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軍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自2011年10月中旬以來,各地校園中連續出現的“顏色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探討。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向部分學生發放綠領巾,要求他們佩戴,該校教師解釋稱,學習、思想品德表現稍差的學生不發紅領巾,發放綠領巾是對表現稍差的學生的激勵。山東省棗莊39中根據學生成績,為部分班級的學生發放了紅、黃、綠三種顏色的作業本,綠色標有A,黃色標有B,紅色標有C,據該校教務處主任解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難度不同的題;A類題難度比較大,B類題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知識,而C類題是相當于課后練習題性質的鞏固基礎知識的題目。校方稱此為分層次作業,是為了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并體驗到完成作業后的成就感和喜悅感,是為幫助學生縮小差距。內蒙古包頭第24中學向初二、初三兩個年級成績前50名的學生,以及部分學習進步快的學生發放了紅色校服,校服背面印有“包24中優秀生,翔銳房地產”字樣,其他學生則統一穿藍校服。該校解釋說,發放紅校服的目的是給全校其他學生樹立榜樣,校服由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贊助。
盡管上述現象中的顏色及形式大有不同,但他們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對學生進行貼標簽。在近期校園中的“顏色”事件中,當事學校都有自己的理由,如“激勵學生”“縮小差距”“樹立榜樣”等,但通過對這些現象的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這些做法從本質來講是將學生分為了“好學生”與“差學生”這樣一些基本群體,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顏色”這種最直觀的形式感受到自己與其他學生的不同,讓學生體驗到了學校中的等級分化;戴綠領巾與古代的“掛牌游街”、穿紅校服與古代的“穿黃馬褂”仿佛有異曲同工之處。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osenthal)曾經在一所學習做過一個心理實驗,他在一所小學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進行了所謂的“預測未來發展的實驗”。實驗結束后給老師一份名單,告訴教師“這些孩子將來大有前途”,實際上這些孩子是隨機抽取的。但奇怪的是,8個月后對這些學生進行智能測驗,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確實進步了,而且老師給了他們好的品行評語。這說明,教師接受了“權威諾言的暗示”,在教學活動中對名單上學生的態度產生了變化,產生了偏愛,學生直接感受到了來自教師的“期望”,因此,他們的心理和行為都朝著老師期待的方向發展。羅森塔爾的實驗告訴我們,學生會朝著老師期待的方向發展發展,但在上述顏色事件中,有多少學生能接受到老師的鼓勵呢?答案只有一個:好學生。但是,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在學校中,更多的學生被“綠領巾”“紅本子”“藍校服”定義為“差學生”,自己身上、本子上的這些顏色時刻告訴他們,我不如別人;這些顏色告訴老師:他們是“差學生”,可以想象,在日常教學中,“好學生”與“差學生”能夠從老師的眼神、語氣、語言中接受的期望是不同的;差學生不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同等的良性期待,他們成了校園、班級中的“邊緣人”。
學習中的成就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畢竟能夠在校園中能夠不戴“綠領巾”、用“綠本子”、穿“紅校服”的只是部分學生,其他學生更多地體驗到的是挫折感。因為顏色,他們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校園中的這些“顏色”,人為地將學生進行分類,并且以外在標志的形式體現出來,這些標簽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來講是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是他們優越感或自卑感的重要來源,可以預見,校園中的“顏色”將對他們的心理造成長期的影響。
讓學生帶綠領巾的做法并不是新鮮事物,早在2005年就已經出現并被人們所詬病。
校園中的這些顏色之所以能夠卷土重來,根本的原因是部分決策者和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平等權利的漠視,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想當然地認為將學生區分出“好”“差”能夠實現因材施教。但是區分學生好或差得標準是什么呢?從上述學校負責人的解釋來看,標準仍然是唯一的,那就是分數;學生分數提高,就要戴“紅領巾”、穿“紅校服”,依此邏輯,這些“好學生”萬一分數下降,紅領巾和紅校服都要收回么?很顯然,這些舉措是讓學生一個階段的努力之后就獲得了永久的榮譽與特權,是不利于學生長期發展的。對學生的教育中是要采用表揚、懲罰等措施,但表揚或懲罰的內容應是學生的具體表現和行為,而不能以好壞給學生定性,更不能以可見的形式區別學生;教育中是要因材施教,但依據的是學生此時在學科知識水平、依據學生的個人的能力進行教學,而不是將學生人為地分為三六九等。榜樣就在每個學生的身邊,在他們的心里,不需要再用顏色來標注、強調。
“綠領巾”事件發生后,教育部明確重申所有學校要面向全體學生,用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的方法教育和引導學生,堅決反對學校以任何方式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區別教育。但大方向確定之后,如何從細節落實還需要時間的考驗。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堅決杜絕給學生“貼標簽”這種現象的出現。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建立暢通的獎懲機制和監督渠道,杜絕此類情況的再次發生。
[1]網易網.西安一所小學給“差生”佩戴綠領巾[EB/OL].2011-10-18.
[2]鳳凰網.山東一學校按成績發不同顏色作業本[EB/OL].2011-11-01.
[3]中國網絡電視臺.內蒙古包頭24中優秀生穿特有“紅校服”引爭議[EB/OL].2011-10-26.
[4]本月聚焦:紅領巾沒有“孿生兄弟”[J].廣東教育,200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