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郭林
商業化運作體育賽事就是以體育賽事為媒介,企業與政府通過合作來完成體育賽事。 這樣就可以使體育賽事的舉辦既有經濟保障又有政策支持,能使體育賽事加快發展的步伐,也能充分發揮體育的其他功能,給企業和社會帶來積極的一面。從政府方面來講:首先,僅僅靠國家出資來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會有比較大的經濟負擔。其次,大型體育比賽的舉辦也是一項浩大的人力工程,單單靠政府的力量也顯得力不從心。從企業方面來講:首先,參與賽事的策劃和運作,可以極大地宣傳自己,展示自己的企業形象。其次,企業可以從賽事中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所以,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運作是一個互利互惠的結果,企業和政府的合作也會充分保證賽事的順利開展。
一項成功賽事的舉辦無疑會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重大的體育競賽往往可以促進旅游、帶動市場、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上海舉辦F1方程式賽車賽,能吸引外商,以賽車為媒介,推動上海經濟的發展。
運動賽事產生的效益主要反映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把體育競賽商業化就是要充分發揮賽事的經濟功能,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為目的。運動賽事的經濟效益可以用舉辦賽事的投入與舉辦賽事的收入的比值來表示,舉辦比賽的投入越小,取得的經濟收入越多,經濟效益就越高;反之,經濟效益就越低。
舉辦大型賽事的投資,一般有三個方面:一是直接比賽投資,包括場地器材的損耗,住宿費和伙食補貼,裁判員費用,交通費用,獎金,安全保衛和辦公費,廣告宣傳費等;二是比賽場地設施基建投資;三是比賽所需的市政建設投資,如交通、通訊等。收入方面,一般有贊助費、廣告費、門票收入、 電視轉播費等。
毋庸置疑,F1賽車是一項高消費的體育運動,全世界的大城市都爭先恐后地想舉辦這項賽事,就是看中了這項賽事的巨大影響力和因此產生的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現在,三天的激情已經過去,我們不妨來看看:以5.3平方公里的上海國際賽車場為中心的F1,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上海F1賽事期間,上海的各行各業都從中直接或間接獲益。3天的F1比賽,從國外來的觀眾就有約5萬,也吸引了上百家國外大型企業的參與,大約25萬中外觀眾和游客齊聚上海,聚結了超高的人氣,如此多的觀眾,無形間,宣傳了上海,擴大了上海的國際影響力,在比賽期間,觀眾在交通、酒店、物流、餐飲業,甚至通訊、資訊公司、公關公司等消費。把體育賽事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競技比賽中,運動員的優異表現、高超的技術、默契的配合,能給人提供一種審美享受,而且比賽過程緊張精彩,勝負變幻莫測,比賽結果又往往和自己關注的運動員聯系在一起,因此能夠吸引大眾的關切,這就是積極運動商品價值的一種體現。“上海國際賽車場看F1!”比賽的這三天里,這句話在上海市民中最流行。F1上海賽門票的銷售火爆,令上海賽場的管理層也感到吃驚:離開賽一周,門票銷售就已經達到了約3億!從下面一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門票銷售情況:開始的F1排位賽,就有約3萬觀眾到場,第二天的排位賽,約8萬車迷觀看,而到了第三天的正式比賽,上海賽的15萬門票被搶購一空!從門票的熱賣也看得出,觀眾對這項賽事的認可,并顯示出后續的無限潛力。
如此多的觀眾、游客齊聚上海,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交通,地鐵、公交、自駕等等都要產生費用,當然還有火車、飛機的加班、加次也不例外。總觀此次交通則是本次F1大獎賽的另一個亮點。組委會本次共出動了約2700車次的大巴士,用于接送觀眾往返于市中心與上賽場之間,一切都秩序井然。第三天的比賽之后,十多萬觀眾在2個半小時內全部疏散完畢,沒有發生任何交通事故,很多外國記者都贊嘆不已。每張車票40元,每輛大巴能運載40名乘客,2700車次的運營收入頗為豐厚。
與體育賽事有關的紀念品市場不斷興旺,制作與體育賽事相關的紀念品和為迎合體育愛好者及賽事迷心理而設計制作的日常用品的銷售,已經成為獲取額外效益的一項通用做法。世界各國體育組織,在體育大賽前,特別是在本國舉辦的體育賽事前和賽中,出售紀念章、紀念幣、紀念郵票等紀念品,以及帶有此次體育賽事標志的商品,也能在賽場外獲利不小。開發體育比賽的相關產品,這是體育商業化的重要內容之一。
上海F1賽時,位于主看臺外的休閑區,是賽場外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很多車隊和大部分贊助商都在這里設有自己的展示和銷售攤位,以最醒目的特色吸引著到上海賽場來的每一位車迷、觀眾。一些熱門車隊授權的相關紀念品,可以用“瘋賣”來概括。以法拉利車隊為例,三百多元一頂的舒馬赫帽子,在大賽期間賣掉一千二百多頂,而一件法拉利T恤,以五百多的價格賣了八百多件。很多賽迷認為,在這一年一度的賽場盛會上,好好消費一把,也物超所值,也不虛此行。
體育賽事已經日益成為獨具魅力的商業宣傳手段。由于運動競賽的巨大吸引力,觀眾群龐大,所以它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廣告宣傳價值。企業通過擁有大量觀眾的運動競賽,通過競賽在新聞媒介報道的重要位置,來宣傳自己,提高知名度,擴大自己產品影響。據統計,國際每一站F1比賽,全世界有大約五百多家媒體來進行相關賽事報道,有上兩百的國家和地區電視臺進行F1賽事轉播,F1賽事,全年有超過五百億的觀眾,在這萬眾矚目的背景下,使得這項賽事成為各大企業宣傳自己,展示自己的舞臺,他們能從中收獲更多。上海賽的電視轉播權就收入近一個億,戶外廣告和其他商業合作,總收益將達到五至六個億。
F1中國大獎賽的冠名權,代價也很高昂,但據統計,全球約有近4億觀眾觀看F1中國大獎賽的比賽。冠名的公司,在F1比賽期間,通過電視轉播傳遍了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這對一個企業品牌形象的提升,是無法簡單地以經濟利益來計算的。
如果要衡量F1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以上海賽場小小的5.3平方公里為界,顯然太狹小了。通過研究經濟學,我們知道,體育產業的興衰,都會影響社會經濟、文化的各個層面。所以,跳出賽場,我們將看到更多:伴隨F1而興旺的,首先就是旅游業,F1比賽期間,在車展、車賽的輻射下,上海F1賽事專線和順道沿線的酒店都非常搶手,特別是一些高檔酒店的豪華房都可以滿房,陸家嘴區域的某些高檔酒店,價格比平日高了近10%。嘉定區的各星級賓館房費,大賽期間房價漲到近兩千,仍然供不應求。在F1賽期間,市中心的五星級酒店的房價也差不多翻了一番,入住率也頗高。普通經濟型酒店的出租率也達到了百分之百,這種“星星燎原”之勢,由上海輻射到了江、浙一帶乃至整個長江三角地區,F1期間,蘇州、紹興等城市的賓館漲價百分之五十以上,也基本上住滿。
比賽期間,很多航空公司為了滿足本國觀眾到中國上海觀看F1車賽的需要,都臨時增開飛往中國的航班,那么多外國朋友來到中國,來到上海,小到上賽場入門處一個中國式的牌樓,大到上海的外灘、蘇州的園林,乃至北京的長城,都成了我們向全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
F1賽給上海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動力,但是要充分利用好這個“世界級的契機”,還需要時間,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它在不久的將來帶給我們的,比現在還要豐盛。
一年有十七站比賽的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1),每年在世界各地巡回比賽,頻率是差不多每兩周就進行一站比賽。從目前世界發展局勢來看,新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眼球經濟。作為商業化程度極高的國際化體育競賽之一,F1賽帶來的經濟效益有目共睹,關注度也在日益高漲,從長遠發展來看,這項賽事將極大帶動上海及周邊城市的旅游業、交通、地產業、服務業的發展。另外,F1賽還可以增加該城市的就業機會,除了賽道建設之外,它還涉及水、電、交通、通訊、修理等行業。據宏觀經濟學家分析,F1賽的投資效果與賽事消費對地方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樂觀。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作為世界最尖端的機械科技展臺——F1將對上海的汽車工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刺激。而對于上海,F1賽還將產生持續的影響。
從總體上看,上海F1賽的舉辦還是成功的,由于上海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F1賽產生的經濟效益,在上海或許會比在中國其他城市大,并且F1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文化輻射效應。
[1] 王賓,劉立偉,白江濤.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運作及實施策略[J].中國商貿,2009.
[2] 裴藝.備戰2000年F1大賽——珠海賽車場抓緊完善各項設施[J].汽車與安全,1999(04).
[3] 梅鳳喜,邊永強,周華.談談體育事業的經濟功能[J].商場現代化,2006(26).
[4] 孔慶吉,趙雷,孟慶華.上海F1一級方程式大賽的經濟功能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S2).
[5] 李振勇.商道邏輯:成功商業模式設計指南[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