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冬輝
長春市婦產醫院ICU,吉林長春 130000
子宮腺肌癥是婦科常見病,在臨床中是指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在過去的幾年間,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經產婦,在近些年中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而追究其原因,可能于剖宮產、人工流產等手術的增多相關。同時子宮腺肌癥的發病率也呈上升的趨勢[1]。目前,在臨床中主要采用腹腔鏡手術方法行子宮全切術治療子宮腺肌癥,此方法屬于微創治療方法,具有使患者痛苦小,外觀美、切口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被廣大患者所接受,值得臨床的廣泛推廣。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5月間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宮腺肌癥患者,給予其全面而精心的護理,下面就其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5月間收治了56例子宮腺肌癥患者,其中年齡32~47歲,平均39.5歲,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采用腹腔鏡治療方法行子宮全切術來治療子宮腺肌癥,且全部患者術前均行陰道B超檢查、術后均經病理檢查結果證實。
在過去的幾年間,子宮腺肌癥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經產婦,在近些年中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而追究其原因,可能于剖宮產、人工流產等手術的增多相關。在我院收治的56例子宮腺肌癥患者中,31例患者表現為月經失調,18例患者表現為痛經,7例患者則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月經失調的患者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月經前后點滴出血,其原因為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以及子宮肌壁間病灶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引發,更為嚴重者可出現貧血[2]。痛經的患者主要表現為繼發性進行性加重,常在月經來潮前一周開始出現,當經期結束痛經即緩解,追究其原因為月經時子宮肌層內的異位子宮內膜在卵巢激素的影響下充血、腫脹以及出血,同時還增加了子宮肌層血管的血量,使堅厚的子宮肌層擴張,引起嚴重的痛經。雖然常用藥物對痛經有很好的療效,但是停藥后極易復發,對廣大婦女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而腹腔鏡手術治療可以達到根治的目的,由于其具有使患者痛苦小,外觀美、切口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被病痛的折磨,因此,被廣大患者所接受,腹腔鏡治療方法是目前臨床上較好的治療方法。
2.1.1 心理護理 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心理護理貫穿其中,極其關鍵。首先,在入院后,護理人員要熱心的接待,向患者介紹主管護士和醫生以及病房、醫院的環境,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盡快建立起和諧的醫患關系。子宮作為女性特殊的生殖器官,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很多女性對自己的子宮解剖結構了解甚少,缺乏性知識,認為一旦切除子宮被切除后會改變自己的女性特征,發生性功能障礙,影響夫妻生活及家庭幸福而產生焦慮、恐懼情緒[3-4]。此時,作為護理人員,要耐心的為患者講解子宮的解剖結構及作用,并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優點、可靠性和必要性,患者介紹同類患者手術成功的病例,使患者了解術前術后月經、性知識、生育的關系,對于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比如一些簡單的可緩解疼痛的方法和技巧。和患者的家屬需很好的溝通,使其能夠正確的了解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可以促使患者和醫護人員好好合作,積極的接受手術治療。
2.1.2 皮膚準備 術野內需準備的皮膚范圍有:兩側至腋中線及會陰部、肛周皮膚,上至肋弓,下至恥骨聯合及大腿內側上1/3處。用石蠟油或松節油棉簽擦洗干凈臍部污垢[4],為避免損傷臍部皮膚而影響手術,整個過程中動作宜輕揉,最后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凈備皮范圍內的皮膚。
2.1.3 胃腸道準備 術前1 d患者進適量半流質飲食,晚8時禁食水,術前晚及術日晨給予大量不保留灌腸。腸道準備不足可直接增加手術難度。
2.1.4 陰道準備 子宮全切術患者在行手術時需避開月經期,于術前2~3 d用碘伏擦洗陰道,2次/d,于術日晨宮頸涂龍膽紫。
2.1.5 一般準備 除了做上述的皮膚準備、胃腸道準備和陰道準備外,為了使患者在術后可以順利的排除二氧化碳氣體,作為護理人員需教會患者做腹腔鏡的術后體操,并教會患者在術后床上翻身和下床活動的技巧[5]。
2.2.1 臨床觀察 患者在行子宮全切術后,由于在全麻狀態下,患者的意識還未完全清醒,因此,需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置患者于安靜、整潔,溫度適宜的病房中,每小時測量一次血壓、脈搏、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待平穩后,改為每4 h一次,為減少惡心嘔吐的發生率,可給予常規低流量氧氣吸入,4 h。嚴密觀察患者面色、精神及全身狀況,若出現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應首先考慮到腹腔內出血的可能,應及時向醫生匯報。
2.2.2 疼痛 患者在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后,不可避免的出現傷口疼痛情況,對于疼痛閾比較高的患者來說,傷口疼痛可以忍受,但是對于疼痛閾低的患者來說,傷口疼痛是一種心理和生理上的折磨,有臨床研究表明,當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時,疼痛可以減輕甚至消失[6]。因此,可以建議患者采用松弛療法,即建議患者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看自己喜歡的書,和其他患者愉快的交流,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疼痛或使疼痛消失。若有患者疼痛不能忍受,可以告知醫生,行藥物輔助治療。
2.2.3 導尿管的護理 行子宮全切術后需常規保留尿管48 h。術后防止折疊、脫出,保持導尿管通暢,并密切觀察尿量及顏色,以了解腎功能及有無膀胱及輸尿管損傷。有泌尿系器官損傷者,尿管留置時間可酌情延長;術后48 h即可拔出尿管,拔管后囑患者多飲白開水,盡早下床排尿,保留導尿管期間給予會陰護理2次/d。
2.3.1 惡心嘔吐 由于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行子宮全切,術中需對患者進行全麻,這些術中使用的麻醉藥物以及術后使用的鎮痛泵等都可以誘發患者發生惡心嘔吐現象,若患者發生惡心嘔吐時,使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誤吸。指導患者惡心嘔吐時用手按壓穿刺孔,減輕嘔吐時腹壓增加對穿刺孔的影響。重者遵醫囑使用止吐藥物。
2.3.2 肩膀和背部疼痛 主要原因為腹腔內未排盡的二氧化碳氣體刺激膈神經,引起背部放射性疼痛。多發生在術后24 h內,一般3~5 d自然消失,囑患者采用仰臥位,在下腹墊一枕頭,抬高臀部,讓氣體積聚在盆腔可減少疼痛;協助其按摩肩背部、腹部及做腹腔鏡術后體操,加速二氧化碳氣體的排出[7]。
休息4個月,禁盆浴和性交2個月,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住院期間,給予給予少量流質飲食,但忌食甜食、雞蛋、牛奶、豆漿等,待腸蠕動恢復后給予半流質飲食,指導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出院1月后來門診復診,如發生陰道大出血、腹痛、反復發熱等情況應隨時來院就診。
在目前的臨床中,腹腔鏡手術是廣大子宮腺肌癥患者的首選,由于其創傷小、出血少、臨床效果好、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被臨床所應用。隨著醫療服務體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也需提高,護士應加強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完善健康教育,提高業務水平,提供動態、連續的、最優質的護理,掌握并發癥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以精湛的操作技術和耐心真摯的護理使患者以最佳狀態配合治療和護理,促進患者康復。
[1] 黃明麗.腹腔鏡手術治療休克型異位妊娠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6(16):40-41.
[2] 周舫.280例人工流產患者干預護理及健康教育[J].中國婦幼保健,2010(14):1897.
[3] 郭建萍,劉志英,王麗琴.100例子宮切除術后病人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09,23(增刊1):2627.
[4] 賀巧麗.社區心理干預對圍絕經期綜合征婦女焦慮和抑郁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13):1217-1218.
[5] 肖斌梅.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腺肌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4):142-143.
[6] 殷玉華,呂朝陽.子宮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術在子宮腺肌癥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8):111-112.
[7] 陳莉.陰式子宮切除與腹腔鏡子宮切除在子宮腺肌癥治療中的應用[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3,1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