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佑
新建本科院?;趦韧獠凯h境的變化,致力于尋求相應的發展定位,以構筑辦學特色。在此過程中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另辟蹊徑,將舉辦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作為辦學定位,開展關于技術本科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在高等教育應用轉型的時代背景下,技術本科教育理念及其實踐正日益受到各方關注,逐步成為一種可供參考的本科教育模式。然而,對于什么是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特征及其實踐價值等問題,人們尚未形成廣泛共識,技術本科教育理念及其實踐的發展依舊面臨著若干問題。
技術本科教育理念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對技術本科教育活動的理性認識及理想追求的一種看法,是有關技術本科教育的價值取向與追求。深入認識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若干特征,有助于豐富和完善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實踐活動。
“技術本科教育”與“應用型大學”的概念一樣遵循了典型的類型學研究范式。高等教育的理論研究者及實踐者基于學理性探討和高等學校的辦學實際,運用傳統的思辨研究或是理想類型法,提出“技術本科教育”這一相對理想的高等教育類型,并在理論上對“技術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建設方案等進行了歸納和設計。“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產生在前,發展技術本科教育、建設技術本科院校的實踐在后。其前提性假設即技術教育此前只存在于??茖哟巍T诒究茖哟伍_展技術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建設以技術教育為主的技術本科院校是一種符合現實且相對理想的高等學校類型定位。
在參考英國 《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對“技術教育”的界定基礎上,根據本科教育的層次特點,論者將技術本科教育定義為“在本科教育層次為進入應用科學和現代技術領域就業的學生提供為期四年的學術和職業準備的教育。它以培養具有較強的技術理論基礎、實踐技能和應用能力并服務于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技術人才為主要目標,是實施技術師基本訓練的教育”[1]。在現實語境之下,“職業技術教育”已是一個整體,論者并不諱言技術本科教育的職業技術教育屬性,鑒于職業技術教育易遭歧視的社會現實,因此又不愿將其與“職業”掛鉤而定位于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教育,而是主張和認同技術教育的獨立性,認為技術本科教育是一種兼具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雙重特征的“跨界”教育形態,是一種相對獨立的教育類型。技術本科教育的理念建構具有先行性,其教育實踐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所想要建設的是一種以實施技術本科教育為主的技術本科院校。在論者看來,技術本科教育與傳統本科教育是不同類型的教育形式,在價值取向、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師資隊伍、辦學體制、生源對象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傳統本科教育的特征[2]。那些極力主張舉辦技術本科教育的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上進行著積極地嘗試和探索,遺憾的是技術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仍舊處于探索之中,尚未形成范式。在高等教育處于應用轉向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所構筑的不同之處正在逐步消解。
技術本科教育理念首先承認本科層次的技術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存在特殊性,并且這種特殊性意味著技術本科教育要有自己獨特的培養路徑。論者認為技術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有其基本特質:“定性在技術,而且主要是高新技術;定向在產業,主要是面向先進制造業;定格在復合,主要體現在知識與能力的復合、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定點在實踐,即主要通過技術實踐活動形成技術能力”[3]。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標示就是技術本科教育的可識別性特征,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學校辦學定位上,技術本科院校主要為區域或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定位于“技術應用教學型的一般本科高校,以培養技術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4];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培養具有較強的技術理論基礎、實踐技能和應用能力并服務于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技術人才或技術應用型人才;在人才培養途徑上,校企緊密合作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是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突出技術實踐能力與經驗,建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雙結構型教師隊伍;在教學方法上,以實施項目教學法為主;在學科及專業建設上,主動適應區域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以發展技術應用性學科和適應區域和地方經濟建設需求的技術應用性專業為主攻方向,以開展技術應用性研究為主。在高等教育應用轉型的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趨同與求異始終在互動地進行。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所宣示的人才培養特質,在高等教育的應用性獲得正式的體認的進程中,已越來越不具特質或者說特質并不顯著。
第一,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提煉和倡導者主要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實踐者及管理者。一方面,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背后蘊含著為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現實解困的利益。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格局中對發展模式進行差異化選擇的一種現實求解。另一方面,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提煉也是新建本科院校組織專家學者開展關于技術本科教育學理性探討的產物。
第二,技術本科教育理念主要形成和產生于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區域,其利益代表一方面主要是有著技術教育辦學歷史與傳統的新建本科院校。對于這些學校來說,技術本科院校是符合現實且相對理想的一種高等學校類型選擇。另一方面主要是職業技術教育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對于這一群體而言,技術本科教育理念在學理上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其產生和形成過程有一定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
第三,技術本科教育可被視為一種應用型本科教育,實施技術本科教育的主體可以是應用型大學。但這并不排斥技術本科教育與其他類型的本科教育并存于應用型大學,也不排斥其他類型的大學也可以進行技術本科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技術本科教育的存在和發展并不一定是絕對獨立的。技術本科教育當然可以視作為一種廣泛意義上的職業技術教育,其人才培養過程具有典型的職業技術教育屬性;也可以將其視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子類型。從目前的情況看,論者更傾向于將技術本科教育作為一種對傳統本科教育進行修正和改革的嘗試。在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明晰其內涵與外延以爭取更多的理論和實踐認可,是技術本科教育能否落地生根的關鍵。
第四,技術本科教育理念中的“技術”,還可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不能僅僅是硬技術,還可以包括軟技術,從而使技術本科教育理念具有更大的延展性和包容性。技術本科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滿足本科教育的三個核心理念,即本科教育是一種學術教育。它可以開展一定數量的技術應用性研究,可以存在少量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是一種專業性教育,它突出專業教育的應用性和職業性;本科教育是一種基礎性教育,它構成學生終身發展的一個階段,不是終結性教育,在注重提升學生技術實踐能力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在學術與職業領域發展的長遠性。
高等教育分類一方面固然是為了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高等教育實踐中提高效率的客觀要求。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有一個基本認定,即技能教育主要是在高職院校實施??茖W教育、工程教育和技術教育可以在本科及以上層次,技能教育主要在本科層次以下進行。技術本科教育理念認為技術教育與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和技能教育共同構成了高等教育的主要類型,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高等教育分類提供了一種理性思考的視角。從主要實施的教育內容來劃分高等學校類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高等學校分類理論的另外一種構建思路。將主要實施技術本科教育的技術本科院校定位于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跨界”位置,即技術本科教育既屬于高等教育也屬于職業技術教育,既可以是學術性的,也可以是職業技術性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又無助于高等學校的分類管理,也容易帶來高校分類管理在操作上的難題。技術本科教育理念將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它的理論邏輯往往聚 焦于確立技術本科教育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的問題,并未充分地考慮和研究高等教育分類或高等院校分類管理的整體構建這一問題。因此,雖然有論者呼吁建立適應技術本科教育的評估體系[5],但只是將視野聚集于技術本科院校,或為技術本科院校代言,并未站在高等教育宏觀管理的大局之上來設計整體的高等院校評估體系。因而,盡管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實踐能在一定程度上探索高等學校分類管理并提供一種實際的案例,但有關技術本科院校在整個高校分類管理體系中的定位問題仍需理論研究者、實踐人員繼續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有力地推進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在高等教育資源高度緊缺的時代,一些技術本科院校的本科技術教育實踐過程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基于本校的傳統優勢與特色,升格以后沒有 “另起爐灶”而丟掉原來的發展特色?!皟砂俣嗨陆ū究圃盒2畈欢喽际菑母呗毟邔!畬I尽?,而且都是原來水平較高、條件較好、規模較大、業績較高的高職高專”[6]。很多高職高專升格為本科院校以后,在既有的制度環境下,以傳統大學的本科教育為標桿,在培養模式上趨同于傳統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逐步丟掉了原來的基礎和特色。第二,以理論研究指導和發展辦學實踐,技術本科教育實踐與理論研究相輔相成,兩相促進。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舉辦技術本科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對技術本科教育理論的系統研究,以指導本校的技術本科教育實踐,反過來又對技術本科教育實踐的過程進行系統地研究,有效地促進了學校事業的發展。新建本科院校整體處于轉型發展期,在高等教育競爭格局中并不占據優勢,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或許可以成為以差異化特色突出重圍的一種選擇。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全國的高等學校格局中旗幟鮮明地提出發展技術本科教育,凝聚和集結了校內外各種資源與能量,緊緊基于自身發展傳統與優勢,在技術本科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深耕細作,從而在全國高等院校格局中走出了一條特立獨行的道路,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優化了生存和發展環境,實現了學校各項事業的快速或跨越發展。在這種情況之下,對于新建本科院校群體中那些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院校而言,這種模式在很多方面是可以被復制的,技術本科教育理念具有切實可行的實踐價值。
高職院校目前主要實施的其實是專科層次的技術教育,技術本科教育理念主張技術教育拓展到本科層次,相對拓寬了學生理論視野,關注學生發展的整體性和長遠性,這是對傳統的職業技術教育觀念的一種超越。技術本科教育理念所主張的絕不是技術專科教育的年限簡單延長,而是在保持??茖哟渭夹g教育特色基礎上,在層次上高移和創新,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教育模式等方面進行整體性變革,以使得技術教育符合本科教育的知識、素質與能力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舉辦技術本科教育避免了職業技術教育的提法,將其視為高等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的“跨界”生成[7],有利于外部生存環境的優化。高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兩者并非是決然對立的,應用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屬性之一[8]。技術本科教育注重與產業界的緊密聯系,將產學研合作教育視為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這無疑有助于增強技術教育服務區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技術型人才的供給能力。技術本科院??蓪又?、高職院校,也可作為高職院校未來發展的戰略選擇;可作為高職畢業生繼續深造的進路,可令高職教育的終結性得以消解。技術本科教育具有一定的學術性,可開展部分技術應用性研究,可舉辦少量的技術應用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這就構成了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接受繼續教育的完整通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技術本科院校的發展可以有兩條基本路徑:一是部分辦得好的高職院校可升格為技術本科院校。在把控質量標準的基礎上,推動和實施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這既受到現實利益的驅動,也策應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客觀需要。二是對部分條件適宜的新建本科院校和傳統大學進行相應的技術本科教育改造。一方面可以提升其競爭力和適應性,增強高等教育的“有用性”,以搶占和拓展更廣闊的生源市場和未來生存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在滿足受教育者發展需要的同時,增進其社會服務職能,培養更高層次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1][2]夏建國.技術本科教育概論[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114,23.
[3]李曉軍.本科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比較的視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7.
[5]楊若凡.對開展技術本科院校評估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12):43-44.
[6]夏建國.理想與現實:技術本科教育發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
[7]夏建國.技術本科教育:高等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的“跨界”生成[J].職業技術教育,2012(02):15-18.
[8]王建華.高等教育的應用性[J].教育研究,2013(0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