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民間工藝美術是相對宮廷藝術、文人士大夫美術和專業美術而言的,它在藝術上集壯美和樸素于一身,表現出樸實明朗、火熱向上的風格,散發著勞動人民內在的真摯、善良、直率、熱情等心理素質和審美情趣。它是構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是人民群眾和民間匠師,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勞動生產的業余時間制作的,或作為副業生產,又主要為自己使用、欣賞,因此表現了他們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觀念。
我國的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是歷代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情趣的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而創作制成的工藝美術品,最生動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特征。它生動質樸、剛健、清新,飽含鮮明的民族情感和氣質,具有獨特的藝術技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華夏文化閃光的瑰寶。我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品種繁多,如木雕、竹編、草編、蠟染、泥塑、剪紙、民間玩具、工藝鑄件等。由于我國是幅員廣闊的多民族國家,各地區、各民族社會歷史、風俗習尚、地理環境、審美觀點的不同,產生了豐富多采、迥異不同的藝術風格的作品。目前,在我國大部分高校已經充分意識到民間工藝美術的重要性,在課程設置上逐漸加大了傾向于民族工藝美術的力度,有的高校甚至專門開設了民間工藝美術專業。
回看作為北部邊疆大省的黑龍江,擁有眾多北方少數民族,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和民間美術工藝品。從風格特色、審美價值、使用功能等角度觀察,許多工藝品在全國范圍內都是獨樹一幟的,如鄂倫春族與達斡爾族的刺繡、海倫剪紙、赫哲族的魚皮魚骨制品、鄂溫克等族的樺皮制品、肇源的布貼畫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歷史悠遠,民族風情特點鮮明,有著強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表現出黑龍江流域勞動人民的質樸和審美意識,而這些都亟待我們去學習、傳承、發展。
民間工藝美術濃縮著一個地方的民俗風情,民間美術工藝品的開發,實質上是一種地域性文化習俗的開發和傳承。民間美術工藝品往往是與特定的文化傳統和習俗聯系在一起的,黑土地上擁有著一些身懷絕藝的技能大師,他們的技藝亟待有緒傳承。這也使得我們有了如何將民間工藝美術引入中職教育的思索空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學校對于民間特色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揚的優秀實例為我們做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地方特色工藝美術行業要得到長足的良好發展,就應將民間的工藝大師引進中職學校,讓中職學生掌握特色工藝技能,將傳統的師徒傳承模式與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模式相結合,培養新時代的傳統工藝美術新的傳人。作為中職學校應立足傳統與現代兩個基點,致力于地方傳統文化和民間工藝保護、傳承,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工作推進上一個全新的階段。這種對于民間特色工藝和中職教育、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不僅會使地方特色工藝美術更好的發展,也會使中職學生掌握民間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未來職業面向的崗位。作為中職學校,我們培養了掌握民間工藝設計與制作的實用型人才,也會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職教育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就決定了中職教育教學應以“崗位職業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能力)培養為中心。鑒于此,我們在藝術專業設立了民間美術工藝品特色項目,并制定了完整實施方案。
用項目教學法進行實踐教學,有民族工藝設計、制作、欣賞專項實踐教學任務,用實踐教學法完成項目任務,不僅培養學生藝術理念與審美水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掌握民族民間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技能。實踐教學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生產性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民族民間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未來職業面向的崗位,培養掌握民族民間工藝設計與制作的實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以教師作為依托進行對外交流,同時可以深入企業進行學習先進理念并引進企業項目進入課堂,達到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探索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
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實現“課堂與實訓場地結合,實踐與生產結合,教學與產品開發結合”的三結合方針,達到以工作室為主要場所的企業實際項目和專家指導以及師生就是員工的人才培養模式。
引入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充分利用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基地,進行民族民間工藝品設計與制作的學習與創作,采用訪(走訪民間藝人)、教(民族工藝品特點與現代理念)、學(學習制作理念)、做(學生完成工藝品的設計與產品制作)一體化的培養方式,將現代藝術與民族民間傳統工藝有機結合,打造出一批具有龍江特色民族民間旅游工藝產品。
項目首期以魚皮畫為例:
魚皮畫是赫哲族特有的藝術品,已經成功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赫哲族通過對魚皮的粘貼和鏤刻,以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表現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制作魚皮畫,首先必須對魚皮進行加工處理。手工費時大約3天,要經過剝制,晾干去鱗、晾曬魚皮、捶熟、漂色等許多細致環節。魚皮畫分為粘貼和鏤刻二種。粘貼畫制作相對來說較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后選好底襯,再選適當的魚皮進行剪制。這一步驟特別重要,首先要確定要粘貼的部位,來選則魚皮的顏色,剪完之后,就可往底紙進行粘貼了,一幅魚皮畫也就完成了。一般說來適于粘生活方面的事物,還有動物、人物等等。魚皮鏤刻是先選好魚皮,一般都是選擇比較大的魚皮,有陰刻和陽刻兩種,在魚皮的反面進行勾畫(也可直接剪制)經過剪刻完成。此種方法不適于剪刻過于復雜的圖形,因魚皮質地較硬,厚所以每次也只能出一、二張畫而已。建立特色工藝美術工作室以來,我們已經歷經了兩年的魚皮畫授課和制作過程。學生們對于能多掌握一項技能普遍興趣濃厚,反響很好。讓我們對未來繼續將更多的民間特色工藝引入課堂增強了信心。我們不但看到了魚皮畫的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同時也發現了地方特色工藝美術的經濟價值。
魚皮畫具有鮮明的黑龍江地方特色,工藝獨特精美,是紀念和收藏、饋贈佳品。經過藝術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藝術和文化含量不斷得到加強,并且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文化展會,廣受好評,已經初步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如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商家企業能夠重視扶植,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有望和樺皮制品等民族工藝品一道成為黑龍江的標志性旅游紀念品,并打入國際市場。中職學生能夠學習、開發、制作出具有濃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美術工藝品,對完善黑龍江旅游業市場,宏揚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拉動黑龍江文化產業發展都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