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弩 摘譯自 Kienzl-Wagner K,Schneiderbauer S,B?smüller C,et al.Nighttime procedures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Transpl Int,2013,26(9):879-885.
醫療差錯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證據表明,醫務人員因超時工作而缺乏睡眠是導致醫療差錯的潛在危險因素。特別是在外科手術中,缺乏睡眠可以降低術者的認知能力和操作的準確性,從而引起較高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如非緊急情況,不推薦安排通宵手術。但移植領域相關手術通常不能安排在常規時間內,甚至需要通宵進行。因為受者手術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者的死亡時間,如果為了安排受者的日間手術而延遲供者手術,可能造成供者循環系統不穩定進而導致供器官功能喪失。冷缺血時間是預測腎移植術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尤其對于接受尸體供腎的受者,供腎冷缺血時間應在18 h以內,超過18 h,則移植腎存活率將顯著下降。為了盡量縮短冷缺血時間,腎移植術通常作為急診手術通宵進行。
但是,目前關于夜間手術對腎移植受者預后的影響還存在爭議。為了確認這個問題,澳大利亞Innsbruck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回顧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其手術醫學中心接受尸體腎移植的873例受者的臨床資料。所有受者根據進行移植手術的時間分為日間手術組(皮膚切開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8時)和夜間手術組(皮膚切開時間為下午8時至次日上午8時)。日間手術組共610例受者,夜間手術者共263例受者。兩組對應供者的性別、年齡、體質指數、HLA錯配數以及供腎冷缺血時間均有可比性。研究結果顯示,夜間手術組平均手術時間為(2.8±0.8)h,短于日間手術組[(3.1±0.8)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夜間手術組受者術后1,5年生存率分別為94.6%,86.3%,與日間手術組 (95.9%,88.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3);同時,夜間手術組移植物1,5年生存率分別為90.4%,78.1%,和日間手術組(90.3%,78.3%)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5)。夜間手術組受者的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為18.3%,與日間手術組(22.6%)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5)。夜間手術組移植腎功能延遲的比例為37.6%,日間手術組為31.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6)。夜間手術組有22.4%的受者因為手術并發癥需進行再次移植或治療干預,日間手術組這一比例為22.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92)。如果移植手術不安排在夜間,而是安排在次日上午8時后,則供腎冷缺血時間將從(16±6)h延長到(24±7)h。對兩組受者來講,供器官冷缺血時間<18 h和>18 h的受者5年生存率分別為81.1%,7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2)。
該研究認為,夜間手術不會增加腎移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受者與移植物術后生存率與手術時間無關。為了實現最佳移植效果,盡可能縮短供腎冷缺血時間,腎移植手術可根據需要作為急診手術安排在任意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