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江明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機電學院,湖北武漢430064)
隨著我國工業現代化技術水平的提高,生產第一線的焊接技術人員不僅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參加生產運行及全方位的基層管理,這就要求在生產一線造就一批懂技術、通曉一般生產、經營管理的高級應用型焊接人才。 市場對焊接技術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同時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高職高專院校的教育應當適應這些變化著的需求。 本文以焊接專業教學改革為例,來談一談高職院校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改革。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特征: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1]。 針對高職焊接專業實踐操作能力高的要求,學生應具備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等特點,在焊接專業建設、構建課程體系、制定人才培養規劃時認真做了調研工作,到相關崗位和用人單位進行調查研究,弄清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到底需要焊接專業什么類型的人才;反復論證高職焊接專業所針對的崗位群是那些,這些崗位所需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到底是什么樣的;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高職高專的焊接人才的定位是什么;弄清這些內容以后,在人才培養規劃中,我們采取了“反推法”來制定高職焊接專業的課程體系和實踐環節內容。
焊接專業教改指導委員會反復研究社會對高職焊接人才的需求,確定了焊接專業的人才需求規格、知識和能力結構,對指導我們確定高職焊接專業的辦學指導思想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制定具體的培養模式與方案時,結合長三角地方經濟及高職焊接專業的特點制定了教學改革的目標、方案和措施,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焊接專業技術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培養方案,處理好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的關系。 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同時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結合高職焊接專業特點,針對畢業生就業崗位群,制定具有專業特色的培養方案。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2]。 針對高職焊接專業的特點,實踐操作能力是學生必備的專業技能,但高職人才的培養過程不同于職業培訓,而是突出崗位技能的培養過程,怎樣把必需的理論知識快速有效的溶入實踐當中去,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要思考的問題。 焊接專業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發現應該從教學模式和專業課程體系兩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2.1.1 “現場”教學模式
所謂“現場”教學即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式,打破原來實驗室和教室場地分開教學的模式,發揮焊接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教學基地的儀器設備進行教學, 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采用“項目”教學方法,減少單純的驗證性實驗和純理論知識的傳授,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手段,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不但能學到必需的專業知識還能深刻理解每個項目中對應產品的生產過程,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興趣。
2.1.2 “情景”教學模式
“情景”教學即為實踐演示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與行業、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合作模式,大力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根據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原則,加強人才培養的產學研結合,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參加校外實踐教學,聘請校外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到學校和現場進行教學,通過理論知識與現場生產相結合來使學生達到技能和知識的應用。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落腳點,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3]。 焊接專業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擺脫學科教育的束縛,以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重組焊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 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探索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規律,結合高職焊接專業特點進行了教學內容和專業課程體系的全面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把必須講授的理論知識完全融合到實訓過程中去。
高職焊接專業培養直接在生產第一線從事焊接工藝的制定、焊機的維護與維修和焊接質量的評定等技術工作的高級應用型、技術型人才。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將專業教學內容分成四個模塊來進行:
2.2.1 《焊接方法與設備》和焊機維護與維修實訓相結合。指導教師結合生產實際以“現場”教學模式講解焊機的各個組成部件和主要功能,學生熟悉各個部件后按照原理圖進行組裝和調試,并對焊機的常見故障進行檢測和維修,最后能夠達到焊機質量所要求的檢測標準。
2.2.2 《金屬材料焊接工藝》和焊接技能實訓相結合。學生在練習各種焊接方法的操作技能的同時,熟悉各種材料的焊接性能,并能夠制定相應的焊接工藝, 通過對焊接質量的分析來檢驗焊接工藝的正確性,并提出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有機的結合起來。
2.2.3 《焊接質量管理與檢驗》和焊接質量無損檢測實訓相結合。學生在練習焊接技能操作的同時,很關心自己焊接技能的提高程度,對焊接質量的檢測是檢驗焊接水平的最好方法,因而學生很有興趣學習金相分析法、X 射線分析法、超聲波探傷檢測、磁粉和滲透檢測等現代化檢測方法和各種檢測技術的操作方法,并能夠通過檢測報告分析產生焊接質量的原因和找到解決的方法。
2.2.4 《焊接結構生產》與工廠實習相結合。學生在學習焊接結構件的裝配、焊接制造及質量檢驗等工藝的同時,感受企業生產氛圍,并盡可能地參與焊接結構產品制造廠家各車間的生產,同時,充分體驗工廠中細致分工、緊密合作、抓安全、搶時間、爭效益、保質量的生產氛圍。
高職焊接專業教學改革的實施,使專業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緊密接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更加合理可行,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學生可以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并與實際產品的生產有機的結合起來,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專業內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向,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拓寬了專業口徑,擴大了學生的就業面。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教學模式和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要求教師不但要有較強的理論水平還要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對專業教師的任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改革對實踐教學基地的綜合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建設高質量實用的實踐教學基地將成為教學改革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焊接專業半年的教改教學實踐,為高職學院的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結果表明:
4.1 “現場”教學與“情景”教學模式明顯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綜合素質,“項目”教學方法和“任務驅動”的教學手段激勵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符合高職學院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的特點。
4.2 高職學院的教學改革必須從教學模式和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兩個方面入手。
4.3 高職焊接專業教學改革的實施為學生打下了良好的可持續學習的基礎,明顯改善了學生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學生的專業技術全面,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增強。
[1]李建求.論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4).
[2]趙有生.高職教育模塊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3(4).
[3]陳鳴,杜富榮,劉向陽.論我國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J].高教探索,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