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蓮,孫嘉怡,魯 周,劉進平,王家法,何鳳美,馮 佳,賀華麗
(1.貴州大學,貴州 550025;2.貴州省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 550025;3.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中,貴州 550023)
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和人口素質的高低與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有著緊密關系。良好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1]。公共營養學科是當今熱門學科之一,而公共營養基礎課程中就有各種蔬菜、水果等食品營養是社會的主要焦點之一。我國高等教育涉及到營養學專業或方向有:醫學、食品科學、農學等專業,具體通過開設醫學營養、食品營養學、烹飪與營養教育、食品營養與檢測等課程。據統計,本科教育層次開設營養學專業較少,而專科教育層次(其中職業技術學院居多)開設有關營養學專業的學校和專業遠遠高于本科院校[2]。營養健康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此營養學知識的普及推廣在當下尤為重要。目前專業從事營養學相關的專業技能人才稀缺,并且有營養學專業的學校開設課程不夠系統和全面,因此營養學建設和完善需要相關學科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
食品營養學與國計民生的關系十分密切,它對于居民營養的改善、疾病的預防、體質的增強、健康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3]。食品營養教育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終身教育的內容,因此該學科需要不斷的深化和拓展。據調查,美國大學生中有53%的學生修過營養課程,88%的學生接受過營養學理論教學,87%的學生接受過實踐教學[4],而我國關于食品營養學的教育僅限于特定專業,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普及和推廣營養學知識刻不容緩。
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是一門研究園藝植物各類營養成分的學科,為合理膳食搭配奠定基礎,因此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將成為公共營養學的基礎課程。園藝植物食品營養主要包括以蔬菜、水果、茶及部分可食花卉的營養成分說明為主,輔佐日常生活中膳食搭配機理達到健康營養的目的。建設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將對食品營養學起到輔助和推動作用。
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的內容豐富,以選修課形式出現在大學課程教育中。該課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園藝植物的化學成分介紹,具體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風味物質等闡述。其次介紹蔬菜的營養、水果、干果的營養、茶及部分可食花卉等的營養。第三,簡單介紹人體基礎營養需求。最后,以正確選擇園藝植物食品,合理膳食搭配為結語,進一步完善該課程的教學內容。
當前大學生長期吃快餐,吃速食食品,對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取量極為稀少,導致體質較差的現象,有的大學生甚至在上基礎體育課過程中堅持不下來或出現暈倒現象。因此,如何增強或改善體質,成為很多大學生渴求的知識。而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教學內容中的園藝植物化學成分及果蔬營養等重點知識能夠滿足大學生對日常生活中所吃果蔬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形成正確的飲食取向,使學生們能夠認識到部分速食食品及垃圾食品對身體的危害并能夠積極主動向健康飲食靠近。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開課對象不分專業,不分年級,面向在校大學生開放,目的是向不同專業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果蔬營養情況,并向學生推廣健康合理的膳食搭配,影響深遠。
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教學目標使大學生全面了解園藝植物食品營養的組成及掌握基本的均衡膳食搭配原則。學生在學習過程對園藝產品的色、香、味、型等認知,能夠進一步加深對日常生活中果蔬的認知,并激發對園藝植物乃至其他農業知識的學習熱情。部分蔬菜生長周期較短,學生可通過親自種植體驗生命的偉大和勞動的快樂。
目前,農業和農村發展過程中對科技需求越來越高,而作為農業高層次人才培育場所的高校肩負著向農業不斷輸入人才的重任。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可起到引導大學生學習農業相關知識,并激發大學生為我國農業發展奮斗的熱情。
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通過教學實踐課與理論知識相結合讓初學者加深對園藝植物的認識,并學習合理膳食搭配,使大學生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在實踐課程中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生物的奧秘,激發學生們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的熱情。在實踐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因此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是一門有潛力的第二課堂,該課程的建設與普及對高校第二課堂具有深遠影響,但如何建設該課程,如何發揮該課程的作用,有待當前高校教師積極思考與探索。
傳統教育以傳授知識為教學目的,導致教師和學生間成為傳授與接受的教學關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個性發展的多樣性以及智能的培養,阻礙了學生創造性的發展,因此嘗試一種教授與引導相結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以應對當前的社會發展勢在必行。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第二課堂設計思路為將傳統教學的灌輸教育變為啟發引導式教學,監督式教學變為任務式主動學習型教學,通過產學研相結合采用討論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5]。
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通過實踐課程,再在理論課程中詳細介紹各類果蔬的化學成分及營養成分。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明確課程主旨,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啟發和引導作用,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探索問題,從實際觀察和文獻收集過程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課程教學可通過動畫視頻,現場模擬等方式,以鮮艷的色彩,動態模式引起學生們的感官刺激,從而達到對所學課程加深印象的目的。課程建設要求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方式靈活,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方法,達到引導式教學的目的,并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
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課程建設過程中分配任務,如陽臺蔬菜種植與管理;市場調查,包括菜市場、超市果蔬供應情況,醫院缺乏營養病癥收集、質量檢測中心數據收集等任務,通過同學們親自種植和調查過程達到深入了解該課程所授知識的目的。
任務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其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及應變能力[6]。通過動手實踐,自主設計實驗或者其中調查,達到激發學生本身潛在的求知欲望。在該課程開展過程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將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結合起來,使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及實踐創新能力,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該課程課設過程中可與食品加工廠,如貴州省本地辣椒醬生產廠、薯條生產廠、榨菜生產廠、蔬菜加工廠、食品檢測中心等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給學生提供一個產學研的教學平臺,讓所學的知識展示于生產或生活中。通過產學研過程使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看到自己所思所行造成的結果,培養其自發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該課程建設的產學研環節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一定的貢獻。當前培育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7],而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課程建設的產學研教學方式使學生親自體會果蔬加工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現象,及食品檢測環節出現的問題,誘導學生創新思維,使學生主動思考如何生產出自己喜愛的食品,或如何降低食品的不安全因素等。
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是食品科學的一個有益補充,與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系,該課程建設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營養價值觀及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都有積極推動作用。
當今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培育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健康體魄、合理飲食習慣有助于大學生應對當前就業局勢。通過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課程建設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創新思維及創新創業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積極建設園藝植物食品營養學課程是當前農業院校值得關注的問題之一。
[1]路新國.《黃帝內經》與中國傳統飲食營養學[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4):174.
[2]周 永,韋 娜.提高《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5):778~779.
[3]孫遠明.食品營養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50.
[4]Short J E,Chittooran M M.Nutrition education:A survey of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in undergraduate dietetics educ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04,104(10):1601~16041.
[5]曾德芳,王珺婷,駱新容.大學生第二課堂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10):93~96.
[6]康全禮,陸小華,熊光晶.國際創新型工程教育模式中國化的探索與實踐[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4):4~7.
[7]刁稚芳.實驗教學在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中的價值新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9):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