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商務外語學院 蔣柏明
目前,信用證已成為國際貿易結算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結算方式,使用信用證結算方式要比使用其他結算方式如匯款和跟單托收方式等安全可靠得多。出口商在進出口交易中采用信用證支付方式,有利于自己能夠安全收到貨款,其原因有進口商在買賣合同中提供的付款承諾,更有開證銀行的付款承諾,以銀行信用代替了商業信用。但是,信用證的內在交易基本原則存在著導致產生欺詐的理論缺陷,因為銀行在信用證結匯中只對單證作表面的審查,而不負責采取進一步行動來調查單據的真實性以及貨物的真實性,這給一些不法商人提供了詐騙貨款的機會。在我國出口貿易中,信用證詐騙案件不時發生,給不少出口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因此,對出口企業來說,在實務中增強信用證結算方式的風險意識,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來確保交易的順利進行是非常必要的。
信用證是開證行按照其客戶(開證申請人)的要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出口商)開具的保證付款的證書。但付款是有條件的,出口商在出口貨物后,必須按照信用證規定條件向銀行提交有關單據,所提交的單據必須與信用證條款完全相符,而且單據之間本身也應一致,即只要做到“單證一致,單單一致”,開證行就能保證付款。這樣看來,出口商在信用證結算方式下似乎沒有什么風險,其實不然,出口商在信用證結算方式下仍然面臨著一些潛在的風險。
信用證支付方式是一種銀行信用,由開證行用自己的信用向受益人(出口商)作出付款承諾。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開證行是有關當事人業務往來的紐帶,對出口商承擔第一付款人的責任。出口商能否從開證行取得貨款取決于開證行的信用和償付能力。在我國,政局和經濟發展穩定,銀行資金實力強大,似乎不會存在倒閉破產的風險。但在有些國家與地區,遇到國內政局不穩定或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銀行就極有可能倒閉。如果開證行倒閉,就不可能對單據進行償付,這不僅影響出口商的利益,同時對信用證各方當事人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出口商千萬不可忽視開證行的風險。
在國際貿易中,拒付現象并不少見。因為在使用信用證方式進行結算時,銀行會嚴格按照“單證一致、單單一致”的原則進行審單和付款。單據的名稱和內容必須與信用證條款完全相符,稍有差異,開證行就會拒絕支付,例如,信用證中規定所需要的產地證是普惠制產地證,而出口商提交的只是一般產地證。在實務中,因單據內容復雜,各國的法律條文、貿易習慣不同以及存在的文化差異等,盡管有《信用證統一慣例》作為原則性規定,但是,由于理解不同也會導致拒付現象的發生。此外,出口商還應注意避免由于信用證條款與買賣合同不符而引起的拒付風險。因為,信用證一經開立,就成為獨立于合同之外的另一種契約。如果發生信用證條款與合同條款不一致的情況,若出口商要求按照合同來辦理,就會導致單證不符,開證行就會拒付;若要求按照信用證來辦理,出口商雖然可以從銀行取得貨款,但買方在收到貨物后有可能以貨物與合同規定不符為由而提出索賠要求。
信用證欺詐主要表現為偽造信用證詐騙和軟條款信用證詐騙兩種形式。
1.3.1 偽造信用證詐騙
在進出口交易中,有些不法商人會通過使用各種非法手段來偽造信用證進行詐騙活動,如開立無密押電開信用證,或使用假印鑒開出的信用證,或使開證行名稱、地址不詳等等。如果出口商沒有發現信用證是偽造的就交貨,就會遭受錢貨兩空的損失。這種信用證詐騙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信用證不經通知行便直達受益人;(2)無密押電開信用證,或使用第三家銀行密押,而第三家銀行的確認為電文沒有加押;(3)信用證簽字筆畫不流暢,或采用印刷體簽名;(4)信用證條款自相矛盾,或違背常規;(5)信用證金額較大,有效期短等。在當今的國際貿易中,由于許多交易都是通過互聯網、電傳進行的,出口商缺乏對進口商的了解;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偽造文件也變得容易,因此,在實務中出口商遭受偽造信用證詐騙的風險是相當大的。
1.3.2 軟條款信用證詐騙
軟條款信用證又稱“陷阱”信用證,它使用了比較隱蔽的詐騙手法,進口商利用信用證只關注單據這一特點來設置陷阱條款。軟條款信用證從表面上來看是真實的、合法的信用證。實際上,信用證中規定了一些限制性條款,使得出口商不能如期發貨、交貨,不能如期提交“單證相符”的單據,這樣進口商就掌握了單方面隨時解除付款責任的權利。如信用證中規定議付時出口商需提交買方收到貨物的證明,這樣,買方到時會擺出各種理由拒絕或推遲出具到貨證明,結果導致出口商不能按時提交單據,從而面臨受制于人且不能安全收匯的風險,這樣的信用證實際上變成了隨時可以撤銷的信用證。
盡管信用證以銀行信用代替了商業信用,使國際貿易變得更加安全可靠,但是,由于它不僅存在理論上的缺陷,而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涉及的各方當事人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非常復雜,使得出口商在業務操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遭受極大的損失。因此,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證結算時,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防范信用證欺詐,以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
國際貿易競爭越來越激烈,貿易做法也越來越靈活多樣,瞬息萬變的市場對外貿業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出口企業首先應加強對有關外貿業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熱愛企業和工作,始終把企業的利益放在首位。出口企業還應加強對他們的業務能力進行培訓,使他們熟悉國際貿易慣例,掌握信用證有關知識,能夠做到在交易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安全收匯,真正實現信用證的“開證行保證付款”的特點。
在實務中,或由于缺乏風險意識,想當然地認為有銀行對信用證作了擔保交易就安全可靠;或由于缺乏對客戶的了解,貿然行事,是出口商遭受損失的重要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因此,在國際貿易中,進口商必需充分意識到使用信用證結算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需對客戶的背景、資信、經營作風、經營業績等情況進行充分調查研究,出口商可以通過商會、銀行、網絡、調查機構或其他一些渠道多方面進行調查,在充分了解客戶的基本情況后再決定是否與其進行交易。此外,出口商也要對開證行所在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開證行本身的資信等情況進行調查,這樣,就可以避免或減少交易風險。
在出口業務中,出口企業應與銀行加強聯系,密切配合,一定要嚴格按照規章程序來辦事,切實做好審證工作。出口企業應該認真審核信用證條款與買賣合同是否一致,對信用證金額、商品的品質、數量、包裝和保險等條款,對信用證所規定的裝運期、裝運方式和交單地點,對單據的要求等方面都要進行仔細地審核。如果通過審核發現有不符的地方,應立即與進口商進行協商,要求對方修改信用證,對信用證中的軟條款不予接受,沒有收到修改通知絕不裝運發貨。
在實務中,出口企業的有關業務員不僅要嚴格按規章辦事,還應注意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操作能力,通過科學制單來避免或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在進出口交易中,海運提單是物權證書。如果出口商對進口商的信用有所懷疑,可以把海運提單的抬頭做成對自己比較有利的空白抬頭形式,這樣,在交易過程中萬一發現對方有什么問題,可以通過背書轉讓把提單交付給所委托的銀行,從而保持控制貨物的權利。另外,出口商也可以要求進口商把海運提單的抬頭做成開證行,這樣,萬一遭受詐騙,開證行就會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因為提單要經過開證行背書后,進口商才能提貨。
總而言之,信用證作為國際貿易中的一種主要付款方式,有其獨特的優勢,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信用證的安全保障只能是相對的、有限的,它不能完全規避交易風險。所以,在進出口交易中,出口商必需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對客戶的資信調查,認真做好審證工作,保證單證一致、單單一致以及證同一致,這樣,就能避免交易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確保安全收匯。
[1]蔡磊,劉波.國際貿易欺詐與防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趙小云.實用國際貿易實務[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
[3]黃霜林.外貿合同與信用證[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4]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2007年修訂本).第600號出版物.
[5]孫桂蓮.國際貿易中的信用證欺詐[J].經營與管理,2005(09).
[6]王芳.淺談國際貿易中信用證詐騙以及防范措施[J].金融市場,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