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8)
2010年我國制定的《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中對殘疾人文化事業建設提出了明確舉措。提出“各級公共圖書館應設立盲人閱覽室,配置盲文圖書及有關輔助閱讀設備,做好盲人閱讀服務工作”。
我國在2011年6月建成中國盲文圖書館,面向全國對盲人進行借閱服務。一些省級公共圖書館也相繼建立了盲文閱覽室,盲人閱讀服務取得可喜發展。但由于全國范圍內盲文圖書館數量仍然很少,為盲人提供的服務有限,在地區乃至全國仍然還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因此如何建設盲文圖書館、如何更好地為盲人讀者服務已成為當前圖書館界共同面對的重要命題。
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實踐從館舍、信息資源、館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對盲文圖書館建設進行了思索與探討。
《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頒布后,各級政府關心支持盲文圖書館(閱覽室)建設,盲文圖書館(閱覽室)在質量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在于至今我國還沒有一套盲文圖書館(閱覽室)建設的基本標準。筆者認為盲文圖書館(閱覽室)的場館建設中無障礙設施建設尤為重要,尤其應注意以下原則:
在盲文圖書館(閱覽室)場館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慮盲人和其他殘疾人使用需求,配備能夠滿足方便盲人閱讀的各種裝置,營造一個充滿關愛的切實保障殘障人士的舒適的現化化的閱讀場所和環境。
在圖書館大門設置盲道和殘障人士專用通道,并與圖書館外的人行道相連接,并在轉彎等處設置轉向標志,保證盲人能順利到達圖書館。圖書館內應安置無障礙通道、扶手和電梯,電梯內升降開關與樓層按鈕設置盲文,圖書館內樓梯等過道設置扶手和盲道,閱覽室坐椅、洗手間等處設置手杖存放處和扶手,墻角等轉彎處設置護墊等物,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配置遙感導航、衛星定位等設備引導盲人,盲文圖書館(閱覽室)宜安排在一樓近門口處,方便盲人。
盲文圖書館 (閱覽室)需充分體現社會對視障群體的人性關懷,比如盲文閱覽桌椅在設計上要有別于普通桌椅,桌子邊能放轉置盲杖,桌面四周高于中間,防止書籍、筆、手機等物件滑落到地面,盲人桌椅最好安排有陪護人員的休息凳子,室內盆景等物需放置在盲人很少走到之處,并在四周設置警示標志。盲人常到處或危險處應設置導盲標志,圖書館內各業務部門門口處的適宜高度可放置有導盲性質的標志,使盲人能明白該部門的功用。在盲文書架邊用盲文標記本架圖書的分類,方便盲人借閱,為弱視盲人配置大字本的圖書或配置放大鏡方便其讀書。對使用電腦上網的盲人,在電腦上安裝專用的盲人助讀軟件,比如自動讀屏、放大文字等功能。對有聲讀物閱讀,可配置專門的有聲讀物播放器。播放影視資料時,可在放映過程中專人講解畫面內容。
為規范公共設施無障礙設施,國家建設部下發《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其中有24條關于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條文,于2001年8月21日起開始執行,盲文圖書館(閱覽室)的無障礙設施須嚴格遵守相關規范。〔1〕
盲文圖書館(閱覽室)無障礙設施包括:道路、建筑基地、入口、入口平臺、門、水平與垂直交通、接待室、休息室、信息與檢索服務、出納、目錄廳、閱覽室、閱讀室、展覽室、報告廳、陳列室、視聽室等。
一些主要設施的無障礙要求如下:盲文圖書館(閱覽室)門口的地面坡度不應大于1:50,門廳設兩扇門且門扇同時開啟最小間距應≥1.5米,圖書館外的人行道應與圖書館入口的提示盲道相連接,圖書館內的通道或過道最小寬度≥1.8米,地面平整光滑、不松動、不積水。門扇向過道開啟時應設凹室,凹室面積不應小于1.3米×0.9米,墻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不應大于0.1米,走道兩側應設扶手,兩側墻面應設高0.35米的護墻板;走道轉彎處的陽角應為弧墻面或切角墻面。樓梯臺階不應采用無踢面和突緣為直角形踏步,樓梯寬度不應小于1.5米,樓梯應設扶手,距踏步起點與終點25-30厘米應設提示盲道,扶手應設兩層,上層為0.85米,下層為0.65米,扶手起點與終點延伸大于或等于0.3米,扶手內側與墻面距離為40-50毫米,電梯口應安裝樓層標志和盲道。另外圖書館的家具尺寸和間距也需專門考慮,書架宜采用三層、四層矮書架,間距略大于普通圖書架間距。聯機檢索臺、圖書館導航臺須設語音提示等視障助視設備。
在“十二五”期間,國家、省級公共圖書館和部分地級公共圖書館都陸續專門設立了盲文閱覽室。但是大部分中小圖書館很少提供盲人閱讀服務,這固然有盲人出行不方便等因素的影響,盲文圖書資源貧乏也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
據統計,世界上只有不到5%的出版物被翻譯成盲文或者以聲音文件形式出版,盲人可以閱讀的資料只占所有印刷出版信息的3%。從目前盲文文獻市場來看,盲文出版機構單一,盲文圖書品種少,數量有限,多以訂單式生產,很難進入到圖書流通領域。
據統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總共出版盲文書籍7000余種,2000-2005年間中國盲文出版社平均每年出版盲文書僅179種,盲文出版狀況令人擔憂。盲文期刊的情況同樣也不容樂觀。目前郵局公開發行的盲文期刊只有《盲人月刊》一種,2010年全國共出版期刊12000余種,而可供盲人閱讀的盲文期刊最多時只有十幾種,其中幾種因各種原因陸續停刊。報紙方面,定期連續出版的有正式刊號的盲文報紙在我國仍屬空白。
中國盲文圖書館是中國最大的盲文圖書館,藏書也只有3000多種,2000余冊。我國目前唯一獨立設制的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現藏盲文也僅有5200余冊,400多種,有聲讀物100余種。由此可見圖書館盲文館藏資源匱乏的現狀亟待改變。
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經費來源依然主要是政府財政撥款,各級公共圖書館以及高校圖書館應抓住機遇,首先應與政府主管部門多溝通,積極爭取政府主管部門的經費支持,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努力爭取設立盲文圖書專項購書經費。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和特殊教育學校還應加強與媒體的聯系,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社會愛心資助、志愿者招募、組織社會捐書活動等多種方式募集購書資金或圖書資料,促進盲文圖書館(閱覽室)建設。
盲文文獻作為文獻資源的一個特殊品種,因其社會需求少、形式特殊、批量生產困難等因素,使得盲文紙質文獻采購非常困難。因此圖書館采購盲文文獻時,應貼近盲人需要,采用定向采購為主、市場采購為輔的原則。圖書館可與中國盲文出版社、上海盲文出版社直接建立聯系,定期索取訂購目錄。采購圖書時宜采用多品種、小批量的方式,盡可能將新出版的盲文書籍買齊,補充以往未購的盲文書籍。期刊訂閱方面,除可訂閱郵局公開發行的《盲文月刊》外,還可以以郵寄方式訂閱中國盲文出版社的其它七種期刊。考慮到盲文出版多以盲文出版社和特殊教育學校定向訂購的形式,有些盲文圖書圖書館很難購到,各地圖書館還可與當地特殊教育學校建立固定聯系,定期收集中小學教材和盲文課外讀物,豐富盲文圖書館(閱覽室)的盲文資源。除此之外,還可以求得海外熱心人士的幫助,以購買或受贈等形式獲取盲文文獻。
由于盲文圖書出版的局限性,盲文圖書館(閱覽室)在圖書采購中存在諸多限制,因此多種介質盲文文獻采購是豐富盲文館藏的有效途徑。目前盲文文獻主要分紙質盲文、有聲讀物和電子圖書三大類。〔2〕有聲讀物具有成本低、信息來源豐富、資源獲取方便、出版機構可選擇性大的優點,是盲文館藏的有益補充。
中國盲文出版社出版很多與盲人教育、學習、生活、娛樂相關的有聲讀物,2011年發行的適用于盲人的有聲讀物達1000多種,其它出版社和專業網站制作和發行的有聲讀物數量更多,國外有聲讀物供應商(如亞馬遜書店)和非盈利組織也有出版發行豐富的有聲讀物,很好地解決了盲文文獻資源的局限性問題。
根據意大利學者Anna Milan研究顯示,有聲讀物提高盲人讀者的閱讀準確性,并且有效減少了盲人讀者閱讀時的憂慮和情緒化行為,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習能力。電子圖書和網絡資源也是擴充盲文文獻的有效途經。電子圖書由于其價格低廉、使用方便、便于攜帶等優點越來越多地為廣大視障讀者所接受。利用普通計算機安裝上盲文讀屏軟件(如永德讀屏軟件、陽光系統、清華雙星軟件等)和盲文點顯器,盲人可以方便地進行上網、學習、閱讀、購物等活動,國外還設計出專門閱讀盲文的盲文閱讀機。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有關方面的推廣,盲人閱讀電子圖書會越來越方便。
視障人群尤其是盲人,在其生活成長過程中,容易形成孤僻、多疑、固執、偏激、缺乏自信等個性特征,不易與人溝通,不太愿意外出。雖然圖書館人文氣息濃厚,人際關系平和,大部分圖書館館員都能熱情接待,但大多數盲人仍不大愿意接受圖書館的幫助,到圖書館閱讀。圖書館在對盲人讀者的服務工作中,需解決如何吸引盲人來圖書館閱讀和如何把圖書館資料推送給盲人的問題,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比較科學的辦法如下:
一是通過民政部門了解圖書館附近社區盲人的基本信息,登記在冊,通過電話、登門、調查問卷等形式定期訪問,了解盲人的閱讀需求,主動上門提供盲文閱讀服務。
二是與盲人讀者直接建立聯系,約定時間,定期接送盲人,讓盲人在圖書館閱覽,這種方法有利于充分利用盲文圖書館(閱覽室)各種盲文載體。
三是學習國家盲文圖書館,采用郵寄方式將盲文資料郵寄給盲人,以這種方式真正實現為全國各地的盲人服務。總之通過多種有效途經,主動與盲人讀者溝通,不僅與盲人讀者朋友建立友誼、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要,也為他們提供更適合的圖書館服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5年發布的《全納教育指南:確保全民教育的通路》指出:“全納教育是通過增加學習、文化和社區參與,減少教育系統內外的排斥,對所有學習者的多樣化需求作出反應的過程”。全納教育體現了平等、共享、共容等時代特征,它反對排斥,強調合作,反對歧視,主張尊重個體差異,力求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建立一種無歧視、無排斥、包容一切的、平等的社會。盲文圖書館(閱覽室)作為服務弱勢群體的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堅持全納服務是其必然選擇。圖書館一方面可招收志愿者,為盲人和其他弱勢讀者提供讀書指導服務,使盲人讀者從圖書館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成為一個有健康心智的人;另一方面可組織一些讀書活動,讓盲人讀者相互之間進行感情交流和信息溝通,也可和健全讀者一起交流合作,擴大盲人讀者的交流范圍,感受整個社會對他們的關懷。
個性化服務是指服務要符合“人性”,重視被服務者的尊嚴,包容被服務者的弱點,既滿足被服務者一般需求又能滿足其特殊需求的一種服務形式。盲人圖書館對盲人讀者的個性化服務尤為重要。比如不同盲人的閱讀方式不一樣,如有些盲人喜歡觸摸盲文閱讀,有些則喜歡聽讀,有些盲人喜歡利用計算機閱讀等,因此可根據盲人讀者不同閱讀方式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又如在視障讀者的輔助閱讀方面,可為弱視盲人提供各種類型的放大鏡、臺燈、閱讀架、屏幕助視器等助視設備;為盲童及低文化程度盲人讀者設計方便其查找的“傻瓜”檢索界面,還可為其提供有聲讀物、影視講解以及盲人引導等服務。總之個性化服務既彰顯了圖書館人性關懷的溫暖理念,也體現了圖書館平等博愛的溫馨原則。
隨著現代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高科技輔助設備推陳出新,這為圖書館增加盲人閱讀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提供了新的技術平臺。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改善出行環境。有條件的地區為盲人提供交通定位和導航,在盲人圖書館(閱覽室)內配置無線導盲設備,如國家盲文圖書館內部一些區域就備有無線導盲設備,為盲人在圖書館行走提供方便。
第二,提供助讀設施幫助盲人閱讀,圖書館可為上網弱視盲人提供電子放大鏡、盲人專用手機和盲文電子閱讀器。配備盲人專用計算機為盲人閱讀電子資源,盲人通過盲文閱讀軟件和盲文點顯器方便地上網、閱讀、聽音樂甚至網上購物,配備錄音機、DVD、MP3、MP4播放機供盲人讀者聽讀有聲資源。
第三,建立盲人網站和盲人特色數據庫,利用盲人網站為盲人提供無障礙閱讀服務、盲人資源下載、輔助教育、盲人招聘應聘信息等服務。有些網站提供盲人論文數據庫、有聲讀物數據庫,如美國ABLEDATA數據庫〔5〕是世界上最大的輔助技術數據庫。收錄了國內外輔助技術產品和康復設備信息近20個大類,共計35000條。HENGLIGLD公司推出一本《光播盲文有聲漢語成語詞典》盲文檢索有聲工具書,盲人讀者能用光筆閱讀,是一部高科技的盲人有聲讀物。
第四,建立面向盲人的遠程教育服務,運用網絡現代遠程教育方式,面向全國的殘疾人開展學歷教育和各種培訓,建立盲人讀者終身教育體系,解決盲人出門難、讀書難的問題。2010年北京聯合大學盲人遠程網絡教育平臺啟動,〔6〕進行盲人針灸推拿專業專科和專升本的遠程學歷教育,由此可見圖書館在遠程教育服務方面大有可為。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對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保障。盲文圖書館(閱覽室)作為社會公益機構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圖書館要有效組織各種盲文資源,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為盲人創造良好閱讀環境,提供優質服務,讓盲人讀者獲得知識,建立自信,為國家和社會服務。
1.傅新,艾書.論圖書館無障礙設計(續).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5):59-62
2.侯夷.新中國盲文出版事業探析.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9-10
3.王翠琪.圖書館與人性化服務.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5(5):118-120
4.顧蓮華.全納教育時代高校圖書館全納服務的探討.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20-21
5.陳書爽,曲學利.殘疾人相關技術分類的新視角探究.中國科技信息,2009(17):153-155
6.小雨.北京聯合大學盲人遠程網絡教育平臺啟動——盲人可以實現在家上大學的夢想.中國殘疾人,20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