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丹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傳統高等教育的一個分支,其優勢已經日益凸顯出來。在我國,傳統高等教育是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目標,也就是說注重學科理論的一種培養方式,而高等職業教育則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更加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更快的將所學技能應用到實踐中去。而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仍然是每個國家乃至每個城市每個地區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并且全國各個地方都在努力加速經濟發展,因此,各行各業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必然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教育也在發生改革以適應社會的變化,學科性本科院校也在朝著培養學生技能的方向前進,職業院校更加不能懈怠,還應該努力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來。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職業教育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智力支持,應充分發揮其引領和推動作用,而區域經濟作為職業教育生存發展的載體,則應積極主動參與職業教育。”[1]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必須立足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以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為平臺,努力做好技能型人才培養、實用技術研發與推廣工作,專業性人才扎根于本地,有效的防止區域內人力資源流失,也為更好的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保障。[2]
當今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突出,隨著大學生的批量生產,就業壓力成了國家不容忽視的問題,關于大學生就業的正負面新聞層出不窮,近日更有某知名大學本科畢業生畢業之后重新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學習養豬技術、賣豬肉技術等等。這些社會輿論無疑反應出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這勢必會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而其中必然會涉及到的一方面就是職業教育。
近幾年來,國家對職業學院的關注越來越密切,全國各地的高等職業學校都在努力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現以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工學院為例,闡述職業院校為發展區域經濟在專業設置方面所做的內容。
銅仁位于貴州省東部,與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懷化市和重慶秀山、酉陽、彭水及我省黔東南和遵義毗鄰。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思想的貫徹,銅仁市的經濟發展有了明顯提高,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化工、綠色食品、旅游為重點的特色優勢產業,但從總體上看,銅仁目前仍處于全省比較落后的位置,工業化、城鎮化建設以及環境建設都還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持。[3]
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與時俱進,認真思考專業培養方案,近幾年在專業開設和專業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以工學院為例,工學院的設立就是培養工科類技術人才,因此經過專家審核,先后開設了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以及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這幾個專業就是符合銅仁地區區域經濟建設的要求,培養一批服務于當地建設的應用型人才而開設的。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更加突出校企合作的理念,學生的專業實習就是要去企業承擔任務,在企業中學習無疑是學習技能的最好方式,當然在學習專業實習之前必須把理論知識掌握。
在招生方面,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還招收定向生,定向生是各縣城企事業單位跟學院簽訂訂單培養,學生畢業之后直接定向到該單位,這是政府解決就業壓力的一個方法之一,也是促進職業學院發展的一條途徑。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新開的一個專業,城市的發展必然在房屋建設、道路建設等方面需要大批的建筑工程專業的技術人才,因此該專業也是一個比較有前景的專業。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是城市發展和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國家政策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十八大還專門提出“美麗中國”的概念,因此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務必要時刻關注環境狀況,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一定要杜絕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歷史的教訓是慘痛的,一定要引以為戒,因此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的學生就業面也非常寬泛,各行各業都需要該專業的人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逐漸成為眾多人群的交通工具,可見這類人才也是非常緊缺的。
當然,職業院校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譬如落后地區實驗實訓設備不足、專業教師師資缺乏、資金不足等等問題,這些需要在教育教學方面由政府、企業和學院共同探討。
[1]劉佳龍.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良性互動的路徑選擇[J].職教論壇,2013(5):4-6.
[2]王一群.高職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探索[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0(3):1-4.
[3]銅仁城市經濟圈發展規劃[OL].http://www.doc88.com/p-91095901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