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軻,張希林,程耀民,王 亮,張 萌
(1.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林業工作站,天津 300450;2.天津市寶坻區海濱街道辦事處,天津 301800)
目前,我國林業已經進入了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的新時期,為了完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促進林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推進我國的現代林業建設已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林業工作的主題、旗幟和方向[1],是林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林業信息化是推進林業現代化的強大動力,是引領林業現代化方向的導航儀,在現代林業發展中起著明顯的支撐作用,是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綠色增長的戰略選擇。
塘沽位于天津市東部,東臨渤海,地跨海河兩岸,地勢低洼平坦,地下水位高,土壤為灰褐色淤泥質粘土,含鹽量高,屬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塘沽轄區現有林地面積8萬余畝,主要分布在塘沽城區的特用林及郊區的防護林和經濟林。目前塘沽林業部門正按照天津濱海新區政府的要求,以全面實現林業信息化為目標,結合塘沽林業的具體現狀,逐漸擴大和推廣信息技術在林業體系建設中的應用,為構建濱海新區信息林業、“3S”系統監測技術等現代林業發展模式、生態文明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為提高塘沽林業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林業現代化發展,近年來,濱海新區農業局高度重視林業信息化建設工作,增加了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盡管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基礎設施方面,塘沽林業部門還未設立遠程監控系統,缺乏與之配套的設備設施,只簡單的配置了8臺計算機設備,并連接了互聯網,設立了專門的電子郵箱,向上級單位的工作信息和文件圖表的報送傳輸。在業務系統應用方面,使用了全國木材運輸證和木材運輸管理系統、植物檢疫證系統、國家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疫情監測系統、天津公共機構能耗統計系統等。
目前,塘沽林業部門沒有專門和完善的信息化機構,信息化人才隊伍不健全,缺少具有現代林業信息技術的人才,遠程監控體系和數字林業剛剛起步,相關的技術開發和系統維護技術不夠硬;此外,資金投入的短缺成為塘沽林業信息化建設的限制因素之一,從而導致了網絡基礎設備老化,網絡體系不完整,運行維護跟不上,信息安全防范不夠等問題。
未來幾年,塘沽林業工作站將以“3S”信息技術為依托,逐步建立起森林植物檢疫體系遠程監控系統、森林資源監測管理系統、森林防火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系等,從而建立起功能齊備、高效便捷、互通共享從宏觀采集到微觀處理的現代林業信息化系統,促進現代林業的發展,為塘沽林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植物檢疫是一項為了控制病、蟲、草害的行政性措施,有利于保障農業、林業的生產安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農林產品的貿易利益等[2]。為了有效防范和抵御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更好的做好植物檢疫工作,塘沽林業工作站將依托特殊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準備利用3年的時間,建立起植物檢疫中心綜合管理區和植物檢疫除害處理基地,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中心區與除害基地的遠程監控和信息傳輸,從而提高本站的調運木材內檢率、苗木調運檢疫率以及出省木材除害處理率等。
森林資源的動態監測是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利用“3S”技術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動態監測,可以提高森林資源監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林業主管部門在宏觀上掌握林業分布情況的同時,還能在微觀上及時的掌握森林資源的動態變化[3],高效的推動現代林業的發展。目前關于“3S”技術在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的應用已有一些研究,戴前石等[4]首次將衛星遙感技術應用到林地變化監測中來;牟懷義[10]應用資源數據的圖形與數據庫結合查詢,分析了森林資源變化,并分析研究了這種變化對林業生成未來發展的影響;龍新毛等[5]利用MAP-GIS建立了湖南省森林分布的圖形及屬性數據庫;王永國等[6]利用GIS和RS技術進行了森林資源動態監測體系的設計,并完成了吉林省和龍市二類清查小班信息的更新。
在森林資源調查方面,“3S”技術很好的克服了傳統調查方法的周期長、實時性差等缺陷,并且保證了調查結果的精準度。侯曉巍等利用“3S”技術在2010年輔助完成了寧夏森林資源連續清查遙感判讀任務,在更新了數據庫的同時也完成了各類林業專題圖的繪制[7];甘桂春[8]綜合利用3S技術建立了能與圖形數據庫互查的屬性數據庫,實現了貴州省遙感樣地的計算機管理,提高了貴州省森林資源連續清查中各類土地利用類型的監測精度。
塘沽林業將在幾年內建立起以“3S”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化林業信息系統,形成現代科學的管理體系,提高森林資源調查的精度,降低調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時掌握森林資源動態,實現信息內容、信息存儲以及信息傳遞的數字化、規劃化和系統化,從而提高塘沽林業信息管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水平。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是塘沽林業工作站的重要工作之一,傳統的病蟲害監測方法實時性較差,且不易進行大范圍的宏觀動態監測,因此該站將建立基于“3S”技術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系。
該體系可實現該站對林業有害生物進行有效的預測預報、災情監測以及損失估算等,通過“3S”技術提供的預測預報信息,及時制定合理的有害生物治理方案,從而將由有害生物造成的林業損失降到最低。同時,可以通過“3S”技術,在林業監測管理中建立長期的防災減災機制,確保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滿足現代林業發展的需要,塘沽林業工作站將加強信息化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信息處理能力,同時適當引進人才,壯大專業隊伍,改善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9],造就各層次林業信息化人才。
塘沽的林業信息化建設只是剛剛起步,發展道路還很艱難,林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會很多。因此要把握好我國林業信息化發展的總體布局,結合塘沽林業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培養高質量林業信息技術人才,提高林業生產力,加快林業信息化的建設,確保林業生態安全和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1]賈治邦.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現代林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的講話[EB/OL].[2009-09-03].http://www.forestry.gov.cn/Zhuanei Action do?dispatch=contene/id=266221/nane=ly60.
[2]王學江,田錫珍,李文晉.植物檢疫現狀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5):942,1026.
[3]廖永華.基于“3S”技術的森林資源監測[J].科技與生活,2011(14):91~92.
[4]戴前石,譚寬祥,鄭 紅.衛星遙感技術在林地變化監測中的應用[J].林業資源管理,2000(2):57~59.
[5]龍新毛,劉放光.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于森林分布圖制作的初步分析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2006(6):57~63.
[6]王永國,馮仲科,苗 婕,等.基于小班信息GIS更新的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12,37(1):1~6.
[7]侯曉巍.3S技術在寧夏森林資源連續清查中的應用[J].山西林業科技,2011(6):57~59.
[8]甘桂春.影像解譯在貴州省森林資源連續清查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11,38(4):45~49.
[9]趙 巍,曾曉寧,裴彩燕,等.加快林業信息化建設的思考與建議[J].河北林業科技,2009(2):53~56.
[10]牟懷義.GIS在南方集體林區森林經營中的應用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1999(3):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