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淇
(甘肅省交通服務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工程項目成本是指圍繞著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而發生的資源消耗的貨幣體現,成本中包含的內容其實和整個工程投資是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投資的側重點在于強調資金的付出,而成本的側重點在付出本身,并以節約投資為目標。我國公路建設高速發展,業主管理單位對于公路工程的管理水平也越來越高,從工程的質量、進度、安全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為了保證項目建設質量,為了保證企業經濟效益,要求承包企業必須讓項目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之內,從管理上要效益,通過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反饋等一系列手段,明確管理和責任的關系,把項目成本的管理目標分解滲透到各項具體工作中。
目標管理是進行任何一項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即目標設定、分解、目標的責任到位和執行、檢查目標的執行結果、評價和修正目標,從而形成目標管理的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在實施目標管理過程中,目標的執行應切實可行,越具體越好,要落實到各部門、班組甚至個人,目標的責任應全面,既有工作責任又要有成本責任,目標的檢查應及時全面,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糾正措施,評價應公正合理。只有將成本控制于這樣一個良性循環中,成本目標才得以實現。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不斷降低施工項目成本,以達到可能實現最低的目標成本的要求。但是,在實行成本最低化原則時,應注意研究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種降低成本的潛力,使可能性變為現實;另一方面要從實際出發,制定通過主觀努力可能達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并據此進行分析、考核評比。
長期以來,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三重三輕”問題,即重實際成本算和分析,輕全過程的成本管理和對其影響因素的控制;重施工成本的計算分析,輕采購成本、工藝成本質量成本;重財會人員的管理,輕群眾性的日常管理。因此,為了確保不斷降低施工項目成本,達到成本低化目的,必須實行全面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業、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亦稱“三全”管理。
全面控制包括全員和全過程控制。工程項目成本是考核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綜合性指標,包括企業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網絡和班組經濟核算等,每個職工都要肩負成本責任,把成本目標落實到各部門和每個人,真正樹立起全員控制的觀念。項目成本的全過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隨著項目施工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不能疏忽,更不可時緊時松,應使工程成本自始自終置于有效控制之下。
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部建立后的第一件事,就要制定工程項目成本估算,由項目經理與上級領導簽訂責任書,明確自己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承擔的責任,確定項目成本預測。
首先根據施工圖紙計算實際工程量和工程現場的具體情況,并加以整理分析,特別是在對基期成本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按照工程項目應投入的物資、材料、勞動力、機械、能源及各種設施等,結合計劃期內各種因素的變化和準備采取的各種增產節約措施,進行反復測算、修訂、平衡后,估算生產費用支出的總水平,進而提出全項目的成本計劃控制指標,最終確定目標成本。并把總的目標分解落實到各相關部門和班組。
在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通過投資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三種方法,對項目成本進行綜合控制。這個階段是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只有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通過施工計劃和成本計劃,狠抓人、材、機的使用和分配,才能夠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落實成本的節約原則。
成本核算是企業利用會計核算體系,對建設工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歸集、統計,并計算項目總成本和單位工程成本的管理工作,項目核算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核算的結果能夠對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和考核提供可靠數據。成本核算一般包含兩部分,一是按照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對項目成本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項目成本的實際發生額,二是根據成本核算對象,計算出該項目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分析是揭示項目成本變化情況及原因的過程,而成本考核是在項目完成后,定期對各級單位和部門成績或失誤進行總結和評價。
我國工程建設企業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經驗,產生了許多成本管理方法,如編制成本計劃階段的項目測算法;成本指標的分級管理、班組經濟核算法;我們可以把企業管理成本的重點從以內部管理為中心,實現建設項目的全面和全過程控制。對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認真研究,適合本企業的方法可以直接引進,有些方法應加以改革和完善。
制訂先進的、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施工過程中努力尋求各種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等措施;嚴把質量關,杜絕返工現象,縮短驗收時間,節省費用開支。
材料費一般占全部工程費的60%~80%,直接影響工程成本和經濟效益。首先是堅持按定額確定材料消耗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其次是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再就是對工程進行功能分析,對材料進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價材料代替高價材料,加強周轉料管理,延長周轉次數等。另外由采購部門在采購中加以控制。首先對市場行情進行調查,在保質保量前提下,貨比三家,擇優購料:其次是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式,以降低運輸成本:再就是要考慮獎金的時間價值,減少資金占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與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盡理減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機械臺班量,通過全理施工組織、機械調配,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時,加強現場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降低大修、經常性修理等各項費用的開支,避免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閑置;加強租賃設備計劃的管理,充分利用社會閑置機械資源,從不同角度降低機械臺班價格。
工期成本對于項目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要把工期調整到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以此來降低工期成本。企業首要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要搞好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和勞動管理,安排好主體工程、輔助工程的相互銜接,安排好各工序、各工種之間的銜接和配合,合理組織施工流水、交叉作業;同時要盡可能多地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機具和充分利用現代化施工機械,以提高生產效率。
[1]劉仕華,趙紅霞.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與管理[J].中外建筑,2009(02).
[2]王剛.淺析公路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09).
[3]劉良生,趙山,張冬華.論述公路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徑[J].科學之友,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