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國能源研究學會教授 武航
看到本期案例,讓我想起了曾在中國石油系統內部推廣的大連西太石化公司加強生產受控管理的經驗。該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法兩國股東共同投資興建的我國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資石化企業。他們最先提出了“讓生產過程全方位受控”,創建的以制度化管理為核心的“四有工作法”,使整個生產管理工作形成一個完整的閉路循環,使人、財、物、信息等生產要素始終處于受管理、受監督的狀態。其內容涵蓋了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各個層面,生產經營的每一個過程、環節和行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實現了工作觀念和工作方法的根本性轉變,推動了企業管理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邁進。
在此,我們不妨重溫一下“四有工作法”。
一、工作有計劃,該公司每年10月份就開始著手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分析和下一年計劃的制訂,經逐級審核最終形成年度綜合計劃,內容包括生產、能源消耗、技改技措項目等各項專業計劃,并自上而下逐級分解,簽訂業績合同。
二、行動有方案,以前公司做一項工作,經常沒有一個經過認真研究后確認的方案,或方案很粗,有時一篇紙上寫幾句指導性原則就拿來作為方案執行,有經驗的能夠做好,沒經驗的就容易出問題,通過向道達爾煉廠學習,公司改變了這種做法,凡是行動都要有科學、嚴謹的方案。
三、步步有確認,公司現場進行的任何一項工作,都設計確認步驟,大的如開停工操作,小的如動火作業,每執行一步操作都要進行確認。一般步驟由操作員自己確認,關鍵步驟由班長或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確認并做好標記,使操作始終處于受控狀態,確保開停工的順利完成。
四、事后有總結,針對任何開停工過程、生產調整或者生產方案的實施,公司認真進行總結,大的形成獨立的總結材料,小的在周分析、月分析中進行技術分析,歸納出好的做法,總結出經驗教訓。尤其是各裝置場運行工程師的班運行分析,特點顯著,針對性強,時效性強,能夠及時反映出加工計劃的完成情況、產品質量情況、主要操作調整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該體系已經運行十多年,效果非常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大連西太石化公司曾向法國道達爾公司學習先進管理手段,積極推行“工作有計劃、行動有方案、步步有確認、事后有總結”的“四有”管理理念,狠抓本質安全管理,逐步形成了以“四有、一卡、一圖、一規程”為主要內容和標志的生產受控科學管理體系,有效地規范了管理行為,形成了員工受控、操作受控、設備受控、程序受控的良好局面,從而實現了安全平穩生產。
如今在中國石油積極推廣的作用下,我們在本期案例中又看到了先進的科學管理在實踐中的再次“升華”。
中國石油大連石化公司雖然是個老企業,但是在新區建設中卻走在了時代的前列,無論是生產裝置建設還是現代化的管理理念都跟上了時代步伐。
新區裝置由于裝置規模大、對公用工程的貢獻也大、同時需用的公用工程量也大,所以各裝置的生產已與公用工程系統的生產緊密聯系在一起。新區裝置由于關聯度較高,單裝置波動往往造成一系列的裝置波動、一系列的公用工程波動,使公用工程系統的生產也成為新區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管理上,為系統生產管理創造條件探索具有新區特點的“系統生產”管理模式,堅持“生產受控”管理。
最為值得推廣的是,他們將新區日常工作生產受控工作具體化、細致化,主要體現在工作明確、按章操作、加強監控、強化生產信息管理。特別是用了4年時間,組織運行值班員對新區所有事故處理預案進行完善和補充,組織和審查事故預案的編寫和完善工作,保證事故預案能覆蓋盡可能多的問題,保證事故預案切實可行,提高生產應急處置能力,整理并完善的生產運行事故處理預案42個,基本覆蓋了新區大部分生產應急所需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