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榮
(彬縣范公中學,陜西 彬縣 713500)
在全市大力提倡高效課堂的大背景下,我縣各級各類學校圍繞縣局制定的《推行“35X”高效課堂教學實施方案》,掀起了更新教學理念,探索“35X”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三個目標(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五個指標 (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占每節課總時間的75%-80%;學生個體主動學習的參與率每節課不少于全班人數的60%;課堂練習的量、度、序即數量合理,難度適中,順序科學;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教師答疑解惑;課堂效果鞏固測試)和多種模式。我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提出了“346”高效課堂基本模式,在高一年級開展了半學期的實驗,效果令人欣喜。這里,結合自己在高效課堂改革中的一些實踐,談幾點體會,旨在拋磚引玉。
教育首先是思想上的教育,其次才是行為上的教育。只要學生的思想意識達到一定的境界,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就會更加切合實際地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思想教育的手段不是蒼白無力的說教,也不是毫無動力的感恩教育,更不是“憶苦思甜”。而是“學校的一切為學生發展而存在”的教育教學理念,是具有人文情懷的環境文化,是氣氛熱烈、自我教育的“主題班會”,是激情四射的英語搶讀,也是聲不絕耳的瘋狂英語和溫馨自由的“英語角”,更是震撼人心、富有競爭的課堂自主探究學習。這樣,每天對學生進行“洗腦”,而每次都有新主題,新形式,學生參與熱情高漲,思想內化效果好,自警自強的意識得到充分地激發,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得到有效的鞏固。想得通,才能干得好。人人如此。
教育不是管制,而是解放;教師不是蠟燭,而是火把。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以前對高效課堂總是充滿疑惑,不敢真正全面走向高效課堂。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對高效課堂不夠信任和理解,甚至骨子里帶有一種排斥情緒;二是,認為高效課堂上學生的講解支離破碎,怎能與老師權威的講解相媲美。老是認為高效課堂并不能真正高效,甚至會亂成“一鍋粥 ”。自從學校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以來,一天天由浮淺到深入的教學改革實踐使自己體會到了“放手”的力量。一堂堂課后的回顧讓自己激動,使自己震驚不已,讓自己意識到了自主學習的極大潛能,這就是“放手”的力量。以前總覺得學生講不清楚,講不到位。現在發現,學生動起來并不難,關鍵是老師能否真正相信學生。“放手”就是愛,抱著的孩子不會走,不下水的人永遠不會游泳。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那個傳道、授業、解惑的人,首先應該是點燃、激勵學生參與學習的發動者、組織者、評價者。教師不但是那個“上好課”的人,而且是能夠真正保障學生自主學習權利的人。教師既是研究教材的人,也應該是研究學生、讀懂學生的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擺渡者,每一位教師都應深刻思考,自己是載著知識走向了彼岸,還是載著學生走向了知識的彼岸。如果載錯了對象,就是教學方向的重大錯誤。活躍而有序的課堂主體是學生,學生在主動中思考,在合作中碰撞智慧。學生在互動合作中碰撞出的思維火花是一種生命的高峰體驗。學習在高效課堂里是一種自覺的行為。
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自主學習,共同探究,成果交流,鞏固提升”是英語學習的一條寬廣途徑,這條途徑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英語知識的印象,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自主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從始到終是學習的主人,他們主動質疑,主動探究,主動展示。整個課堂的基本流程是“自主學習——討論探究——小組展示——檢測小結”,以“導學案”為載體,通過教師的點撥、引導和幫助,使學生在使用“學案”的過程中質疑、選擇、分析、引導和概括,采取討論、交流、展示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體會有五點:
第一,預習自學環節是高效課堂的關鍵。課前根據老師編寫的學案(或提綱),通過預習課本,查閱資料等方式完成學案作業,并將難點或獨到見解梳理出來,以便課堂交流展示。以前好多沒有英漢字典的學生有了字典而且不至于一本字典;以前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學生不再重操舊業,而是利用網絡進行資料的查詢。
第二,課堂自主探究,小組展示,得出結論環節是高效課堂的中心內容。
通過預習環節,基本完成學案內容,以便帶著成就感和展示欲望,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進入課堂。展示反饋預習自學的初步成果,根據其他同學的展示,深化和完善自學成果,并對自學過程中疑點,難點,重點問題作好記錄,為提交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打下基礎。展示的形式有:學生表演,口述,講解等,這個環節最有意思,同學們爭論非常激烈。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整個課堂,師生活動動靜結合,收放自如,形散而神聚。隨后,針對學案的內容進行學習和組內交流探究,學生把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提交給學習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探究,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第三,檢測總結的環節是高效課堂的質量保證。
討論探究徹底與否,通過檢測總結就能得出答案。通過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檢測,對學困生查漏補缺,對優秀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及時避免了“夾生飯”。
第四,教師點撥精講環節是高效課堂必不可少的步驟。
教師要及時進行點撥精講。主要放在重難點的突破上,幫助學生解難答疑,總結答題規律,點撥解題方法與思路,力求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就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三不講”就是:學生已掌握的不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還不會的不講。
第五,恰當的評價和激勵會燃起學生學習的激情。
要恰當的評價和激勵學習團隊,激發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展示,體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以鼓勵為主,切記不要諷刺挖苦,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全身心的激勵學生參與到自主探究學習中來。
這種模式就是課堂六步驟:一是,預習接引,導入新課,出示目標。(2分鐘)二是,完成學案,引導自學,查找疑難。(8分鐘)三是,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形成結論。(12分鐘)四是,展示成果,精講點撥,釋疑解難。(10分鐘)五是,巧設練習,當堂檢測,完成目標。(10分鐘)六是,順勢拓展,綜合訓練,提高能力。(3分鐘)
總之,通過教案變學案,課堂變學堂,講授變引導,作業變檢測等教學改革,使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化,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增強,自主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校風和學風日益濃厚,為提高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較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