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經濟學院 王勤
從很早起,人們就意識到金融活動必然伴隨著風險,而金融機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經營風險的企業。那么,隨著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在全球一體化、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相應的風險管理方法又該作出哪些調整呢?巴塞爾協議二所倡導的全面風險管理是否真的有效呢?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那又該作出哪些舉措來應對呢?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使筆者總結出本文以下的內容。
金融活動必然伴隨著風險,所以毋庸置疑風險管理對金融活動參與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許多文獻都對風險管理本身的重要性進行了說明。Nance et al(1993)認為風險管理的好處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第一是稅收的節約;第二是降低金融機構違約的成本;第三是避免放棄價值增值的項目。Tufano(1998)中也用兩種風險管理理論基礎方法對其動機進行了解釋,第一種理論認為風險管理是用來增進股東價值的對沖工具,第二種理論認為風險管理是用來處理管理者和股東的關系。Rekha Arunkumar,Dr.G.Kotreshwar(2005)指出銀行需要管理風險,而不是避免風險。未來的銀行無疑會需要動態地進行風險管理,只有擁有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的銀行可以在市場中長期生存。因為風險管理如此重要,所以,不同的風險管理流派都在研究風險管理的根源,它的目標、特征、需求、范圍、效用和運用。這種觀念已經改變了銀行的人事結構。事實上,風險管理是管理好一個企業的每個方面的核心部分。在風險管理方面,巴塞爾委員會一直致力于為銀行的金融監管制定與時俱進的規則。那么,重要的巴塞爾協議二以及巴塞爾協議三對風險管理有什么主要貢獻呢?對人們又有什么啟示呢?
在巴塞爾協議二中主要提出了全面風險管理的概念,即將金融機構需要管理的風險主要概括為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Rekha Arunkumar和Dr.G.Kotreshwar(2005)認為,對銀行的長期成功來說,有效的信用風險管理是銀行全面風險管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信用風險管理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個定義企業優先級別、貸款審批過程、信用評級體系、風險調整定價體系、貸款審查機制和全面報告體系的框架。信用風險管理的兩個主要方面可以被定義為預防措施和補救措施。預防措施包括風險評估、風險度量、風險定價、甄別未來損失的早期預警系統和更好的信用投資組合分散化。而另一方面,補救措施包括通過證券化、衍生交易、風險分擔和法律加強措施,最大化地減小貸款后的損失。人們廣泛認為事前的預防遠遠重要于事后的補救,所以,這篇文獻研究的重點就是如何依據新巴塞爾協議來進行事前預防。Amrollah Amini, Mostafa Emami, Alireza Emami(2013)對巴塞爾協議二的三大支柱及其修改作了詳細的說明。巴塞爾協議有三個支柱。
支柱1:最低資本要求。這一支柱建立銀行最主要風險類型的度量方法,即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度量。巴塞爾協議二的改變大部分在度量方法上。因此,度量信用風險的方法是最先進的,度量市場風險的方法沒有改變,并第一次引入了度量操作風險的度量方法。
支柱2:監管審查過程。這部分包括在監管者的職能中,包括確保銀行有充足的資本運營和具備內部度量風險的程序并且在需要的時候會采取措施。根據這一支柱,國家銀行監管者要求每個金融機構都建立和執行一套內部程序并根據自身的風險狀態來計算最低資本要求。
支柱3:市場紀律。通過有效的公開披露和完善支柱1和支柱2的要求來改進市場紀律。支柱3引入了新的公開披露要求,這表明對銀行資本結構、資本充足性、風險管理和風險度量信息的公開數量有了很大的增加。與資本結構和資本充足性有關的公開信息,既包括在企業整體層面的也包括單獨分支機構的。這對于在世界許多國家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活躍企業來說是個繁重的任務。
對于金融機構所面臨的主要三類風險,巴塞爾協議二也提出了新的度量方法。
(1)信用風險。信用風險產生于某個機構的金融工具由于違約給另一個機構帶來金融損失的可能性。相應的損失可能產生于因為信用質量真實或隱性的下降而造成的投資組合價值的減少。信用風險來自于銀行與個人、企業、金融機構或國家之間的交易。貸款是信用風險最重要的來源,如果信用風險確實主要來自于貸款,那么,銀行可以在保證最低收入的情況下最大化它的收入。
(2)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由于市場價格變化帶來資產負債表內和表外頭寸的損失的風險。由于市場價格變化帶來的不同風險包括:交易帳戶中與利率相關工具和股權可能帶來的風險、銀行的外匯風險和商品風險。
(3)操作風險。操作風險主要是由不良的管理行為造成的,被認為是企業管理敞口風險。根據Tinca(2007)的論述,管理風險是主要的操作風險,在六到七件操作風險事件中就有一件是由管理風險造成的。另一個重要的操作風險是事件風險,包括內部和外部的違約。操作風險的度量方法非常特別,主要有以下原因:它主要對付的是尾部事件而不是主要事件或趨勢,反映的是異常情形而不是正常行為和情況,對這種風險類型的銀行敞口更難預見也更難建模,對廣泛的操作風險來說,從來都沒有數據來支持而主要運用主觀的評估方法來度量。
然而,巴塞爾協議二提出了三種度量操作風險的方法:
(1)基本指標法(BIA)它要求銀行用前三年的平均毛收入的15%作為操作風險損失準備。
(2)標準法。對債務和股票頭寸的各別風險和一般市場風險進行分別計量的方法。銀行的活動被分為8個方面:企業融資、交易和銷售、零售銀行業務、商業銀行業務、支付和清算、代理服務、資產管理和零售經紀業務。在每種業務中,毛收入都被作為代表業務規模和操作風險敞口的指標。
(3)高級度量法(AMA)。它提供彈性和自律,因為銀行運用自己的方法來評估操作風險敞口,所以這種方法全面而系統。包括對損失的歷史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損失概率模型的運用。需要強調的是,最難的部分應該是數據的收集,而不是模型的運用,因為并不一定能得到各種風險類型的數據。AMA方法的運用需要監管者的肯定,并且銀行需要說明一般、定量和定性的標準。
所以,一家金融實體的總體風險成本(TCR)是由信用風險成本(CRC)、市場風險成本(MRC)和操作風險成本(ORC)分別相加得到的。因此:
資本>總體風險成本=信用風險成本+市場風險成本+操作風險成本
一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越高,它 在破產前能吸收的非預期損失的水平也越高。高風險才能有高收益使銀行和其他實體一樣面臨著一個主要的兩難問題。這個兩難困境在Grier(2007)的論述中概括為:太多的資本會降低杠桿和銀行最大化股東股票回報的能力,但太少的資本又會使銀行面臨著遭遇不幸時承擔破產風險。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是不同的:銀行通常偏向于較低的資本準備來最大化股權收益,監管機構偏向于更高水平的資本要求來保護銀行體系和加強金融市場的穩定性,而評級機構并不那么重視資本水平,認為資本水平只在金融機構面臨困難和清算的時候起作用。為了調和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巴塞爾二資本協議提出了銀行必須滿足的最低資本充足率:
(1)一級資本與總風險加權債務敞口的比例不低于4%;
(2)總資本(一級資本+二級資本)與總風險加權債務敞口的比例不低于8%。
即使銀行資本比例可能達到了巴塞爾協議二所要求的以上水平,這并不保證銀行就是“安全的”。資本充足率主要與信用風險相關,然而還存在著其他類型的風險,如流性風險、與國際市場相關的各種風險。所以,資本充足率并不能作為判斷銀行金融穩健性的唯一指標。
巴塞爾協議三普遍上調了銀行準備金要求,并且在我國實行的《商業資本管理辦法》要求更高,國內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限上調為5%,一級資本充足率上調至6%,資本充足率為8%;正常條件下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于11.5%和10.5%。同時,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使人們意識到,當所有金融機構都追求自身的安全時并不能保證總體即系統一定是安全的。其實,宏觀審慎監管概念最早由國際清算銀行(BIS)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提出來的,其核心觀點是:如果一國金融監管當局僅關注單個金融機構的風險問題,不能確保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因此,為確保金融市場穩定, 一國金融監管當局應該具有系統性的宏觀視野,從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加強監管,所以,從微觀審慎監管到宏觀審慎監管,人們開始意識到經濟周期、風險在金融機構之間和國家之間的傳染所帶來的影響。并且,在巴塞爾協議三中從原來的資本充足監管轉變到宏觀審慎監管的視角來從整體上管理風險。
巴塞爾委員會一直對風險管理方法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目前,巴塞爾協議三已經在我國如期實施。本文從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到巴塞爾協議二和巴塞爾協議三的回顧,使人們認識到應該跳出傳統的只重視資本充足性的監管方式,要從宏觀審慎監管的視角出發,來分析度量和管理風險。巴塞爾協議三實施的效果如何,宏觀審慎監管方面還能否有更好的風險管理手段,這些問題都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和拭目以待。
[1]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Risk Management Group.Other Risks (OR) Discussion Paper,BS/00/27,BIS,Basel,Apr.2000.
[2] Gopinath,Shyamala.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Indian Banking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closure and Governance,2008,5(3).
[3] Guill,Gene D.Banker’s Trust and Birth of Modern Risk Management.Financial Institutional Centre,The Wharton School,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9.
[4] Peterson,James R.Ready for ERM[J].ABA Banking Journal,2006.
[5] Raghavan,R.S.Risk Management in Banks[M].Chartered Accountant,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