成為軍隊建設特別是教育和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依據和保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化軍隊法律觀念、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
第一,強化法紀觀念。首先強化紀律就是法規的觀念,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理解,讓軍隊樹立起法律也是一種管理教育手段的意識,充分發揮法律在管理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現階段,人們對法律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其理解也存在片面性,一提到法律,人們總是把它等同于懲罰犯罪分子的刑法,甚至把條例條令從法律中孤立出來,在基層部隊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違反法律規定,有法不依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我們必須強化基層隊伍的法紀觀念。
第二,與時俱進,加強立法,十八大報告深刻指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軍事法作為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分支,是構成整個國家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國以來,我軍相繼制定頒布了一系列軍事法規,對加強國防建設,促進武裝力量建設,搞好部隊教育和管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軍事立法同我國法制建設和軍隊國防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相比,還不相適應。具體表現在:現有的軍事法規門類不齊全,有的重要方面仍無法可依,加之對現有軍事法規沒有認真清理,在運用上造成一定混亂,所以,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管理的日趨復雜,我們只有以立法的形式對某些關系和行為做出規范,借助法律的權威性加以制約,才能滿足現階段軍隊教育和管理的需要。
第三,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教育和管理過程中全面而系統地貫徹法律。我軍所制定的一系列的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同黨紀國法一樣,同屬于法規,具有權威性、規范性和強制性。國家的法律和軍隊法規,反映了我軍活動的客觀規律,是規范軍人行為的準則,每個軍人都要自覺遵紀守法,無條件地服從條例條令,軍隊的教育和管理必須以條例條令及各項規章制度為依據。軍令如山,軍法無情,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習慣不習慣,是法律就得嚴格執行。對堅決執行命令,嚴格遵守紀律的單位和個人給予恰當褒獎;對于那些執行命令敷衍塞責,違反了紀律規定的人,不管職務多高,功勞多大,都要給予恰當的懲處,甚至嚴厲制裁。
三、抓好基層干部的管理,為加強基層隊伍的教育和管理樹好形象、做好表率。干部是部隊建設的中堅,是教育和管理的組織者,領導者,作為基層干部與士兵接觸最直接,他們具有多種身份,擔負著多種職能,肩負著基層建設的重任;干部的行為,直接關系到教育和管理的成效,維系著基層的全面建設。因此,注重基層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能力,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和管理能力,至關重要。
第一,實行行政按級教育和管理。我軍各個層次的干部,都隸屬于一定的行政組織之中,按級實施行政管理,是加強干部管理的基本渠道和重要手段。我軍現行的行政管理系統層次結構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各級都有自我的責任和職責,作為基層干部,要嚴格履行職責,管理不斷線,這樣一級管理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就能把教育和管理落到實處。
第二,實行群眾監督管理。我軍歷來強調走群眾路線的管理方法,干部自覺地把自己置身于群眾監督之中,虛心接受士兵和下級的批評、幫助和監督,這是加強干部管理的重要環節。干部對其所管轄的工作范圍具有決策、領導權,但是,干部又必須接受上級和下級的監督,才能正確運用這種權力。不受監督的權力容易導致為所欲為和管理工作的隨意性。從這個意義上講,群眾對干部的監督也是管理,這是辯證的。我軍多年來形成的軍人大會、群眾評議干部、干部述職報告、行政紀委監察等,都是干部接受群眾管理和監督的重要制度,應當結合新的情況,認真堅持和貫徹。
第三,實行干部自我教育和管理。干部要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把自己列入被管理者的行列,主動進行自我教育和管理,使自已的言行符合條令條例的規范,成為部屬的表率。基層干部是士兵心目中的一面旗幟,只要干部嚴于律已、身先士卒,講話就有號召力,教育就入人心,管理就有權威性,就能提高整個隊伍的執行力。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都在告訴我們,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也一樣,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探索才能適應歷史的需要。堅信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能夠充分發揮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基層隊伍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們的基層隊伍全面建設成為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鐵軍。
[1]《邊防部隊工作調研與探索》,杜國勝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2]《中華智謀》,徐平福主編,天地出版社。
[3]《軍隊高中級干部理論學習讀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 解放軍出版社。
[4]《現代管理學》,李興山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5]十八大報告,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