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楊立 虞貞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劉鳳娟
發展服務外包是調整以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實現規模經濟、減少企業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等的戰略選擇,財稅政策的運用是進一步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無錫是傳統制造業強市,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曾形成經濟發展的主體,但資源環境約束及加工制造業方面優勢等不斷喪失。尤其自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以來,其低端的制造業已不適應無錫現階段的經濟發展。而服務外包是智力技術密集型產業,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是無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倡導綠色低碳理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城市競爭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選擇。全球產業加速交融滲透,產業分工進一步細化,云計算、物聯網信息技術等新興手段推動服務外包成為世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力量和中國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對無錫改進現有經濟發展模式是重大機遇。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起步較晚,且面臨諸多挑戰,實施相應的財政補助、稅收減免等政策,進一步優化調整產業配置,實現資源合理流動。
隨著全球化競爭加劇,企業對降低成本的要求日益強烈,服務外包產業有望成為承接歐美產業轉移的主要增長極。無錫作為中國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如何提升經濟層次,營造公平有效的產業投資環境,通過規模經濟降低企業交易成本[1],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財政手段,包括財政補助、財政獎勵等可以減少企業資金占用成本,增加利潤,改變服務外包市場的供求和產業結構。同時,通過對服務外包企業產生的技術外溢效應給予相應的財政補助,將外部效應內在化,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并可帶動民間資本投入,不斷為企業注入能量。而稅收政策通過稅收減免、納稅扣除、稅率優惠等激勵手段降低服務外包企業的稅收成本,提高稅后收益,包括對投入成本、經營成本、人力使用成本等進行有效的調節。
國家為了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發布了一系列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無錫市根據其產業發展現狀也制定和實施了相應的政策,但也存在著問題。
2.1.1 國家層面
國務院辦公廳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相關各部委從2006年開始,相繼發布了《關于在蘇州工業園區進行鼓勵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展試點工作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發展相關財稅政策的意見》、《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關于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關于示范城市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免征營業稅的通知》、《關于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關于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政部、商務部連續五年(2009~2013年度)下發文件《關于做好支持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發展資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和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
政策中包括財政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中大專以上學歷從事服務外包業務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員工,給予相應企業每人不超過4500元,培訓機構每人不超過500元的培訓支持;給予示范城市500萬元的定額支持,專項用于公共技術、信息和培訓服務平臺所需設備購置、運營及維護費用;對中西部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服務外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可按規定享受中央財政貼息政策;中央財政安排500萬元資金用于服務外包境外投資促進活動,并通過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等支持服務外包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實行相關稅收優惠,首先對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按企業工資總額8%稅前列支[2];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企業離岸外包收入免征營業稅;鼓勵服務外包企業進行技術轉讓和技術改造,納稅年度內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部分減半征收;對從事信息技術外包服務中的軟件研發及開發服務的服務外包企業認定為軟件生產企業的,可執行軟件業優惠政策,新辦軟件生產企業,自獲利年度起,企業所得稅實行“兩免三減半”優惠;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政策,退還的稅款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施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2.1.2 地方層面
為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快速崛起,無錫市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各部委及省各項政策的同時,創新制定了《無錫市服務外包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關于集聚國際服務外包和軟件出口企業“123”計劃政策意見的實施細則》、《市政府關于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意見》、《市政府關于集聚國際服務外包和軟件出口企業“123”計劃的政策意見》、《市政府關于對國家服務外包扶持資金進行配套的實施意見》、《“123”計劃入圍企業扶持政策兌現落實實施辦法》、《關于推進我市行政事業單位和直屬國有企業服務外包的指導意見》、《無錫市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免征營業稅實施意見》、《無錫市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資金管理辦法》,并根據《無錫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精神,設立了《無錫市物聯網與云計算產業資金管理辦法》、《無錫市服務業(軟件和服務外包)資金管理辦法》、《無錫市科技研發(設計)機構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
其中,集聚龍頭型服務外包企業的“123”計劃政策,對列入重點扶持的國際服務外包和軟件出口企業,按從業人員平均每人約10平方米提供租賃辦公用房,給予“一免兩減半”優惠;當企業從業人員達500人以上,年出口達到300萬美元以上時,市政府給予500~1000萬元人民幣的一次性補助用于人才引進和人員培訓;連續三年企業當年出口額與上年度相比,每增加5萬美元,獎勵人民幣1萬元;企業所聘大專以上學歷的實用性人才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由同級財政按繳納部分的30%連續獎勵5年,每季度兌現一次[3]。同時,按1∶2的比例對國家服務外包專項扶持資金進行配套安排,主要用于資質認證、人才培訓和公共平臺建設方面的支持,對已經獲得國家層面支持的項目,按1∶1的比例配套支持;其余1∶1配套資金用于支持其他需要支持的重點項目。建立了離岸外包外匯收匯監測機制和離岸外包業務營業稅退稅工作機制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海關保稅監管“綠色通道”,并加大對服務外包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和直屬國有企業服務外包。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創新制定了服務業(軟件和服務外包)資金管理辦法,在人才引進培育、國際市場開拓、財稅扶持、金融支持、平臺建設等八個方面進行扶持。
2.2.1 產業規模擴大,成本費用增加
2012年,無錫市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全市服務外包產業接包合同總額6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5%,執行金額5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4%;離岸合同總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42.3億美元、33.5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2.7%和40.3%,離岸外包業務全省第一[4]。無錫重點培育的“123”計劃入圍企業有89家,計劃新增累計達到100家,離岸執行金額3.6億美元,同比超過50%。高端服務外包KPO業務總量約占全市總量的31%。但現階段的服務外包基本上是以成本作為競爭力的,2015年后,中國發達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將接近西方國家,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高漲,人力資源使用問題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同時,企業電力、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投入要素成本,資金占用、業務交易成本等也大幅上升,將壓縮服務外包供應商的盈利空間。成本費用的增加在長期將加重企業負擔,影響企業經營規模和自主創新能力,降低服務外包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利于產業結構調整。
2.2.2 集聚效應顯現,人才技術約束
無錫現有服務外包企業1100余家,從業人員13.76萬,體現服務外包發展規模和質量的跨國龍頭企業集聚無錫。其中,中國十大領軍型服務外包企業已有9家落戶無錫,全球服務外包100強企業、國內服務外包50強中已有30家在無錫建立區域總部或業務交付中心。服務外包業務涵蓋軟件研發外包、創意設計外包、生物醫藥研發外包、集成電路設計外包、金融服務外包、檢驗檢測外包、物流供應鏈管理外包、物聯網信息外包等多個領域,業務拓展到美國、日本、歐洲等91個國家和地區。“環太湖服務外包產業帶”逐步形成,“Park”園區格局成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但服務外包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不盡完善,高級技術研發和項目管理人才較為短缺,致使服務外包貿易所需要的高級生產要素缺乏。大量的服務外包內容簡單,技術含量低,造成了低端服務外包企業之間在拼價格、拼成本的層面上爭奪項目,甚至導致了惡性競爭的加劇,這大大降低了無錫服務外包產業的承載能力。
由于服務外包產業起步較晚,財稅政策相對滯后,財政投入及補貼不足,稅收優惠范圍受限,且部分政策到期等,針對現有財稅政策及無錫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3.1.1 設立并合理使用各類專項扶持基金
建立財政扶持機制,設立無錫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如種子基金、產業發展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等,調整優化服務外包產業專項扶持基金支出結構,逐年增加基金額度和比例。充分發揮專項基金的促進和引導作用,重點用于支持服務外包產業人才引進培育、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平臺、企業資質認證、外包集聚園區建設、海外市場拓展等。廣泛開展服務外包政策宣傳,針對以往申報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資金申報輔導。政府應鼓勵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省、市三級政府設立的對服務外包的專項資金的支持,包括國家、省扶持出口型企業研發資金、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等,并合理使用國家和省市各相關扶持基金。同時,市政府根據國家、省給予的資金支持,繼續按照1∶2的比例安排地方配套資金,加強資金管理,做好政策兌現工作。放寬服務外包產業市場準入條件,通過政府資金投入帶動民間資本、金融資本等進入除國家明確限制和禁止以外的所有服務外包投資領域,在實施優惠政策的服務外包領域,對所有服務外包企業均采取同等對待,實現其平等發展。
3.1.2 完善并創新財政補助及獎勵政策
加大對服務外包人才引進培養的支持力度,對服務外包人才實行激勵機制,企業對聘請的高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提供住房補助、租金減免、創業啟動資金。開展校企合作,鼓勵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無錫大學城和藕塘職教園區相關院校以及培訓機構為企業提供“訂單式”服務外包人才,政府根據各類教學培訓及就業情況提供相應的財政補助。服務外包企業參加國際招商推介會和專業展會,按參展費用的50%給予資助。支持企業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為企業申請專利提供資助。為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開展外包業務、設備采購、辦公設施建設、國際市場開拓及擴大出口等提供政策性貸款。服務外包企業優先申請使用省外貿發展資金,若按時還本付息的,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給予一定額度貸款利息的資助。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優先安排服務外包企業。服務外包企業取得相關國際認證或認證升級,可申請一定的資金補助,補助金額原則上不超過認證費用的50%,最高不超過50萬元。加快引進國際國內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對服務外包企業注冊入園、增資按實到注冊資本一定比例進行獎勵。對本市新設立的服務外包企業總部或地區總部、國際國內知名服務外包人才中介機構、經認定的專業技術培訓機構,自開業年度起,視其對地方財力貢獻大小,在五年內由同級財政給予一定額度的獎勵。
3.2.1 完善流轉稅政策體系
積極申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現行服務外包業務按營業稅征收,其分包、轉包營業額按全額征稅,造成重復征收[5],可按其凈額征稅,且跨境雙重征稅,加大了稅收成本,影響資源在產業鏈上的延伸和有效配置。另外,服務外包不同行業的稅率不同, 如運輸業和金融保險業適用的營業稅稅率分別為3%和5%,這樣不利于服務外包業的整體均衡發展,其計征方式和稅率都有待完善。在上海、北京申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獲批后,天津、重慶、蘇州、廈門、深圳等城市也正在積極申請試點,無錫作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之一,應爭取推行“營改增”政策。之后可對服務外包企業實行增值稅進項抵扣,銷售收入達到一定金額所繳納的增值稅進行合理比例的返還。而在現階段支持服務外包企業享受生產性企業貨物出口的相同政策,對于企業進口自用設備用于服務外包業務,以及隨同設備進口的技術,包括備件、軟件及配套件,可按政策規定申請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和進口環節關稅。對服務外包企業技術改造所使用的國產設備,享受退稅相關優惠。對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免征營業稅,同時對在岸服務外包業務的加大其稅收優惠,對服務外包企業的營業稅總額形成的地方財政留成部分,五年內返還入駐企業。
3.2.2 加大所得稅支持力度
被認定為技術先進型企業后,服務外包企業享受減按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但其需符合服務業務收入占本企業總收入的比例為50%,此條件對于中小型服務外包企業或者處于發展初期的服務外包企業是不利的。應放寬認定條件,讓各企業享受同等稅收優惠政策,并與生產性企業貨物出口享受相同的政策,減少此類企業稅收負擔,提高競爭力。同時放寬對服務外包企業在軟件企業認定方面的門檻限制,爭取把信息技術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服務納入高新技術產業范圍。支持服務外包企業進行研發并提供稅收支持,“三新”即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所相應發生的科研實驗費、規程制定費、產品試制費等技術開發費按規定予以稅前據實扣除,并在此基礎上實行100%比例的加計扣除。技術轉讓收入年所得在50萬元以下的免征企業所得稅。價值在10萬元以下的固定資產用于研究開發的不再提取折舊,計入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10萬元以上的實行加速折舊。加大服務外包企業個人所得稅優惠力度,企業所聘本科以上學歷的技術性和實用性人才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按繳納部分的50%由同級財政連續五年返還;服務外包企業所聘任的境外、國外高級管理人員,按個人所得稅地方貢獻大小給予獎勵,期限至少為5年。
另外,對于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的服務外包企業,經審核批準后,可申請減免照顧等。而且稅收政策可以和財政投入、補貼等政策配合使用,共同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全面優化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環境,積極研究制定適合無錫服務外包產業具有特殊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財稅政策創新舉措,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服務外包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向無錫集聚,使服務外包產業成為無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依托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1] 陳菲.服務外包動因機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美國服務外包的驗證[J].中國工業經濟,2005(6).
[2] 中國服務外包網.關于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EB/OL].(2010-12-23).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c/87199.shtml.
[3] 中國無錫服務外包網.市政府關于集聚國際服務外包和軟件出口企業“123”計劃的政策意[EB/OL].(2011-12-22).http://www.wuxisourcing.gov.cn/newsdetail.aspx?id=466.
[4] 無錫市統計局.2012年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13-2-27).http://www.wxtj.gov.cn/tjxx/tjgb/162754.shtml.
[5] 王娜,尚鐵力.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J].稅務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