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樂平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國際化的背景下,高校間競爭日益激烈,因此高職院校不得不通過不斷的變革以便在競爭中獲得優勢。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執行力事關學校的生存與發展、事關學校發展戰略的最終實現,也是高職院校實現卓越教育質量的必然保證。比爾·蓋茨說:“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執行力是組織競爭力的核心,也是組織實現戰略與目標的根本手段。一個組織的成功三分靠戰略,七分靠執行,從這個意義上說執行決定著組織的成敗。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曾說過:“確定目標不是主要問題,如何實現目標和如何堅持執行實現計劃才是決定性的問題①。”所以加強執行力建設,不僅是高職院校迎接新挑戰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卓越高職教育的客觀需要。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執行力可以理解為: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在管理領域,“執行”對應的英文是 “execute”,其意義主要有兩種,其 一 是 : “to do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carefully planned(using knowledge as distinguished from merely possessing it)”; 其 二 是 : “to complete a difficult action or movement,especially one requiring skills”。前者與“規劃”相對應,指的是對規劃的實施,其前提是已經有了規劃;后者指的是完成某種困難的事情或變革,它不以已有的規劃為前提。卓越的教育質量是高職院校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存在價值,也是高職院校的發展的動力。因此,構建變革中高職院校的執行力機制模型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認為變革高職院的執行力模型包括“目標系統”、“業務流程”、“激勵系統”、“勝任力”、“溝通系統”五個要素構成,以下是對這五個要素的詳細論述:
1)高職院校不僅要將自身的戰略目標不斷灌輸給教職工,而且要使每位教職工設立清晰明確的目標。只是為了執行而執行,所做的事情并不能對高職院校的目標產生最大化的效用,所以要和教職工分享組織的愿景規劃,讓那些愿景和戰略對教職工的行動有一個引導作用。
2)執行目標要清晰明確。只有當目標清晰明確的時候,教職工在執行任務時才有了明確的前進方向;也只有目標清晰明確后,未完成任務職能部門和教職工必然會在工作中協調合作,更好地完成目標。
3)實施目標管理。對高職院校的戰略目標分解成部門級目標、二級學院級目標和崗位目標,使學院目標體系更有邏輯性和層次性,使執行組織、執行人員和執行目標更有系統性。
設立清晰明確的目標是為了解決“做正確的事”,那么業務流程操作規范的設立是為“正確的做事”確立了執行的標準。構建有效的執行流程是確保把正確的事情做好,也是執行力的基礎和關鍵。各項業務流程是保障高職院校運轉的基礎,科學合理的執行流程可以縮短執行時間、簡化執行環節、降低執行中損耗、提高執行效率。
目標確立了做正確的事情,業務流程明確了如何正確的做事,那么,高職院校的勝任力系統是幫助組織解決用合適的人做正確的事情的問題。高職院校中勝任力較低的人員將會成為組織執行力的短板,影響業務流程的質量。組織人員的勝任力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領導力,其二是教職工勝任力。領導力主要包括制定和分解目標,協調溝通,指導下屬完成任務等。教職工勝任力主要包括綜合素質、職業素質、工作和社會經驗等。
溝通系統是高職院校執行力模型中的重要的一個方面:溝通工具。如何提升整合符合高職院校自身的信息化工具,可以為高職院校建立高效的知識共享系統,統一命令,減少錯誤的信息干擾,有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的組織溝通是建立在組織的正式溝通的基礎之上,所謂的正式溝通,是指組織的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執行的命令是高一級對低一級的貫徹,正確的執行毫無疑問是建立在正確的理解基礎之上的。
教職工缺乏工作意愿,就會常常犯以下四種錯誤:對執行偏差沒有感覺,個性不追求完美,不會盡職責處理問題,對學校的要求和標準不堅持。所以,工作意愿是保證高職院校執行力最關鍵的因素。
首先,建立高職院校的戰略地圖。戰略地圖就是為了保障高職院校目標的實現而激昂戰略進行細分為具體行動的過程。根據高職院校實現教育內涵式發展和綜合實力提升的目標,可以通過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對組織目標進行細分,即從組織人力資源、財務、教學和科研等職能將層層分解到各層級、各崗位,最終形成學校的戰略地圖。
其次,根絕戰略地圖進行目標分解和執行部門、人員目標的確定。根據戰略地圖進行目標分解,目標分解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更高一級的目標是由若干小目標組成,小目標必須符合完成更高目標的需要。
最后,根據高職院校的變革而調整戰略目標,從而對各層次目標進行重新設定。高職院校的發展日新月異,學校的戰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要根據社會、國家對高職院校的期望進行調整。因此,組織目標也要基于高職院校的變革而不斷調整,這樣才能使學校的執行效率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首先,加強高職院校的運營流程、人員流程和戰略之間的緊密程度。領導者不僅要制定戰略監督,還要充分考慮運營情況,將組織人員和戰略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運營計劃。在運營流程中,領導者的任務不僅要設立目標,而且要對目標的實施進行監督。高職院校中層管理者必須要把運營流程與人員流程和戰略結合起來,這才是具有執行力的管理者。他不僅要在情況發生變化時做出決策和處理,而且還要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給予下屬指導和幫助。
其次,促使高職院校的運營流程的持續優化以提升執行的標準化能力。高職院校卓越的執行流程必須以創造優質的高職教育為價值,以培養優秀的高職人才為結果導向。因此,高職院校的核心業務流程是否順暢決定了高職院校的正常運轉。教學、科研、德育等方面哪里存在管理問題,就需要對癥下藥的進行流程優化。
首先,戰略、運營流程和人員結合起來。處于變革中的高職院校要打破傳統人員任用方式,即從更注重人們當前和以往的表現決定人員任用轉變為人員任用要和高職院校的各階段發展目標相結合。很多情況下,高職院校的戰略沒有問題,往往是執行過程出現了問題導致失敗,究其原因是所用之人的能力與所推行的戰略及企業運營的要求不相符。因此,為了下一個階段的目標,被選中的人在當前的表現不一定要比他的前任更加優秀,但是,他一定要更適合把業務推向下一階段,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次,建立高職院校的考核評估和淘汰體系。建設執行力組織,首先需要評估高職院校中的人員是否勝任當前工作。在評估過程中如果發現一些人達不到執行崗位任職資格要求,就需要作出恰當的處理,或調低職位,或培訓,或辭退。高職院校進行人員流程評估其目的就是識別哪些低績效人員應調換工作崗位,哪些人員應進行培訓,哪些人員應辭退。一些績效低的教職工,可能是由于高職院校運營流程調整了,這些人員可能一時無法適應新崗位的要求,這時學校需要告訴他在目前的崗位上不太合適,應該調換崗位或者崗位培訓,做好充分的解釋并做鼓勵,以免影響其工作情緒。而另一些人,經過調換崗位或崗位培訓仍無法達到新崗位的要求時,學校應采取一種體面的方式讓其離開。
再次,打造基于執行力的高職院校績效管理管理體系。績效管理體系建設的首要工作是確立高職院校的戰略目標后,根據學校目標設計部門的業績指標,最后依據部門目標設計個人業績指標,自此形成了高職院校完整的績效指標體系。盡可能的設計一些量化的指標,以保證績效體系的客觀性。實施量化的指標考評前,應提前調研并和教職工做好溝通宣傳工作。關于考核周期要符合高職院校的教學時間特點,一開始就設計好考核的周期和考核的方法。
最后,建立高職院校的教職工培訓體系。高職院校的戰略流程和運營流程一旦確定,相關的配套規范必須跟上,這些規范和管理制度需要各執行流程的員工熟練掌握。每個執行崗位配備合適人員,還要對教職工進行持續培訓,主要針對做事方法、專業技能、交流溝通等能力。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的戰略、愿景等要持續宣傳,增加教職工的向心力,這樣才能讓教職工理解高職院校的管理制度,才能在理解中執行。
首先,規范、整理高職院校的各類信息流向,確保執行任務信息的完整性和對稱性。通過分析高職院校中的各類信息渠道,總結主要信息流轉渠道,可以通過利用信息分析工具比如自動辦公系統或者ERP系統來進行。使信息集成,減少信息流轉中的失真。
其次,利用信息化處理工具提升高職院校信息溝通的效率,提升統籌協調能力。辦公自動化和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了,各類信息溝通的工具極大縮短了溝通的時間和空間距離,可以保持時時溝通,各個崗位的快速反應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高職院校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最后,建立高職院校的績效分析工具,尋找自身績效改進點。高職院校的運營系統如同人體一般,需要定期的檢查和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績效分析工具就如同一把手術刀,隨時剖析高職院校各職能領域的績效表現。
[1]勾殿紅.論高職院校高效執行力的構建[J].遼寧高職學報,2007(10).
[2]嚴書翔.超常執行:執行力全方位解決方案[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6.
[3]刑以群,吳偉平.執行力模型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J].管理縱橫,2008(5).
[4]閆利雅.高職院校組織執行文化初探[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7).
注釋:
①沈斐敏.提高高校領導干部執行力論析[EB/OL].[2010-03-25].http://www.fjjt.gov.cn/show.aspx?id=39449&cid=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