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圖書館 江蘇無錫 214122)
劉國鈞是中國首位出席美國圖書館協會年會的代表。1925年4月25日中華圖書館協會正式成立后,“五月二十日執行部干事會議特議決委托劉國鈞先生代表本會出席于該會之一九二五年年會。”〔1〕從而翻開了中華圖書館協會主動外派代表與國際和各圖書館協會廣泛交流的新篇章。
委托劉國鈞先生出席美國圖書館協會年會,這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的條件和特定歷史事件中的歷史性選擇,這一“特定”,要求出席者的條件是比較高的,譬如,必須要在國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必須要熟悉圖書館事業及明了發展趨勢,必須要與美國圖書館事業有一定的聯系,而且在中華圖書館協會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又要求方便、經濟。何以會有如此要求?這是由鮑士偉來華考察這一歷史事件所決定的。
鮑士偉受美國圖書館協會和政府相關機構的委托,于1925年4月26日到上海,開始了來華考察的歷程,直到6月15日離開奉天,〔2〕其間受到政府、團體、個人的盛情款待,受到極大的歡迎。美國退還庚款之一部撥發于中國圖書館事業,對于中國文化事業、圖書館事業而言,這是一件歷史性的大事件,由于鮑士偉之特殊身份,使這一歷史事件更具有了歷史意義。因為當時國外學者來華演講且造成廣泛影響者已有多人,“然以圖書館專家而與吾國圖書館事業前途有極密切之關系而來者,當以博士為第一人,〔3〕歡迎鮑士偉這一事件,亦就更具歷史意義:“第一,他是美國全國圖書館協會的代表,我們歡迎鮑士偉先生就是歡迎美國圖書館協會的代表。第二,鮑士偉先生是世界的圖書館專家之一,我們歡迎鮑士偉先生就是歡迎圖書館之專門學術?!薄?〕這就是中華圖書館協會首次委托劉國鈞先生參加美國圖書館協會年會的歷史背景:要盡可能派出一位相當者作為代表。劉國鈞以其良好的條件,承擔了這一歷史使命。
在中國起步不久的圖書館學領域中,當時的劉國鈞是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以后歷史的發展完全證實了這一點。劉國鈞當時在中國學術界開始產生影響,主要由二部分組成:其一,學術理論研究上的影響。在1919年還是學生的劉國鈞,就開始發表具有較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并翻譯著作,這一時期的研究成果是以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為主的,而以圖書館領域為輔。據統計,在1922年劉國鈞赴美國留學之前已發表了十余部(篇)論著?!?〕
劉國鈞當時是少年中國學會的會員,這些論著有較大一部分是在少年中國學會的會刊上發表的。由于少年中國學會是“五四”運動時期最大的政治學術團體,學會內有大量的知名人物,如李大釗、毛澤東、張聞天、鄧中夏、惲代英、趙世炎、楊賢江、左舜生、王光祈等120余名會員。其會刊有二,一為《少年中國》,前期由李大釗、王光祈等先后任編輯主任,以后由左舜生主持編輯工作,主要撰稿人有李大釗、惲代英、張聞天、左舜生、曾琦、李璜等等。劉國鈞亦是《少年中國》的主要作者之一,〔6〕他的論文以其深邃的哲學思想、嚴密的邏輯結構、通暢的文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少年中國》的發行量是每期5000份,少數專號可銷至7000份,〔7〕作為學術性很強的刊物,能有這一銷量,足見其在學術界之影響是較大的了。第二份會刊是《少年世界》,盡管這一刊物只存在一年時間,其影響卻同樣很大?!渡倌晔澜纭酚赡暇T編輯,它是《少年中國》的姐妹篇。《少年中國》是“本科學的精神,研究現代思潮,使中國人對于現代思潮的趨勢有一個明確”〔8〕。而《少年世界》則是“詳細記載由現代思潮演成的事實,給中國人一種更深的刺激”〔9〕。簡言之,一是側重于文化運動、闡發學理、純粹科學,一是注重于實際調查、敘述事實、應用科學,二者相得益彰、共建學術平臺?!啊渡倌晔澜纭酚蓮埪勌?、沈澤民兩君擔負校勘責任”〔10〕。這一雜志得到了少年中國學會同人的全力支持,當《少年世界》文稿來源遇到困難時,學會及時開會給予支持:“以后北京學會同人,無論如何,須為《少年世界》分擔文稿一萬六千字以上。”〔11〕劉國鈞在《少年世界》雜志上發表的多篇論文,同樣給學人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劉國鈞積極承擔編輯出版《少年世界》之責。1920年7月1日,少年中國南京分會召開會議,“公推方君東美,劉君衡如積極擔負編輯《少年世界》月刊大部分的責任,至于暑期的第八第九兩期,則暫由劉君一人擔任編輯”〔12〕。由此,還在學生時期的劉國鈞,通過其漚心瀝血的研究和工作,在學界占據了一席之地。
其二,在學術活動中產生的影響。此時期的劉國鈞,主要以少年中國學會南京分會為平臺。少年中國學會于1919年7月1日成立,當時劉國鈞還未入會,確切的入會時間還有待進一步查證,但可以確定的是:在1920年7月1日前就已入會,因為劉國鈞會員出席了當天召開的南京分會會議?!?3〕正是在這一會議上確定了劉國鈞、方東美負編輯《少年世界》大部之責??梢?,劉國鈞應該入會有一段時間了。劉國鈞積極參加活動,積極為學刊撰稿,其成績得到會員的關注和信任,在1921年7月1日至4日少年中國學會召開南京大會時,劉國鈞在討論會中曾任主席,“7月4日雞鳴寺的會議:主席劉衡如,書記蔣錫昌、沈怡”〔14〕,會上主要討論了修改規約的起草問題5項,其他會務問題42項。會上劉國鈞被推為修正規約委員會成員,在討論修改規約起草問題過程中,決定“組織修正規約委員會,由南京上海兩處會員組織,人數限三人。按結果上海推定楊賢江,南京推定陳啟夫劉衡如?!?5〕”該修正草案限于1日內完成,可見這次會議的任務不輕。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成立9個研究會:教育、哲學、心理學、文學、社會學、經濟學、生物學、土木工程和地質學研究會,劉國鈞自愿加入教育、哲學和心理學等三個研究會,他還被指定為哲學研究會的聯系人,“入哲學研究會者,國內請向南京金陵大學圖書館劉衡如處接洽”〔16〕。在1920年3月,南京分會的工作就得到總會所在地、北京學會的贊賞,認為“把南京分會辦得極好,如學術演講如讀書會等,都是極有裨益的”〔17〕。又通過一年多的時間,南京分會的工作更加出色,在界內的認可度亦更高,其中亦包含了劉國鈞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在少年中國學會的爭論中,提升了劉國鈞的影響力。在“‘五四’時期的社團中,‘少年中國學會’可以說是歷史最久、會員最多、分布最廣、分化也最明顯的一個”〔18〕,成立兩年來爭論不斷,矛盾逐漸尖銳。南京二次年會時,在少年中國學會史上是一次很重要的會議,在三天半的時間中,討論了14個問題,討論主要提案5個,尤其是第一天討論的論題:學會宗旨及主義問題,信條問題,政治活動及會外其他活動問題,宗教信仰問題,征求會員標準問題,介紹會員問題等,都是直接關系到學會發展方向和如何發展的根本性大問題。其中又以“主義”問題為爭論的核心。劉國鈞在這次會議過程中,所闡述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認為“學會即系為求得一種目的而結合,非為欲直接達到一種目的而結合”〔19〕。他在發言中,充分體現出了求大同存小異之思想。在隨后《少年中國》月刊上的繼續討論中,劉國鈞之“少年中國學會問題”專欄討論的文章發表在首篇,該文從少年中國的概念、含義、本質等入手,厘清了許多因對“少年中國”理解的模糊而帶來認識上的差異所導致的分歧,又從學會的“學”字入手,闡明了學術研究在學會中的重要作用,并從務實的態度出發,認為“據我個人的意見,覺得現在切實一點的問題,還是學科研究會的問題”〔20〕。最后還提出了值得全體會員深思的若干問題。無論是會上的發言,還是會后的討論的觀點與分析的深度,都在界內獲得了較大程度的認可,由此造成了以“少年中國學會”為平臺的較為廣泛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南京會議上已較充分地體現出來,劉國鈞也非常重視這一平臺,自覺地繳納會費,“收劉衡如儲金六元又三元”〔21〕。即使在美國留學,當得知學會要建學校而缺乏經費時,又積極認捐,“劉衡如一百元,回國后再繳”〔22〕。據陳明遠研究,1924年的100元大約相當于2009年的1萬元人民幣的購買力。〔23〕可以說,劉國鈞的學術、管理才能,在少年學會中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與展示。
劉國鈞早期發表的論文對圖書館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近代圖書館之性質》、《動的圖書館》、《近代圖書館之性質及功用》、《兒童圖書館和兒童文學》、《美國公共圖書館概況》及《關于大型圖書館的圖書編目工作組織》,形成了他早期的圖書館學思想。他所歸納出的圖書館性質:自動、社會化、平民化和近代圖書館之價值,深刻地指明了中國近代圖書館的目的和追求的目標。他在圖書館界提出的創建兒童圖書館的三大要素,成為當時人們所理解和建設圖書館的最通俗、最直接的理論與實踐的指導,從而為以后幾十年“要素說”的蔚然大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通過對圖書館事業的實踐和深入的理論探索,又經過對美國圖書館的實地了解,及時而深入地介紹了美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狀況與趨勢,“美人何為而熱心圖書館事業一至于此,毋亦曰推廣教育而已,增加公民知識而已。然而其目的尚有較此為確切者,曰‘美國化’”〔24〕。中國當時的圖書館事業所產生的成就,“才足當美國之一城耳。倘再不急起直追,力圖進步,則圖書業,固無發達之望”〔25〕。
劉國鈞的圖書館學思想,對當時中國圖書館界已產生了較大影響,中國圖書館事業大大地落后于美國,欲想急起直追,必須了解兩者的差距,美國的圖書館事業情景如何?“它的實在情形,可從《新教育》第7卷第1期劉衡如先生的那篇《美國公共圖書館概說》得知其大概”〔26〕??梢?,劉國鈞當時的學術思想,已成為學界的關注點。
自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刊《圖書館學季刊》創刊后,劉國鈞就一直擔任主編。在中華圖書館協會創立之始,就成立了多個學術委員會,包括出版委員會,“本委員會于十四年九月由執行部聘請委員十六人,組織成立”〔27〕。出版委員會成立之始,劉國鈞就被委以“主任”之職?!胺不葙n文稿者,請逕寄出版委員會主任劉國鈞博士至盼”〔28〕。此時的出版委員會主任兼以編輯主任,擔任主編之職,“而編輯主任暫以出版委員會主任兼任”〔29〕。
一份全國性協會的學術會刊,必然擔負著全國圖書館理論研究的指導和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任。美國圖書館界第一份《圖書館雜志》由杜威創辦,杜威是美國圖書館協會的秘書長,并于1876-1880年間任主編?!秷D書館學季刊》與此類似,是當時中國圖書館界的主要學術刊物之一。劉國鈞擔任會刊主編,充分表明了他在界內的影響。
一個學生,在美國總共學習時間不足三年,而且始終是以哲學為主業,從碩士至博士,都是如此,而圖書館學的學習時間,則不到二年。然而,恰恰就是圖書館學領域,為他造就了較好的平臺,從而在美國圖書館界,獲得了一定的聲譽。這種聲譽,是通過他的苦學、敏捷、執著、大度而獲得的。
根據少年中國學會消息,1922年“本會會員趙叔愚,劉衡如,張聞天,8月20日乘南京號郵船赴美”〔30〕。劉國鈞在聯系赴美之時,已明確目的,在兩年內希望完成哲學碩士學位的學業,同時完成威斯康星圖書館學院專業課程,此時期威斯康星圖書館學院院長是赫澤爾苔女士,劉國鈞對她說,他學習圖書館課程是為了解決他真正想研究的一些問題〔31〕。
“劉國鈞自1922年9月起開始攻讀圖書館學院課程”〔32〕,他是哲學與圖書館學課程同時攻讀,其學習的態度和進程是驚人的。是年10月22日的通信中寫道:“我在這里習哲學與圖書館兩種,哲學差不多全靠自己……圖書館學方面所習的是管理法分類法編目法,純粹重記憶的東西,這六門功課竟使我忙不得了?!?3〕”在一年以后的通信中,他再次強調了同時學習哲學與圖書館學課程,“一年之間都是如此。好像當初來時的欲望,到此不但不曾滿足一點,而且求知的真欲望,反而更加濃厚一些”〔34〕。正是這種如癡如醉、極度高漲的學習精神和言行,深深地打動了赫澤爾苔,在1923年的寒假期間,劉國鈞作了一次假期旅行,主要是在威斯康星州的東南面的水鎮、密爾沃基、拉辛以及基諾沙,〔35〕赫澤爾苔為此致信該地區的圖書館館長,在熱情洋溢的介紹中,高度評價了劉國鈞,“他是本院不論國別最優秀的學生之一……而且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勤奮學習、工作和思考的學生”〔36〕。并闡明了劉國鈞所需了解的主要內容。一個優秀的學者是應該受到尊重的,無論他是在學習期間還是在工作研究期間都應如此?!盀榱舜_保劉國鈞得到學者和紳士的款待,赫澤爾苔還對劉國鈞的膳食住宿作了明確的指示”〔37〕。
1924年夏天,劉國鈞要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選修課程和做學生助理工,以及參觀芝加哥地區圖書館,赫澤爾苔仍舊欣然為劉國鈞出具介紹信,她對劉國鈞說,“有你這樣的學生一直是我最大的快樂”〔38〕,以致劉國鈞回國后,仍然是威斯康星圖書館學院繼續了解其工作情況的對象,持續關注劉國鈞的動態,“他們經常在《威斯康星圖書館通訊》上刊登他們搜集到的有關劉國鈞圖書館工作的情況”〔39〕。僅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劉國鈞在威斯康星圖書館學院中的影響。
劉國鈞在美留學的第二年初,遇到了經濟上的困難,他經歷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最后帶著悲傷的心情告訴赫澤爾苔院長,由于經濟的原因而必須退出圖書館學院,以便專攻哲學。顯然,后來劉國鈞的經濟條件得到了改善,得以繼續攻讀。是否以此就認為劉國鈞熱愛哲學而勝過圖書館學呢?不能如此地想當然。劉國鈞的職業生涯早就自設,在1926年的少年中國學會開展的調查活動中,劉國鈞就將一直以來的想法十分明確地寫明:終身欲研究之學術是哲學、教育學,終身欲從事之事業是教育及圖書館,將來終身維持生活之方法是教育或圖書館事業?!?0〕從中可以明確,當時美國的圖書館界過分注重“實用”,因此圖書館學的課程以劉國鈞之深切體會則是如上所說的“純粹重記憶的東西”。對于思想深邃而活躍、求知欲望極高的劉國鈞而言,固然在學術研究方面必須掌握更多的方法,也希望了解更多的哲理和研究的原理,這也許是當時痛苦地選擇中的一個原因,他將教育和圖書館作為終身從事之事業,從而在這方面的研究,具有了深厚的哲學思想基礎,劉國鈞后來在圖書館領域中的深邃而又嚴謹的學術思想成果,正是最好的注解。熱愛圖書館事業,服務圖書館事業,由此也解答了當時中華圖書館協會考慮劉國鈞出席1925年7月在西雅圖召開的美國圖書館協會年會的條件之一。
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之際,首次外派出席國外圖書館協會年會的使者,歷史性地選擇了劉國鈞。劉國鈞以其在當時中國圖書館界、學術界的影響,以及他在美國留學時期所產生的影響,成為中華圖書館協會委派其出席美國圖書館協會年會的主要依據。
1.中華圖書館協會第一周年報告:國際事業.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26,2(1):4-5
2.鮑氏行程詳表(最后訂定).浙江公立圖書館年報,1925(10):附錄,47-49
3.歡迎鮑士偉博士.新聞報//浙江公立圖書館年報,1925(10):附錄,9-10
4.熊希齡,陶知行,洪有豐.歡迎鮑士偉先生//浙江公立圖書館年報,1925(10):附錄,10-11
5.吳稌年,顧燁青.論劉國鈞先生早期的圖書館學思想.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5):93-100
6.顧燁青.劉國鈞先生與少年中國學會——一個知識青年學術報國的心路歷程.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2):114-120
7.李焱勝.中國報刊圖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94-95
8,9.少年世界發刊詞.見: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一集,下冊,1978:403-404
10,40.張允侯等.五四時期的社團(一).北京:三聯書店,1979:250,422-423
11.分擔《少年世界》文稿.少年中國,1920,1(12):63
12,13,17.南京方面的報告.少年中國,1920,2(2):43-50
14,15,16,19.南京大會紀略.少年中國,1921,3(2):44-60
18.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一集,上冊,1978:235
20.衡如.少年中國學會問題.少年中國,1921,3(2):1-6
21.儲金報告.少年中國,1921,3(5):60
22.本會創辦學校捐款補志.少年中國,1924,4(11):少年中國學會消息,2
23.陳明遠.文化人的經濟生活.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0:306-312
24,25.劉衡如.美國公共圖書館概況.新教育,1923,7(1):1-25
26.孔敏中.鮑士偉與公共圖書館.晨報副刊,1925,5,27第117 號:169-170
27,29.出版委員會第一周年報告.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26,2(2):10-11
28.本會啟事三.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1925,1(3):2
30.少年中國學會消息.少年中國。1922,3(10):84
31,32,35,36,37,38,39.路易斯·S.羅賓斯.“我們永遠忘不了你”:劉國鈞和威斯康星圖書館學院.//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等編.一代宗師:紀念劉國鈞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41-50
33.會員通訊.少年中國,1922,3(12):64-66
34.會員通訊.少年中國,1923,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