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建
(伊犁新星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新疆伊寧835000)
建筑工程項目由于具有產品固定、產品結構類型多樣、露天作業多、環境條件多變、材料品種多、交叉施工等特點,因此,對工程質量影響的因素多,在施工過程中稍有疏忽,極易引起某一分部(分項)出現質量變異,進而發生質量問題或嚴重的質量事故。因此,當發生大小質量問題時,首先必須進行認真查找和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科學、有效措施進行及時處理,并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使今后不再發生類似質量問題。
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問題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建筑構件錯位、變形,部分構件開裂、滲漏水,某些構件斷面尺寸不準、強度不足,整個建筑物發生傾斜甚至突然倒塌,等等,究其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1 違背建設程序
有些建設項目未經可行性研究、論證,不作調研就拍板定案,未作地質勘察就倉促設計、盲目開工;或無證設計、無圖施工;施工中任意修改設計圖紙,竣工驗收前不作預驗或未經竣工驗收就交付使用,致使工程項目從一開始就埋下質量隱患。
1.2 工程地質勘察方面的原因
有些建設項目未進行認真的地質勘察,所提供的地質資料有誤;未能查清地下軟弱土層、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層構造等,均會導致設計人員采取錯誤的地基處理和基礎設計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等,使上部主體結構和墻體開裂、傾斜、破壞甚至倒塌。
1.3 設計計算問題
某些建設單位未經公開招投標,擅自請無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甚至私人稿設計,致使因設計考慮不周,計算簡圖錯誤,計算荷載取值過小,結構構造不合理,變形縫設置不當,或懸挑結構未進行抗傾覆驗算等等,導致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質量問題接二連三出現,使工程項目變成爛尾樓、豆腐渣工程。
1.4 建筑材料和構配件不合格
有些工程項目由于施工企業質量意識淡薄,唯利是圖,采購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和構配件時,未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正規廠家所生產的合格產品,而是采購質次價廉、以次充好甚至假冒偽劣產品,比如,物理力學性能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劣質鋼材、小窯小廠生產的廉價水泥,受潮、過期、結塊和安定性不合格的處理水泥、砂石級配不合理且含土量超標、外加劑和摻合料性能不良、摻量不符合要求,等等,均會嚴重影響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密實性、抗滲性和強度,最終導致混凝土結構構件出現裂縫、蜂窩麻面、露筋等等質量通病;預制構件斷面尺寸不足、支承或錨固長度不夠、鋼筋少放或錯放、板面開裂等質量問題。
1.5 施工質量和施工管理問題
很多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往往是由于施工質量不達標或施工管理不善以及交付使用后建筑物使用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比如:
1.5.1 施工前圖紙未經會審,倉促施工
施工員和班組長不熟悉圖紙,盲目施工;施工企業為方便施工,未經監理單位和設計部門同意,擅自修改圖紙等。
1.5.2 不按圖施工
把設計要求的鉸接做成剛接;把簡支梁做成連續梁;有抗裂要求的結構中用光圓鋼筋代替螺紋鋼筋等等,致使結構出現嚴重裂縫;擋土墻未按設計要求預留排水孔和設置濾水層,致使建成后因土壓力過大而使擋土墻傾覆等。
1.5.3 不按操作規程和施工驗收規范施工
例如:澆筑混凝土時不按規范規定位置留施工縫,且施工縫接搓處未刷界面劑;用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按規定插點振搗,致使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出現漏振、欠振或過振現象;不按規定時間拆模,致使構件出現裂縫、下垂等變形破壞;砌體未按組砌方式砌筑,留直槎時未設拉結鋼筋;在小于1m的窗間墻上違規設腳手架眼等等。
1.5.4 施工管理人員缺乏基本的結構常識,錯誤施工
例如:將預制鋼筋混凝土門窗過梁倒置,將懸臂梁的受拉鋼筋放在混凝土受壓區,或將陽臺、雨篷等懸臂板的負彎矩鋼筋踩下,致使拆模后立即出現通長裂縫甚至斷裂垮塌;大型結構構件吊裝時吊點選擇錯誤,致使構件折斷;剛澆筑完不足24小時的樓板上堆放構件、磚塊等重物,致使現澆板不堪重負而出現下垂和裂縫等等。
1.5.5 施工管理不善、施工順序紊亂、施工方案考慮不周
由于制訂施工組織設計時,施工方案考慮不周,導致施工順序紊亂、違章操作現象不斷出現,再加上事先技術交底不清,常常發生剛砌完的墻體責令拆除、現澆樓板剛澆筑完,才發現該預埋的管線未預埋等等;再有就是施工中質檢員的質檢未能及時跟上,工種和工序之間常出現矛盾糾紛和扯皮現象,既影響工程質量,又耽誤工期。
1.5.6 交付使用后,建筑結構使用不當
建設單位或住戶未經原設計單位校核、驗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隨意加層改建,或是住戶裝修時隨意破拆承重墻和內隔墻,改變結構受力狀態,危及整幢住宅樓結構安全,或在墻體上隨意開槽、打洞,嚴重削弱了墻體承重結構的截面,留下結構安全隱患,等等。
2.1 堅持按建設程序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按規定程序以公開招投標方式擇優選定設計和施工單位并要求他們必須對建筑工程進行精心設計和精心施工;設計前務必進行認真、細致、全面的地勘工作;施工中監理單位必須全過程實施工程質量、施工進度和工程投資的監督管理,并堅持參與對分部分項工程和整體工程的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
2.2 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問題處理的目的是:通過對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和提出正確的處理方法后,責令施工單位盡快按設計和規范要求及處理方案加固、整改或返工重做,以創造正常的施工條件繼續施工,確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類似質量事故重復發生。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法通常是:(1)事故發生后,及時組織相關部門調查、分析事故原因,以確定事故的范圍、性質和影響等,為正確處理提供依據,調查要全面、準確、客觀,并寫出調查報告。(2)根據事故調查報告所提供的事故原因分析及對工程影響程度,論證該質量事故是否需要處理和如何處理。因為有些質量缺陷雖然超出了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但經過具體分析、計算和論證,認為對建筑整體質量無大礙,可以不作處理,比如:有的結構構件發生錯位,但不影響使用要求,可以不作處理,但要引以為戒;混凝土試塊強度偏低,但用回彈儀測試后實體可達到設計要求,可不作處理;某些質量缺陷,如輕微蜂窩、麻面等,可通過后續抹灰、刮膩子等工序進行彌補;有的構件截面尺寸不足,但經設計復核驗算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可不處理,等等。
工程質量問題處理后是否達到預期目的,是否留有隱患,需要通過檢查驗收來下結論,而檢查驗收必須嚴格按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進行,必要時還應通過實測、實量、荷載試驗和儀表檢測等手段來獲取可靠數據,只有這樣,才能對質量事故作出明確的處理結論。事故處理結論有下列幾種:事故已排除,可繼續施工;隱患已消除,結構安全可靠;經修補處理后可滿足使用要求,但附有限制條件,如限制使用荷載,嚴禁加層改建;對建筑耐久性或建筑外觀稍有影響的結論等。事故處理后還必須提交一份完整的事故處理報告,內容包括:事故調查的原始資料、測試數據;事故原因分析和論證;事故處理的依據、處理方案及技術措施;處理后的檢查驗收記錄;事故無需處理的論證以及事故處理結論等。事故處理報告應與工程技術資料一起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