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景新幸
(1.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教學實踐部,廣西 桂林 541004;2.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科技學院院長辦公室,廣西 桂林541004)
1994年,麻省理工學院的院長喬爾·莫西斯提出了大工程教育觀,主張工程教育更加重視工程實際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要求工程教育要為學生提供綜合的知識背景,強調工程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1-2]。在工程教育回歸工程的趨勢下,教育部在教高[2007]1號文件中提出全面啟動 “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時,首項工程便是進行專業結構調整與專業認證[3]。2010年教育部又啟動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旨在加強人才培養對產業發展的適應性,培養造就一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工程應用型人才。畢業設計是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最后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其本質是一次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的綜合訓練,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工程設計的思想方法及所必須的基本技能,培養嚴格、正確、創造性地從事技術工作的精神。但當前畢業設計由于缺乏生產現場設計條件和一線的數據資料、指導教師缺乏工程實踐知識和設計經驗等多種原因,題目往往偏重理論分析、模擬仿真而與社會、工廠、實踐脫鉤,學生難以接受到工程技術人才所必須的綜合訓練。畢業設計質量評估是高校為改善畢業設計教學條件、規范畢業設計過程指導與管理、提高畢業設計質量而進行的一項內部質量保證方式,其評價指標對于本校畢業設計工作的開展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因此,依托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和“卓越計劃”通用標準,將工程能力培養要求融入畢業設計評價指標體系中,突出“產學結合,面向產業”的理念,成為推動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從學習崗位到工作崗位的初步過渡的重要保障。
畢業設計(論文)成績由指導教師、評閱人和答辯小組三部分評分組成,權重分別為30%、20%和50%。指導教師評分主要圍繞工作表現、能力水平和成果質量三部分展開,其中后兩者占80%的比重。能力水平具體評價指標為:1)查閱文獻資料、調查研究的能力;2)方案設計與實踐技能;3)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外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5)撰寫論文(技術文件)的能力;6)團隊協作能力及表達能力。成果質量評價指標包括:1)設計方案正確,數據真實可靠,分析處理科學;2)畢業設計水平;3)實用價值、經濟效益;4)技術創新性或獨特見解;5)論文撰寫規范化。答辯小組評分的具體評價指標包括:1)選題符合教學計劃要求,體現專業特點,緊密結合工程實際,達到綜合工程訓練的目的;2)設計思路分析歸納合理,方案論證充分,實驗方法科學;3)完成設計任務,工作量飽滿,有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4)設計方案有實用價值,適應社會需求;5)答辯過程思路清晰、概念清楚、表達準確。在評分過程中引進企業界的評價干預機制。對于企業指導的畢業設計,專業指導與論文專業內容的質量由企業導師全權負責;驗收時,設計方案和結果需接受生產現場的檢驗和評價。對于校內完成的工程類畢業設計課題,評閱和答辯環節需聘請企業專家參與,并將企業專家評價意見反饋給學院和校內指導教師。
畢業設計管理層面的評價指標可具體細化為校級、學院級和教師三個層面。校級主管部門評價指標分為:1)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制度和規定,協調各部門為畢業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軟硬件支持;2)專人負責全校畢業設計工作的宏觀組織、質量監督、檢查考核和質量評估等工作;3)根據各專業具體特點,撥付充足的專項經費;4)制定激勵措施,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及其指導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學院層面的評價指標包括:1)根據專業培養目標,擬定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大綱、管理規范、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書;2)認真分配各教研室的工作任務,及時了解完成課題存在的困難并提出解決方案;3)專人負責本學院畢業設計工作的校外企業聯絡、定期檢查、評審答辯等工作;4)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共贏的畢業設計合作指導關系,積極拓展指導規模;5)校企共同指導的畢業設計題目比例以及其他緊密結合本專業工程實際問題的工程設計型、應用型題目比例超過題目總數的80%。指導教師層面的評價指標為:1)對進度和設計方向嚴格把關,定期進行答疑輔導,并結合不定期檢查;2)熟悉課題重點、難點、常見錯誤和解決方法,指導思路清晰,教學過程注意引入工程實際和新思想、新技術、新原理,能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3)題目的深度、廣度與本科生的實際能力和學校的教學計劃相適應,工作量飽滿[4-5];4)校內指導教師需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企業導師需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豐富的獨立科研經驗。
[1]劉春林,李偉明,薛勇.以“大工程觀”為指導構建高校實踐教學新體系[J].江蘇高教,2010(3):78-79.
[2]中國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課題組.我國工程師培養的重要性與培養途徑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3]史政海,張群安.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綜合改革,加快地方院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步伐[J].化工工程與裝備,2002(12):192-196.
[4]楊文超.本科畢業論文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高教研究,2009(1):79-82.
[5]施英德,鄧詩峰,浦偉光,等.校所合作指導本科畢業論文新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2002(3):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