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梅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學)
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地開展,化學新課程宗旨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和形成。化學實驗不僅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教師教授知識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同樣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在高中“人教版”的教材中,更加要注重化學的實驗。
高中化學“人教版”提倡通過探究式的活動,使學生切身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在化學研究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上的改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叭私贪妗睂滩牡奶幚恚辉侔褜嶒灧譃檠菔緦嶒灪蛯W生實驗,這樣的處理就是想給學生和教師保留發揮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空間。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應適時地引導學生,提出恰當的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清楚實驗應該達到的目標,激發學生們求知的渴望,培養問題意識;化學實驗是學生化學學習能動和實踐活動的統一,具有獲知、求真、循理、激趣、育德等教育功能。由于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使得探究式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必經之路。
化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是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身邊的物質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感到化學是具體的,并不是神秘的?;瘜W能緊密聯系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化學現象可作為化學實驗內容選擇的材料,為學生所熟悉的,內容豐富,很容易選擇。緊密聯系身邊的社會問題,讓學生從化學的角度去分析、解釋和解決有關化學的社會生活問題,使學生得到很好的全面發展。
化學實驗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科技發展前沿,密切聯系化學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符合時代的要求。通過探究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探究能力;結合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結合環境問題,使學生樹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最終讓每一位學生適應時代的要求與號召,獲得全方面的發展。
實驗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化學學科也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而新教材對化學實驗進行了全面的、充分的分析和界定,從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方法來描述的幾個方面的科學的化學實驗。具有實驗目標的科學性,實驗過程的科學性,實驗方法的科學性,學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的科學發現,經驗規則,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創造和提高科學素質和科學精神,而且還可以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高中基礎化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關于提高科學素養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的目標出發,促進學生科學的掌握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通過科學探究學習體驗探究過程,掌握探究方法,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強調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營造生動活潑學習環境。化學課堂離不開實驗,在新課程理念下應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案例的分析,以下以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在講授第三章《金屬的化學性質》一節中,金屬鈉是教學的重要內容,關于這節課的導課引入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結果。我的情境創設如下:金屬鈉Na和CuSO4反應會有怎么樣實驗現象?
分析實驗:根據金屬活動順序Na比Cu活潑,所以推斷鈉可以把金屬銅置換出來。由于金屬銅是紫紅色的,所以實驗根據理論上推測應該有紫紅色物質出現,用方程式表示為:2Na+CuSO4=Cu+Na2SO4。
實驗驗證:用稍小于黃豆大的一塊金屬鈉加到盛放CuSO4稀溶液的大燒杯里,實驗時用玻璃片蓋住,觀察實驗現象。經實驗證明,實驗過程中并沒有出現紫紅色的固體Cu,而是出現藍色絮狀沉淀,而這個藍色絮狀沉淀很容易使學生想起Cu(OH)2。通過這個實驗現象使學生在化學課堂上開始探究金屬鈉的化學性質。
案例分析:該案例的設計的目的就是創設一個情境,使學生身處一個與已有知識矛盾的情境中,這樣會激發學生的對此實驗現象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該實驗簡單易行,并且實驗現象明顯。教師指導學生做該實驗時應注意強調金屬鈉塊的大小,不能太大,因為鈉塊太大反應比較劇烈,容易引起危險;鈉塊也不能太小,太小的鈉塊會使現象不明顯。另外,還要注意使用較大的燒杯,例如,250ml燒杯,并且實驗時最好在燒杯上蓋上一個玻璃片,避免液體飛濺濺出或者鈉塊跳出燒杯造成不必要的意外。而這幾個注意也從側面反映出鈉的化學性質活潑,首先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然后NaOH與CuSO4反應生成藍色絮狀沉淀Cu(OH)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要做好化學實驗,必須對教材和教學目的有著充分的了解,了解高中“人教版”化學實驗的特點及教育功能,做好實驗的案例教學,及時進行工作總結,探討一條適合自身條件的教學模式,才能更好的做好高中化學的教學。
[1]范杰.化學實驗論[M].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何永紅,王祖浩.從課程結構變革看高中化學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困境[J].中國教育學刊,2006,(9).
[3]焦傳玲.高中化學習題課探究式教學設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
[4]丁瑩.對高中化學新教材中實驗部分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
[5]李素霞.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模式構建及其優化[D].西北民族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