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洪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 咸陽712046)
雙語教學是教育國際化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國際營銷課程的雙語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國際化的人才和利用國際化的信息資源,但增加了教學難度。 推廣雙語專業(yè)課教學有兩個關鍵前提:首先教師必須具備具備專業(yè)、外語、教育心理學3 方面復合的知識結構;其次是管理部門要有科學的評估手較,并能夠及時提供先進的教材。
美國威斯康新州大學的教師曾表示,希望能和中國的學生同堂學習,因為他們認為封閉式的留學生教學方式不利于他們的學生了解中國真實的營銷環(huán)境。 而這種國際化的教學氛圍,只有雙語教學才有可能辦到。
雙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目前推行雙語有兩個現(xiàn)實問題需要面對和解決,一是學生英語水平差異較大,二是雙語教材的選擇與編寫,需要管理部門和英語教學兩個方面積極努力配合。
為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 我院國際營銷課程迫切需要應用型教材建設。通過課程整合、校企合作、雙師”參與、建立科學合理的教材評價指標體系、建設立體化的教材等具體措施規(guī)范教材,在此基礎上確定教材編寫的內容和范圍,體現(xiàn)課程特色,保證國際營銷課程教材建設的科學性。
美國經濟學家格里高利·曼昆的經濟學教材之所以風靡全球,重要原因是他寫的教材深入淺出和通俗易懂。這正是編寫國際營銷教材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指導思想。所以,真正適合我院學生實際的課程教材,要以營銷原理為主線,以營銷觀念-國際營銷環(huán)境-國際市場-國際營銷戰(zhàn)略-國際營銷策略-國際營銷管理為路徑, 以理論結合實際為主導,構建教材統(tǒng)一的綱要框架,每部分內容選擇時效性強,針對性強的案例分析,課后針對本章內容和重難點精選大量客觀題供學生自測和復習總結。 一本高質量的應用型國際營銷課程教材,應該以基礎知識內容為主,融入自然科學課程教材的邏輯思路,每一個知識點都有針對性的練習和測試, 案例分析的比例不僅僅體現(xiàn)在4PS 理論當中,國際營銷觀念,國際營銷環(huán)境、國際市場分析以及國際營銷管理都輔以案例分析,結合哈佛管理學院MBA 課程教學經驗,案例分析題目都附有完整的參考答案,這樣有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形式把國際營銷理論和實踐有機聯(lián)系起來。
立體化教學模式是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學-導多元立體化互動”的開放教學模式為基礎,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 總結出多元立體化新型教學模式:“學生學習主動化、資源整合多元化、課程講授多樣化、學習支持立體化”。
課堂講授以老師為主,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參與話題討論,課堂教學手段除了講授外,案例分析,企業(yè)家到課堂座談,視頻欣賞等方式都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和理解程度。
課堂上教師理論精講,主要是引導學生把握該學科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只講授核心的知識點,留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和思維空間給學生自學研究,引導學生多角度、深層次地理解基本原理。 同時,講授內容不斷更新。 追蹤學科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重視學科前沿即“新點”的講授。 注重學生課堂上主體地位的發(fā)揮,通過啟發(fā)、暗示.引導學生進人角色,自覺參與課堂分析與討論,真正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和諧課堂。開設營銷論壇,結合每章教學要求,邀請企家及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的專家、學者及走進課堂了解實戰(zhàn)中的營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同時,強調課堂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調動學生聽、視、寫等多種思維活動,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組織學生進行基于市場調研的專題案例的課堂研討,讓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的碰撞中體驗營銷的樂趣,使營銷能力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
充分利用實踐基地。 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營銷學實踐基地,使市場營銷學的教學活動更貼近市場營銷的實際。 比較可行的辦法是:1)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具體業(yè)務為紐帶的“學生營銷公司”。 在公司制度下,組織和開展有領導、有責任、有權利,有獎勵、有懲罰的實際的商品營銷活動,以強化和修正在課堂上掌握的營銷知識和技能。 2)加強與企業(yè)的聯(lián)系,在企業(yè)建立實踐基地。 既可以檢驗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是否與企業(yè)營銷實踐脫節(jié),也可以檢驗學生掌握的技能是否與企業(yè)營銷實踐的要求相符。3)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形式,請社會上成功的企業(yè)營銷經理和杰出的營銷管理人員到學校講專題.作報告、談經驗、分析營銷案例,組織學生到企業(yè)實地考察市場營銷運作過程,增強對市場營銷的感性認識,豐富市場營銷理論知識和經驗。 鼓勵學生在企業(yè)進行短期實習,親身經歷和感受企業(yè)的營銷運作過程,了解企業(yè)營銷的實際工作內容和運作方式,強化和修正在課堂上學會的營銷知識與技能。
國際營銷是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立體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這就要求專職教師在掌握營銷理論的基礎上。 加強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 可邀請社會實戰(zhàn)派專家進行專門的師資培訓,同時鼓勵教師主動與企業(yè)聯(lián)合,承擔橫向課題。 為企業(yè)進行營銷策劃和咨詢。 也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些有社會實踐經驗的MBA 來充實師資隊伍。
組建創(chuàng)新型教學團隊。 創(chuàng)新型教團隊應是:l)知識結構,學歷結構、職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團隊;2)在教師中樹立科研與教學并重的思想,以科研、教改帶動教學水平的提高;3)具有較強的習能力,既要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要有能力根據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跟前沿理論,同時,更應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把學生素質,能力的開發(fā)當作一個大課題來研究;4)注重開發(fā)創(chuàng)新型教。 根據能力培養(yǎng)模塊的要求,教材的開發(fā)也應體現(xiàn)模塊化,層次化的特點;5)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合理開發(fā)利用計算網絡資源、多媒體技術等,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現(xiàn)代化的教學環(huán)境。
[1]韓鳳晶.高校市場營銷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2007(04).
[2]王肖竹.市場營銷課程雙語教學的思路與方法[J].職業(yè)教育,2012(07).
[3]蔣開明.雙語“國際營銷”教學初探[J].上海大學學報,2002.09,9(05).
[4]王陽.高校市場營銷學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現(xiàn)代商業(yè),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