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章
吉林省人民醫院心臟內科,吉林長春 130000
冠狀動脈介入術(PCI)屬于冠狀動脈疾病臨床治療的主要手段,而做好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以后的健康教育是保證該手術成功率和減少并發癥的最關鍵[1]。因為手術的成功并不能代表疾病治療的結束,手術成功以后,患者還必須較長時期地服用抗凝劑藥物,同時又要控制由于服用了抗凝劑藥物,而給患者帶來的各類并發癥以及要適應不同生活方式的改變。所以,手術以后患者在治療、飲食、社會心理和軀體活動等諸多方面的自我管理顯得尤為重要[2]。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在冠狀動脈介入術以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于生活質量的狀況,從而給臨床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來提供可靠地依據,最終實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并且改善他們生活質量的目標。
本研究選取自2009年9月—2012年年8月來該院門診隨診的冠狀動脈介入術成功后患者共72例,其中,女性為31例,男性為41例;年齡在43~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6歲;手術介入時間在3個月以內的患者共18例,在3個月至6個月的患者共34例,在6~12個月的患者共20例;其文化程度屬于文盲和小學的共8例,屬于中學水平的共44例,屬于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共20例;婚姻狀況上,已婚患者65例,離異或者喪偶換者共有7例。
1.2.1 調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自我管理情況調查表,屬于研究人員自行設計,通過本院10名醫療和護理專家進行評定,該量表的內容效度定為0.935。此量表主要包括治療、飲食、社會心理護理和軀體活動等四個方面,總評分在28~112分之間,小于68分為差,在68~90分屬于中等,大于90分則為良好。將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內容的效度定為0.96,Cronbach.sA系數設計為0.86。此量表主要包括患者心理、生理、治療與社會四個維度以及患者總體評價的主觀滿意程度等5個方面,總評分在34~136分之間,小于102分為差,在102~136分屬于中等,若大于136分則屬于良好。
1.2.2 調查方法 研究者先向被調查者解釋手術以后調查的意義和目的,并征得患者的同意;仔細解釋量表的具體填寫方法;量表要當場回收并認真檢查有沒有遺漏狀況,若有遺漏則請其盡快補填。本研究調查發放調查表共100份,并收回95份,總有效問卷為93份,調查表有效的回收率為93%。
1.2.3 統計學處理 本項研究運用Epidata3.1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并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開展統計分析。全部計量資料都運用(s)的形式進行表示,所有計數資料運用百分比的形式,且使用描述性的統計分析方法。運用Spearman相關分析的方法來判定PCI手術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于自我管理效果的相關性。若P < 0.05或者P < 0.01,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絕大部分的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其自我管理和生活質量都處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其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質量呈現出正相關關系(P < 0.05或者P < 0.01)。
總體自我管理狀況我們發現,有大約25%的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比較好,有65.78%的患者處在一般的水平,有10.83%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比較差,這說明本研究中的冠狀動脈介入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屬于中等偏上。本研究顯示,患者在治療與飲食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比軀體活動與社會心理方面要好的多。我院開展實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以來,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健康宣傳教育,讓患者能夠了解和掌握飲食方面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及在患者出院以后繼續進行治療的重要意義。但是,還有約10.83%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比較差,主要問題就是軀體活動和社會心理方面比較差。為了防止心臟植入支架會再次出現堵塞,手術后的患者應當長期地服用抗凝劑藥物,其昂貴的手術費于藥費,加之患者在手術以后的工作能力大大降低,許多患者經常會感覺到自己屬于家庭的負擔,從而產生極大地負罪感,并且常常會擔心心肌梗死的再次發生,難免會出現焦慮和緊張[3],所以,患者在心理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往往不高。所以,護理人員應當強化患者心理方面的各項健康教育,讓支架植入患者能夠樹立良好的心理狀態,自覺學會調節于放松的技巧,以提高治療的效果。
從總體的水平來看,介入術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中,良好的占到25%,一般的占到57.59%,較差的占到19.23%,大部分都屬于中等一般的水平,這說明介入術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屬于中等偏上,但是與健康人群相比,患者的生活質量仍然有很多不盡人意,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以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不容樂觀,在自我管理行為的各維度中,急救管理、不良嗜好管理和一般生活管理的得分值最高,其次是情緒管理,癥狀管理、疾病管理,其治療的依從性管理為最差,這和張文婷等[4]相關研究基本上一致。具體分析這個原因,很可能的原因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觀念的不斷增強,人們開始越來越意識到合理運動、健康飲食和戒煙限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這也可能是本研究組患者的自我管理狀況較好的主要原因[5]。另外,冠心病屬于慢性疾病,非常容易出現反復發作,在發作的時候患者往往會產生心前區的疼痛,并且會遷延到頸、頷和后背、手臂和胃部,或者伴隨有氣促、眩暈、寒顫、出汗和惡心以及昏厥[6],對于這類癥狀的痛苦出現時,要讓患者掌握自救技巧和緊急情況處理,要隨身攜帶上硝酸甘油,在出現心絞痛的時候,最有效的緩解措施就是休息和舌下硝酸甘油的含服。本項研究結果還顯示,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后患者對于健康信息的需求最為強烈,需要掌握抗凝藥物于降脂藥物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定期復查的具體時間周期于方法以及怎樣進行自我病情監測等等等。
本項研究發現,冠狀動脈介入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質量水平呈現正相關關系,即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強,他的生活質量也會越高。這說明,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得以長期存活的最根本保證。通常情況下,自我管理能力較強的患者,往往具有很好的自我保健意識與自救技能,很多患者還具有非常強的獲得保健知識的能力,還能主動地提高并發癥的自我防護能力。所以,實踐中,自我管理能力強的患者其生活質量往往也比較高。
總之,健康教育屬于護理干預的最基本形式,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加強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強關于介入有關知識和心理以及運動鍛煉等方面的健康知識教育。與此同時,還要努力協助患者獲得家庭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從而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各項技能,以切實改善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
[1] 李曉燕.隨訪教育對冠心病介入術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19):102.
[2] 游亮,陳兆紅.健康教育對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18):209.
[3] 范儒,張欣,張曉彤.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護理研究,2011(11):67.
[4] 韓立憲,吳莉娜,張紅娟,等.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焦慮及抑郁情緒心理干預的研究[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09(2):122.
[5] 張文婷,劉俊連,楊婷婷,等.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病人自我管理狀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9(5):55-56.
[6] 杜玉花,劉煥成.健康教育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1(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