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商學院 唐世海
連鎖經營是指在核心企業或總公司的統一領導組織下,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個分散的小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的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近20年來,我國的連鎖經營發展很快,表現出一些顯著特征,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采取一些對策促進其發展。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中國“連鎖百強”銷售規模,2005年7076億元,2009年13578億元,2010年16625億元,2011年16507億元,2012年1.87萬億元,以上數據表明中國連鎖經營規模正呈現不斷擴大態勢。2012年百強前10名銷售規模總額占到百強銷售總額的46.4%,連鎖經營龍頭企業正在形成。
連鎖企業的業種是指連鎖企業的行業定位,即連鎖企業賣什么?我國連鎖經營在零售業、餐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在服務業也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近十年來,旅館飯店、娛樂業、美容美發、信息咨詢、家庭服務部門、休閑旅游業、維修服務業、培訓教育業等,多采用加盟形式開展連鎖。連鎖企業業態是指連鎖企業經營的外化形式,即以什么樣的形式賣?零售業連鎖經營的業態形式有18種,餐飲零售業連鎖經營的業態形式有8種,服務零售連鎖經營業態形式有6種。近年來,多種連鎖業態不斷涌現,呈現豐富多彩的局面。其中零售業連鎖業態主要形式有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便利店和折扣店。
我國零售業開放以來,外商零售巨頭,紛紛進入我國。如一些典型的外資零售巨頭進入中國的時間是:家樂福(法國)1993年、麥德龍(德國)1995年、萬客隆(荷蘭)1996年、歐尚(法國)1997年、阿霍德(荷蘭)1997年、宜家(瑞典)1998年。2012年連鎖百強中,外資企業20家,零售額4350億元,占百強份額23.68%,其中大潤發、家樂福、百勝、沃爾瑪等四家外資零售進入前十名,如果加上中外合資等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則上榜企業29家,占“連鎖百強”總銷售規模的39.5%。
近幾年來,連鎖經營模式由單一的直營或加盟模式逐步向直營和加盟混合模式快速發展。隨著連鎖企業規模的擴大和實力的增強,一些以加盟為主的連鎖企業加大直營店的開發力度,甚至有的把重點轉為直營店,一些以直營店為主的企業,為了迅速擴張和降低投資風險,逐步導入加盟店的開發。連鎖店保持合理的直營和加盟比例是許多成功的連鎖企業的共同選擇。
我國連鎖企業地區發展呈現東高西低的格局。東部地區由于對外開放較早,經濟較發達,購買力強,連鎖企業分布較集中,中部經濟發展居中,連鎖企業發展居中,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商業網點建設不足,零售業的業態零散度高,連鎖經營發展嚴重滯后。2012年中國零售連鎖企業各地區門店分布比例:華東地區占50%、中南地區占25%、華北地區占10%、西南地區占8%、東北地區占4%、西北地區占3%。我國連鎖企業區域發展不平衡還表現為:連鎖網點布局主要扎根于大中城市的重點商業地段,而城市社區少,農村少,結構不合理。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連鎖加盟開店的成功率為80%,而獨立開店成功率僅為20%,但是我國連鎖加盟開店的成功率遠遠低于這一數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連鎖加盟開店的成功率不到50%。一些加盟欺騙公司盤據在幾個大城市,打著虛假項目的幌子,勾結騙人樣板店,吹噓基本上不存在的工廠,更談不上后續服務進行加盟詐騙,加盟商上當受騙的現象屢見不鮮!連鎖經營管理欠規范。從政府層面來看,加盟廣告審查和處罰力度不夠,導致虛假廣告呈現泛濫之勢。從連鎖企業自身來看,經營管理水平總體不高,一些加盟總部只收錢不服務。
配送中心是從事貨物配備(集貨、加工、分貨、揀選、配貨)和組織對用戶的用貨,以高水平實現銷售或供應的現代流通設施。我國連鎖配送中心建設滯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配送中心規模小。中國700家連鎖公司中有規模、有效率的配送中心寥寥無幾。多數連鎖企業集中配送僅達到30%,規模成本優勢不能有效發揮。二是配送中心信息化、自動化程度低。國外相當數量的配送中心已高度自動化,運用商品處理和移動方面的最新裝置,如自動定向車輛、個人電腦存貨管理、自動儲存和復原系統、計算機存儲系統、自動揀選存貨裝置等,大大節省了人工費用,提高了配送效率。而我國大多數配送中心雖然也采取計算機輔助管理,但仍然主要靠人工配送,成本高、效率低。三是配送作業管理水平低下。我國連鎖企業配送作業管理的計劃、實施和評價水平同發達國家差距很大,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新開一個大中型連鎖店需要幾十乃至幾百人的高級工商管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信息技術人員和咨詢策劃人員。近幾年來,我國連鎖經營快速發展急需大量訓練有素的連鎖專門人才,而連鎖經營專業人才供給嚴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外資連鎖企業的本土化戰略更進一步加據了這一矛盾。據《中國連鎖業人力資源發展報告》顯示:目前,連鎖經營行業正面臨人才荒,其中尤為稀缺的是管理人才。2013年全國連鎖行業的管理性人才缺口至少為60萬。
針對我國連鎖經營存在的問題,結合國際先進零售連鎖企業成功的經驗,我國連鎖經營進一步發展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從政府層面上來看,加強管理、規范連鎖經營行為應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第一,制定和完善連鎖經營相關法規,確立連鎖企業的法律地位和經營行為規范,使連鎖經營活動有法可依;第二,政府工商部門應加大對虛假連鎖經營廣告的排查力度,早發現、早預警、早查處,凈化連鎖經營環境;第三,針對連鎖經營違法行為,政府主管部門應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絕不姑息,增加不法分子違法風險和成本,從而提高連鎖經營的誠信度和加盟連鎖的成功率。連鎖企業應加強連鎖方案的策劃。連鎖企業的規范化管理主要是指統一企業識別系統及商標、統一商品和服務、統一經營管理、統一經營理念“四個統一”。總店要設立相應的職能管理部門,配置相應的專業人才,并制定整套成熟的管理制度和調控體系,確保四個統一規范能在所有分店充分貫徹執行。
連鎖配送體系的建設可以大大提高連鎖經營的效率。歐美發達國家連鎖企業的配送比例一般為80%~90%,而我國一般城市僅為30%~60%。我國連鎖企業加強配送中心的建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據企業發展實際,建設不同類型的配送中心。門店多、規模大、實力強大的連鎖公司,可以自建配送中心;多家連鎖企業可以在原來的倉儲運輸設施上加以改進建設配送中心或者連鎖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合建設配送中心;對于剛起步的企業可以采用外包配送的方式,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二是努力提高配送中心的現代化水平。根據客觀和需要,努力使配送中心向大型化、網絡化、機械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從而提高配送效率、減少連鎖企業成本。三是科學謀劃配送中心的布局,完善配送體系。大型連鎖企業在一個經濟區域內,根據連鎖業務特點、市場規模選點布局大小配送中心。在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一級物流配送中心,在區域中心周邊城市建設二級物流配送中心,在經濟區域內形成連鎖經營配送網絡。
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積極以連鎖經營的形式開拓銷售市場。一是有能力的農產品市場主體要積極進城發展產品銷售連鎖店;二是合理布點、政府應積極支持對現有的初級農貿市場進行超市化改造,開辦連鎖形式的社區型便民店、特色店和生鮮超市;鼓勵農超對接,建立與農副產品配送中心相連接的農業園區和特色產品生產基地,為連鎖配送提供穩定的貨源。未來十年,隨著我國農民收入和消費檔次大幅度的提高,農村連鎖經營的發展將會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農村連鎖經營應向日本學習,由企業家推進模式改為政府推進模式,加快農村零售業連鎖化進程。政府通過補貼和減免稅收等形式鼓勵正規連鎖企業向農村滲透,在小城鎮設立連鎖超市,在自然村設立連鎖商店,并加強監督,鼓勵競爭,防止壟斷,規范經營行為,從而達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的。
首先,加大對在崗連鎖經營人員的培訓力度。應依靠部門、地方、社會的力量,通過基礎培訓與專業培訓、上崗培訓與輪崗培訓,提升連鎖經營人員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技術水平,從而提升其連鎖經營能力。其次,加快連鎖經營專門人才的培養步伐。在商科類的本科院校開設工商管理專業(連鎖經營方向)本科專業,在高職院校開設連鎖經營應用型專科專業,以加快專門人才的培養,滿足社會需要。連鎖經營是典型的經驗型工作,因此,應注重校企合作,培養專業的零售連鎖人才。第三,加強連鎖專門人才使用管理工作。連鎖經營企業應形成一種人才使用管理考核機制,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學習型氛圍,從而建成有利于人才使用、成長和提升的企業文化。
“一店三鋪”就是建立一個店的同時創造三種店面的推廣:實體店,網絡店,目錄店。實體店就是能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的連鎖店面,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實體貨物供選擇購買。網絡店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電子商務。目錄店就是用人力和印刷資料向消費者提供本品牌的信息,用于店面的推廣。
[1]方強,項瑩.我國傳統零售業連鎖經營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2(48).
[2]何春燕.我國零售業連鎖經營存在問題及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4).
[3]潘春雨.中國連鎖經營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6).
[4]韋家明.我國連鎖店經營現狀及管理策略探討[J].商業時代,2012(9).
[5]周劍.中國零售業連鎖經營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企業家天地,2011(2).
[6]張海濤,梅強.我國連鎖經營的現狀與對策[J].江蘇商論,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