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雄
(井岡山大學圖書館,江西 吉安 343009)
隨著3G技術、 云計算技術的成熟和大眾化網絡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 移動服務平臺為圖書館實現泛在信息服務提供了技術基礎, 為滿足用戶的個性化文獻信息需求提供了技術條件。 探索和推出移動圖書館服務, 是地方高校圖書館跨越式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文獻資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 本文擬在分析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內涵的基礎上, 分析當前地方高校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現狀與問題,并提出相應策略。
“移動圖書館”(又稱“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是近年一個熱門詞匯, 是圖書館用戶服務研究和開發的新熱點。 關于移動圖書館的概念,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 筆者認為,移動圖書館是指圖書館用戶利用移動終端(如手機、PDA、手持閱讀器、平板電腦、MP4、PSP等), 通過無線接入的方式接受圖書館提供的完整信息服務。 移動圖書館的泛在服務目標可以概括為“5A”,即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通過任何移動終端載體(Any Access)都能獲取任何信息服務內容(Any Content)。 目前,國內學者對移動圖書館需求分析的研究表明:在技術層面,移動圖書館應滿足不同移動終端接入的需要;在功能層面,移動圖書館不僅應滿足讀者個性化的需求, 還應滿足館員的工作需要,如參考咨詢、信息推送等。
1.2.1 資源組織多元化
移動圖書館基于內容管理技術搭建服務平臺,整合異質異構資源,適用于多種格式的文檔,如PDF、CAJ、CEB、PDG、SEP等目前各類數據庫所使用的全文文檔格式, 并實現不同文檔格式的相互轉換與整合, 解決不同數據格式交換后的全文閱讀問題。
1.2.2 服務功能多樣化
移動圖書館的服務功能非常豐富。 目前已經實現的主要功能包括:手機短信服務、館藏檢索服務、移動參考咨詢、全文閱讀與下載服務、移動語音導覽服務、個性化定制服務等。
1.2.3 檢索訪問簡便化
移動圖書館通過對各種檢索方式和檢索引擎的集成與統一架構,建立基于內容的檢索體系,實現用戶對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同構檢索與訪問,幫助用戶加深對信息的理解,并指引檢索過程,加快檢索速度。 同時,移動圖書館使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服務空間不再受到IP地址的限制, 用戶可以通過各種移動終端隨時隨地訪問, 無需針對每類資源進行多次登錄認證。
1.2.4 用戶界面交互性強
移動圖書館具有完全的開放性與良好的交互性。 用戶在圖書館移動服務平臺上隨意組合所需的移動服務,隨時與他人分享知識,進行交流。 所有的移動服務組成一個集合, 用戶可以在這個集合內選取必要的服務來滿足自己的要求, 實現個性化使用移動圖書館。 各種服務之間可以進行數據交互,用戶能夠方便地知曉、選擇服務結果。 在移動圖書館環境下,開放獲取是其重要內容。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移動圖書館服務理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并發展迅速。 文獻調研顯示,目前國內外已推出的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SMS服務。SMS即手機短信息。SMS服務平臺技術成熟,搭建成本和運營成本較低,數據資源的組織相對比較簡單, 在移動圖書館中應用最為廣泛,一般用作短信提醒、手機檢索、文獻預約、門戶信息推送、短信參考咨詢等。
(2)WAP站點服務。移動圖書館搭建WAP網站后,用戶可以通過WAP服務,以移動終端代替計算機上網,實現文獻檢索、續借、預約、薦購,還可以訪問電子資源、點播視頻、實現在線咨詢和在線閱讀等。另外,校外移動用戶通過WAP接口可以滿足其適時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的需求, 簡化了圖書館校外用戶的管理辦法。
(3)應用軟件服務。 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紙書等移動終端的普及, 通過移動終端上網已經成為流行趨勢。 因此,除了通過SMS和WAP模式提供服務外, 移動終端上的應用程序開發也是目前移動圖書館建設的重點方向,如利用GPS數據制作的圖書館資源定位程序、 為特色資源專門開發的檢索程序等。
(4)移動閱讀服務。 目前的移動終端上大多都已安裝通用閱讀軟件(如Adobe Reader);一些數據商也提供了適用于平板電腦的專用閱讀軟件 (如超星閱讀器iPAD版)。國內部分圖書館已提供館藏文獻移動閱讀或下載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4月3日,國內高校圖書館開通SMS服務的有34家, 開通WAP服務的有16家, 主要為重點高校或部分發達地區高校圖書館,一般地方高校圖書館為數極少。 地方高校移動圖書館建設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盡管目前圖書館行業變化迅速,觀念在變、資源在變、讀者需求在變、技術也在變。 但是,多數地方高校圖書館對移動圖書館仍持觀望態度, 主要因為:第一,擔心用戶承擔的費用及項目應用的效果;第二,建設移動圖書館平臺需要圖書館與企業進行合作, 而這種合作的前景目前還不明確;第三,移動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將對傳統圖書館行業的生存環境產生巨大沖擊。
地方院校圖書館經過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設,建設了自己的網站,但這些網站的服務功能簡單,大多只是簡單的書目查詢, 而真正能夠適應移動圖書館要求的門戶數據網站很少, 不能真正為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提供門戶信息發布、利用、共享的平臺作用。
用戶使用的移動終端正在逐漸多樣化, 移動設備的操作系統也有各有不同, 但目前許多移動圖書館主要提供基于JAVA的應用程序,無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移動圖書館在用戶終端上的使用效率。 這也是移動圖書館推廣和普及所面臨的障礙。隨著各類手持設備的不斷涌現, 圖書館僅提供手機短信服務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高校用戶的需求。
實現移動閱讀是建立移動圖書館的主要目標之一。 但在實踐中,因為移動閱讀受到數據傳輸速度、運營商的收費等因素的限制,用戶往往很難通過移動終端方便地使用圖書館資源。 雖然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始部署無線WiFi網絡, 但其覆蓋范圍僅局限于圖書館及周邊區域, 還遠不能與專業通訊運營商相比, 因此多媒體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服務的完善尚需時日。
地方高校圖書館隊伍整體水平不盡如人意,多數是一般的管理人員, 只能從事和維持簡單的設備和服務的運轉,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移動圖書館服務很難開展。
大多數地方高校圖書館原有的文獻管理系統跟不上現在技術的發展步伐, 需要升級原管理系統或使用新的文獻管理系統。 更換系統、購買相關硬件設備以及搭建移動服務平臺, 所需要的費用達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多數地方高校的經費不夠寬裕,圖書館經費更是緊張。
盡管地方高校移動圖書館建設存在諸多問題,但從網絡、設備和資源的角度來講,地方高校圖書館引入移動信息服務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當然, 由于人才、 經費及基礎設施等方面存在不足, 地方高校在建設移動圖書館時應該根據實事求是、務實有效的原則,制定特色明顯、可操作性強的構建策略。
隨著更多移動設備的出現, 圖書館的移動服務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的價值。 地方高校圖書館本已處于行業競爭中的劣勢地位, 其資源組織能力、用戶服務能力、技術應用能力等在用戶群中的受認可程度不高。 面對新技術的挑戰,如果再一味地等待觀望,必定錯失發展良機。 地方高校圖書館需要正視技術進步帶來的服務變革, 積極推進移動圖書館的建設,著力普及移動信息服務,以實現與先進圖書館的同步發展。
在對移動圖書館服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一定要明確用戶的實際需求,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 高校圖書館用戶一般可分為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科研人員、圖書館館員等。 他們對移動圖書館的需求不盡相同。 地方高校圖書館需要根據移動圖書館服務對象的不同特點, 在技術和經費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有所取舍, 合理制定有針對性的服務模式和內容。
地方高校圖書館受技術力量、 經費能力和網絡基礎設施等因素的制約, 僅僅依靠圖書館自身的力量開展移動服務會遭遇很多技術困難。 但市場上已經有很多商業組織開發的產品可供圖書館來利用, 國內也已經有相關公司開發專門針對移動圖書館服務的系統平臺。 地方高校圖書館可以與商業組織合作,突破技術難點。
3G技術具有全球無縫連接與漫游、 支持多媒體業務、較高的頻譜效率、高質量、低成本、高保密性等特點,數據傳輸速度得到顯著的提升。 圖書館已經可以通過3G技術向用戶隨時提供數字資源。近年來, 云計算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成為圖書館界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的熱點。 在云計算背景下,圖書館數字文獻資源將存儲于云服務器中,用戶使用移動終端通過瀏覽器即可接入“云”端存儲器,自行選擇所需資源。 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圖書館擁有統一的數字資源及“一站式”入口,不僅適用于多種移動終端的定制服務, 還能提供復雜網絡應用的多種拓展服務。 因此,地方院校圖書館應立足于3G和云計算技術, 積極參與云計算應用于移動圖書館服務的研究,探索進行信息資源的整合、組織、關聯、導航甚至可視化服務。
計算機技術、 網絡技術及移動通信技術不斷進步,數字文獻資源不斷豐富,讀者對圖書館移動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地方高校圖書館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突出自身的信息服務特點,做好特色服務,滿足讀者不斷增長的信息服務需求。
[1] 魏群義,侯桂楠,霍然.移動圖書館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綜述[J].圖書情報知識,2012(1):80-85.
[2] 宋恩梅,袁琳.移動的書海:國內移動圖書館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5):34-48.
[3] 吳志攀.移動閱讀與圖書館的未來:"移動讀者的圖書館"[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4(1):2-5.
[4] 鄭成銘,詹慶東.移動圖書館服務平臺構建設想[J].圖書館學研究,2011(2):30-34.
[5] 鄭成銘,詹慶東.基于新媒體的移動圖書館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