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堂
河南省商丘市衛生監督所,河南商丘 476000
射線裝置及放射性同位素是醫院及其他工作單位的常用工具,其推廣應用雖促進了國內外多種事業的長足發展,卻也因濫用、誤用嚴重危及患者及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違反了放射工作的本意。近年來,我單位積極聯合當地政府開展實施放射防護安全培訓工作,建立并健全培訓教育機制、拓展培訓教育面、加強培訓教育情況審查、強化法律約束,效果良好。現將相關經驗總結如下。
放射事故發生情況是各管理機構及企業放射防護安全培訓的直接反映,很多報道、資料表明,近年來,我國放射事故總體發生率大大降低,多因放射性物質丟失、人員受到超劑量放射物質照射、放射性物質污染引起,其中因丟失放射性物質引起的放射事故遠遠多于放射事故總起數的半數以上。國內醫源性放射事故雖少,但也時有發生。多方面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放射事故產生數量與放射源總數的比率遠遠高于美國,表示我國仍需要加大放射防護力度,將放射事故防患于未然。安全培訓是提升放射防護水平的主要途徑。
培訓教育率低:在充分認識到培訓教育對于放射防護工作的重要性之后,我國放射防護機構及企業自身對與從業人員的放射防護安全教育力度不斷加大,但至今國內安全培訓率仍然偏低。相對來說,γ探傷及輻照等輻射事故風險較高的領域,放射防護安全培訓率雖明顯高于平均培訓率,但仍然顯示較低。未接受全面放射防護安全培訓的人員從業后,不能在短時期內了解全部放射防護知識,遇到突發情況更是難以應付,不僅在日常工作中極易因操作不當帶來放射危險,還威脅到其他從業人員、企業人員人身健康與安全,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及行業影響;部分機構及企業雖然安排從業人員接受了培訓教育,但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不系統、不科學、傳統的培訓教育并不能是從業人員真正了解到放射防護安全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對基本和專項防護知識及技能掌握度也遠遠不足。
培訓教育面窄:我國放射防護監督機構及相關企業普遍采用傳統的“一刀切”模式實施放射防護培訓教育工作,既沒有根據人員工作性質、文化程度、在職與否進行細化的、針對性的培訓教育,也為根據企業性質、工作特點、工作項目劃分培訓內容的重點層次,最終形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亂局面;很多放射防護監督機構及相關企業僅僅對直接從業人員實施了培訓教育,管理層、短期工作人員不接受或少接受系統培訓教育,企業周邊居民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培訓教育,這種情況不僅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工作中的健康安全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還嚴重威脅到周邊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身體健康。
我單位在充分認識到放射防護安全培訓現狀及重要性之后,立即根據地區放射工作單位工作項目、工作特點、規模、相關人員數量、人員學歷、人員性質配比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并登記在案,聯合市疾控中心職業衛生科成立了專門的安全培訓教育部門,負責日常對相關從業人員、短期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及居民等其他相關人員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培訓,根據人員工作性質、文化程度、在職與否進行細化的、針對性的培訓教育,也為根據企業性質、工作特點、工作項目劃分培訓內容的重點層次,宣傳不同工作性質的人員受到放射傷害的幾率,鼓勵全體人員包括周邊居民接受系統的放射防護安全培訓;鼓勵并指導相關企業積極建立安全培訓部門,并指派專人深入到企業部門之中親自給予培訓指導,拓寬安全教育培訓途徑,全面實施系統的安全培訓工作。
根據人員工作性質、文化程度、在職與否進行細化的、針對性的培訓教育,也為根據企業性質、工作特點、工作項目劃分培訓內容的重點層次,鼓勵管理層、主要從業人員、非正式工作人員及周邊居民各自接受相應工作范圍內的安全防范培訓教育,依照工作性質及特點著重對高危防范內容進行重點培訓教育,并鼓勵上述人員積極了解其他相關安全教育內容;不可疏忽全體工作人員家屬的相關培訓教育工作,注意培訓工作的科學性與嚴肅性,既不可過分夸大,也不可毫不在乎,從而真正加強工作場外有可能受到輻射的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強化技術操作安全培訓,如著重幫助輻照裝置操作人員熟練掌握裝置基礎安全操作要點及安全聯鎖操作方式,并加強相關人員對設備的日常維護、突發事故的處理培訓。
在結合實際工作范圍及不同放射工作場所建設需求、設備需求,嚴格參照相關標準進行設計、建設、驗收工作,并根據上述流程及細化工作特點制定規范的管理程序的同時,著重對各企業人員培訓教育情況進行重點管理,逐漸將企業人員相關安全培訓教育時長、考核結果變為一項常規檢查評價指標。
首先確定放射防護安全培訓的法律地位,將是否接受放射防護安全培訓、安全培訓教育考核結果是否合格作為放射性工作的又一準入條件,從根本上確立放射防護安全培訓工作的法律地位,提示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及待從業人員從業前及從業中相關安全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
改變放射事故法律責任追究方式,將不規范、不系統的培訓教育工作引起的工作中放射事故,嚴厲追究相關責任人法律責任,改變以往單純追究直接當事人責任的“錯誤”方式。從法律的角度提醒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及待從業人員積極參與到放射防護安全培訓工作中。
總之,放射防護監督機構及相關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核技術應用不當對工作人員、企業、社會產生的巨大不利影響,建立并健全培訓教育機制、拓展培訓教育面、加強培訓教育情況審查、強化法律約束,多措并舉,強化放射防護工作,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1] 李曉穎,范深根.加強放射防護安全培訓,提高放射衛生防護水平[J].中國輻射衛生,2008,17(4):416-417.
[2] 李宗文.加強放射防護安全培訓 提高放射衛生防護水平探討[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9):4614-4615.
[3] 陳爾東,劉長安,李小娟,等.放射防護與安全教育培訓探討[J].中國職業醫學,2008,35(3):237-240.
[4] 姜曉燕,薛茹.重視標準宣貫工作 做好標準師資培訓——放射衛生防護標準師資培訓會議在京舉行[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2(7):68-69.
[5] 萬學珩,孫晶影.白城市醫療機構放射衛生監督結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1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