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楊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 煤炭化學工業分公司烯烴公司,寧夏 靈武750411)
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新材料是七大新興產業之一?;ば虏牧瞎I的發達程度是考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一項指標,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ば虏牧现饕ň厶妓狨?、聚甲醛、PBT、聚苯醚、尼龍66 等通用工程塑料,硅橡膠、硅樹脂等有機硅材料以及有機氟材料,特種工程塑料,聚氨酯、聚烯烴改性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廣泛用于國防、航天、電子、機械、汽車制造、家居、化工等領域,是我們走現代化強國之路的“科技催化劑”。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化工新材料與我們息息相關。2008 年奧運會中,化工新材料大量應用于場地建設,器材制作等。從甲醇廠原始開車到烯烴公司大小檢修乃至我們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煤制油項目建設指揮部的籌建,化工新材料的應用隨處可見。我們可以設想,不斷規劃中的國家建設,不斷興起的化工產業航空航天事業等,都會使得在未來不長的幾年中,化工新材料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國家新政策導向也可以看出,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我國“十五”計劃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列為重點扶持的行業,提出要“集中力量在化工新材料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化工新材料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拓寬,圍繞化工新材料形成的上下游產業鏈將更為緊密。
其實,與傳統化工材料相比,新型化工材料具有高性能化、多功能化、低成本的發展趨勢。就此我們可以做如下詳細分析:
目前,我國化工新材料呈現出較好的市場前景,產品的市場增長率近年來一直維持在10%以上,稍高于同期GDP 增長率。某些重要的新材料增長率甚至超過20%[1]。如果再考慮到普通工業原材料的價格、有色金屬等價格的上漲趨勢,以及市場上塑帶鋼的趨勢,化工新材料在工程材料中的替代作用將會不斷增強,市場空降將會得到更大的擴展。但由于我國化工新材料市場起步晚、生產技術不高,以及體制的制約,相當一部分市場成熟的化工新材料產品則呈現生產能力不足的局面,市場便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狀,需要依賴進口材料來滿足[2]。
緊跟市場擴展快的的步伐,不斷的市場需求使化工新材料產業具有較高的利潤。但由于大量企業進攻化工新材料領域,并且規模都不大,導致都集中在低端的市場,無法提高技術水平。導致有機硅、環氧樹脂等化工新材料產品因大量企業盲目投資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
技術方面,在化工新材料領域,我國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從產品層次、生產工藝上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產品規格有限,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而市場急需的技術含量高、性能特殊的高端產品,也幾乎都要依靠進口來滿足需求。
在甲醇原始開車到烯烴項目的投料生產,由我國企業供應的基本只能是低端的基礎原料、基本產品,對于技術含量高,性能要求嚴格的材料,只能耗費漫長的時間等待從國外采購。不僅影響產量,在檢維修的時候還要依靠高薪聘請國外的廠家人員來處理。結果是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耗費了能源和資源,損害了環境后,依然只能處于低附加價值的低端產品市場,無法獲得豐厚的利潤,而我們則需要高價消費進口產品,給國外增加GDP。據統計,化工產業巨頭杜邦公司每年用于研發的費用接近銷售額的10%,而我國大多數化工新材料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甚至連銷售收入的1%都達不到。這固然與發展階段產業特征和企業行為方式有關,但積累不足導致無能為力幾乎成為我國企業的一種運行狀態。
因許多地方政府為獲得更多的就業和財政收入,放松對企業和環保節能的要求,一些偏遠的民營企業就會大幅度減少環保節能的投入。對于在環保節能方面的投入遠高于這些民營企業的國有企業或非國有上市公司等規范運行的大企業來說,就會造成很強的市場競爭力,長此以往則會受到企業經濟危機。
產品鏈下游延伸寬廣,總產品鏈較長,不同產品之間的依賴程度較高,雖然上下游產品的生產環節能夠分割開,但只有產品之間相互匹配才能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然而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的產業組織落后,產品間相互匹配能力較弱,生產規模較小,無法形成較長的產品鏈。并且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的布局較為分散,很多企業既沒有靠近原材料供應地,也沒有靠近市場,加上中間商的層層獲利及運輸成本,無法從整條價值鏈的角度統籌定價,遠降低產品的綜合價值,還難以通過企業間的聯盟實現技術轉移和面向中高端市場的技術突破。
1)進行資源整合,大魚吃小魚。大企業吞并能夠促進企業發展的關鍵小企業成為集團,由分散工廠的獨立研發升級為總部統一管理下的集中研發,加大研發效率。
2)圍繞集團提出的市場需求進行研發,以市場效果評估研發成果。
針對行動發展某些地區,在環保節能標準上國家可以采取不同的區域政策。并且要原則性的保證不同區域不同規模的企業節能環保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發展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在發展大集團的同時,還應注意圍繞大集團搞化工產業群?;ば虏牧袭a業的上下游關聯性非常強,化工產業群的建立能夠大大節約運輸成本,同時還有利于產品之間的相互匹配,增大增長產品鏈,提高企業競爭力。
[1]任建新.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正步入發展佳境[J].新材料產業,2007.
[2]胡愛民.高技術產業化工三大重點之一:化工新材料[J].工程塑料應用,2002.
[3]孟晶.化工新材料:瞄準高精尖[J].中國石油和化工,2010,01.
[4]劉存信.當前我國安防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安防,2010,1.
[5]原磊,羅仲偉.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10,03.
[6]張方,趙立群.“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規劃思路報告會”特別報導(三)我國化工新材料發展形勢分析[J].化學工業,2011,07.
[7]華英.化工新材料發展趨向[J].市場觀察,1998(07).
[8]孫酣經.我國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的發展與展望[J].化工時刊,1999,01.
[9]顧覺生.化工新材料、新工藝與可持續發展[J].化工科技市場,1999,04.
[10]天木.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發展特點[J].石油化工設備,2001,06.
[11]黃玉香.納米技術與化工新材料展望[J].中國檢驗檢疫,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