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紅
(大同煤礦集團公司 煤峪口礦黨校,山西 大同037003)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新發展,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把握更加深入。同時,這一理念和目標也為全黨同志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們在更高水平上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發展。因此,只有通過加強黨的建設,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主體,國有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占主導地位,因此,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國有經濟的健康發展顯得非常重要。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是推動國有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
國有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導力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力軍,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物質基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政治領導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是促進企業改革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迫切需要。這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改革不僅是一次體制的轉換,也是一次利益的調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的深入,國企在所有制結構、資產結構、人員流動等方面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對維護企業的穩定、發展,鞏固黨在企業的政治核心地位提出了新的課題。為此應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充分發揮國企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廣大國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依靠和調動國企廣大黨員、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是一個重大原則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主要體現在:堅持國有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在企業貫徹執行;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按照管理權限,依法選派、推薦國有資產產權代表和企業經營管理負責人,并對他們實施教育、培養、考核、監督; 堅持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但不能以黨代政、以黨代企。
為了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企業黨組織必須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 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支持廠長(經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依法行使職權;領導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支持職工代表大會開展工作;領導和支持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緊緊圍繞國有企業發展,努力做到國企黨建工作與國企的發展壯大,與國企的改造和改制相適應,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伴隨著國企改革發展,國企黨組織隸屬關系和黨員隊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國企改造和改制過程中,要按照中組部《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黨組織設置和領導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于實施關閉、破產國有企業加強黨的工作的意見》要求,及時調整和合理設置黨組織,及時明確黨組織隸屬關系,及時明確和接轉下崗、退休和解除勞動關系職工中黨員的組織關系,做到“黨的組織不能撤,黨的工作不能停”,防止出現“有黨員無組織,有組織無上級”的現象。
從整體看,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的基礎是好的,通過多年的加強國企黨建工作,培養了一批素質比較高的企業黨務工作者,黨組織機制比較健全,廣大企業黨員的黨性覺悟也較高,這為已經改造、改制的企業開展黨的建設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要抓好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的配備,應嚴格按干部“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把委員、書記選準配強。應繼續按照“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要求,不斷改善支部班子結構,確保黨組織中有一大批素質高、能力強、懂經營、會管理的人才。
要切實抓好國有企業黨員隊伍建設,根據國企特點,科學制定黨員發展規劃,努力壯大黨員積極分子隊伍,不斷為國企黨組織輸入新鮮血液。認真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做到靈活務實,確保質量。企業黨組織開展活動應以業余為主、時間相對固定為主、保證質量為主。要根據崗位職責相同、相近和利于開展活動的原則,合理劃分黨小組,使活動做到小型多樣、靈活務實。
企業黨組織不可能離開企業而生存。因此,企業黨組織必須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尋找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的結合點,把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之中,按照“參與而不干預、支持而不拆臺、引導不強制、監督不遷就”的原則和“剛柔并濟、靈活多樣”的工作方法開展工作。作為企業黨組織,必須牢固樹立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思想,黨組織的各項活動要服從服務于生產經營。要把這一理念牢牢貫穿于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黨員帶頭服從企業發展大局,維護企業形象和企業整體利益。要堅持好“融、實”的原則。“融”就是把黨的工作融入生產經營的大體系中,在這一體系下來探索黨建工作同企業生產經營結合、同企業文化結合、同群團組織工作結合的有效方式方法;“實”就是講求實效,即黨組織活動具有實效性,要根據企業黨員和員工在生產、技術、文化娛樂等方面的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凝聚人心,激發主人翁意識,體現黨員先鋒作用,增強黨組織吸引力。
加強國企黨建工作,就是要確保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始終保持先進性,在企業的發展中當先鋒。雖然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已于去年順利結束,但好的做法我們應該繼續發揚,并不斷深入推進,緊緊圍繞鞏固黨的政治核心地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和繁榮發展這一中心,努力尋找影響企業發展和企業黨組織、黨員發揮作用的各種矛盾、問題的有效解決辦法,不斷創新企業黨組織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企業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整體素質,增強黨在企業中的影響力,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廣大企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企業職工,為推動企業的發展壯大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