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 江蘇南京 210009)
在信息化環境中,數字資源的增長使得文獻的利用途徑、利用方式和利用率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文獻的利用率呈明顯的下降趨勢。阮岡納贊在《圖書館學五定律》中指出“書是為了用的”,文獻的利用率代表了文獻被讀者利用的程度,反映了館藏文獻與讀者需求的貼近程度,能反映圖書館對教學的保障力度。
文獻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館藏中被讀者借閱的圖書文獻冊數(次)占館藏圖書文獻總冊數的百分比?!?〕本文中的文獻主要指紙型文獻,不包括電子文獻,研究背景源于教學型高校圖書館。通過對館藏文獻利用率的統計分析,從而調整各學科文獻的比例,以滿足不同學科和不同層次的讀者需求。
文獻的量可以從生均資源單位量、學科資源單位量、專業資源單位量等角度進行衡量。如何解決文獻在量上的突破以滿足教學保障力度?對于高校圖書館的資源而言,涉及量的有幾個方面:首先是各類型文獻的總量,其次是同種文獻的復本量。這里討論的重點是館藏同種紙型文獻類型的復本量,也就是中外文圖書和期刊。
(1)圖書。隨著大學擴招,分校不斷建設,加上所屬民辦二級學院,高??傮w呈現學生總量大、校區多的局面,文獻經費有限,書刊價格上漲,圖書館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上面臨巨大的挑戰。通過調查發現,多數高校圖書館目前中文書的復本量基本保持在2-3,在學生數量較大、校區分散、專業面廣的前提下,這個復本量很難滿足教學的基本需求。從讀者推薦圖書的情況可以看出,很多圖書都是圖書館已經有館藏,但是讀者反映復本太少根本沒法借到,因此推薦再購買。通過統計發現,讀者推薦并有館藏的圖書有60%以上是專業書,包括教材、教參、教輔等。與此同時卻有很多圖書有館藏卻沒有讀者借閱。從這個側面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有的學科圖書復本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二是有的學科圖書購買了并沒有相應的讀者。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圖書館不可能將每一種圖書的復本量都擴大到完全滿足教學需求,這就要求在基本復本量的基礎上做一些個性化的調整,在經費不變的前提下達到最大滿足的狀態。
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個性化復本量確定:第一是對已有館藏的圖書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制定靈活的策略,方法是用匯文系統的統計模塊,定期統計出借閱率較高和借閱率為0的圖書,對這些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借閱率來調整復本量。借閱率高的圖書,分析它們所屬學科的讀者比例,將其復本量適當調整高出平均復本量水平,同時對借閱率較低或為0的圖書進行分析,對專業教參教輔類圖書借閱率較低或為0的部分,保持正常訂購但將其復本量調整為1,以保障該類圖書所屬學科在需要時作參考,對非教參教輔類圖書則取消繼續訂購。第二是對讀者推薦的圖書進行整理分析,一般可以分為兩類,第一大類是已有館藏的圖書,第二類是圖書館未收藏的圖書。推薦的已有館藏圖書有可能是復本量不夠,讀者能檢索到但不能借閱,這類圖書一般借閱量較大,如果是專業圖書,采訪策略中應增加相應的復本,以滿足讀者的教學需求,如果不是專業圖書,可以指引讀者對圖書進行預約或查看相關的電子資源。
(2)期刊。期刊是圖書館的主要文獻之一,它對高校的教學和科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集中了每個領域的最新研究動向和學科的發展方向。期刊的出版周期短,頻率高,要想利用好期刊論文,必須在短時間內快速獲取。通過調查得知,很多高校的中文期刊復本量為1-3,西文期刊復本量為1-2。以南京工業大學為例,中文期刊保持在1-2,其中兩個校區都需要的刊復本量為2,只需放一個校區的復本量為1;西文期刊的復本量統一為1。而南京工業大學是典型的多校區辦學,學生常常反映需要的期刊都不能從所在的校區查閱,原因就是只有一個復本,沒辦法在每個校區都存放,而現刊一般是采用閱覽的方式,不能通過校區之間的通借通還的車運送。與圖書一樣,可以在經費不變的前提下對期刊的復本量進行調整,針對性地制定靈活的復本量策略。
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個性化復本量確定。第一個方面通過對館藏期刊的利用率進行統計。高校圖書館的期刊一般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當年的現刊,另一種是過刊,現刊和過刊的復本量是不同的,現刊的復本量取決于經費的投入,而過刊的復本量取決于學科分析和最后的選擇,但這二者的復本量的調整都可以通過學科分析和期刊的利用率來進行調整。首先,如果過刊是可以借閱的狀態,可以按照圖書的統計模式一樣,統計出期刊的借閱情況,將借閱量高的期刊分別調高現刊和過刊的復本量,以滿足不通校區的讀者需求。其次,如果過刊是閱覽狀態,它的利用情況跟現刊一樣無法通過系統統計出借閱率,則需要讀者服務部協助統計期刊的利用狀況,將反饋信息提供給期刊采訪人員以確定期刊的復本量。第二個方面是結合期刊數據庫,對于某個學科的期刊或某一種特定的期刊,如果所購買的數據庫中已經存在,則根據它所屬學科的需求決定是否繼續訂購,如果停訂紙型刊則可以考慮增加同類型的其他刊。
以上通過圖書和期刊的利用情況進行了個性化的復本量調整,從而提高教學保障力,完善了文獻資源的建設方案。
(1)文獻本身的質量。所謂文獻本身的質量,一般是指文獻內容的真實性、文字性、印刷、裝訂等方面都沒有問題,差錯率低,著錄規范,符合讀者的正常閱讀需求和閱讀習慣。通過統計分析可以看出,高利用率的圖書所在的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在文獻采訪中可以考慮將這些核心的出版社和作者的文獻全部納入采購的系列,保證專業文獻的質量,從而對高校的教學起到高質量的文獻保障作用。
(2)文獻與本校學科專業的切合度。所謂文獻與學科專業的切合度可以從專業文獻所占的比例來衡量。建立一個專業分類表,即專業名稱與分類號對照表,用文獻管理系統(如匯文)分別統計出這些專業所在的館藏文獻,去除借閱率為零的文獻后,分別計算出這些專業文獻所占的比例,將這些比值進行排名;同時,對本校的專業層次、規模及重要程度進行排名,將文獻排名與專業排名進行對照,理想的情況應是文獻排名與專業排名相當,如果有大的出入,說明該專業的文獻保障率過高或過低,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3)不同層次的讀者與相應的專業文獻所占比重。不同層次的讀者,一般可以用學歷層次來衡量,包括本科生讀者、碩士博士研究生讀者、教師讀者,本文將本科生和博碩研究生統歸為教學對象,分別用S1,S2,S3代表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人數。文獻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第一是教材,專業教學用書;第二是教參和教輔,教學參考和輔助用書,包括交叉學科專業書刊;第三是其他,與專業不相關的圖書期刊,本文將專業文獻統歸為教學文獻,分別用W1、W2、W3代表三種層次的讀者所借閱專業文獻的冊次。
讀者比重的計算方法,本科生比重B1=S1/(S1+S2+S3)×100%,碩士生比重B2=S2/(S1+S2+S3)×100%,博士生比重B3=S3/(S1+S2+S3)×100%;教學專業文獻比重的計算方法:本科教學專業文獻比重J1=W1/(W1+W2+W3)×100%,本科教學專業文獻比重J2=W2/(W1+W2+W3)×100%,本科教學專業文獻比重J3=W3/(W1+W2+W3)×100%。
用前面計算出的讀者比重B1、B2、B3與相應的專業文獻比重J1、J2、J3相比,B1與J1相對比,如果B1﹥J1,則說明對本科教學的保障力度不足,如果相反則說明情況良好,以此類推用B2與J2相比較,B3與J3相比較,可以看出對碩士博士教學的保障力度情況,用這些對比分析結果來調整文獻采購策略,從而保障不同層次的教學工作。
南京工業大學是以化工、材料、生工、建筑、土木、機械等工科專業為特色的高等院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也以工科為重點,文科與綜合性資源為輔,圖書采訪的復本一般控制在科技類2-3冊,社科類2冊。
(1)對復本量的控制。通過文獻管理軟件統計了近五年入藏文獻的總量、專業文獻量以及各專業文獻的借閱冊次,用專業文獻總量與外借冊次計算出文獻借閱率,發現專業文獻的利用率跟專業的規模和重要程度成正比,大致符合資源建設的主體方向。但是有不少專業圖書的借閱率較低,有的甚至保持為零的借閱率,如機械、環境、交通運輸、政治法律等相關專業所在的圖書借閱率較低,而這些專業不是我們要重點保障的對象,因此在采訪策略上對復本量做了一些靈活的調整,不完全按照科技2-3冊、社科2冊的規則,而是根據借閱量和館藏地將其復本量調整到1-2冊;同時對借閱量高的如化工、材料、建筑等相關專業的文獻復本量調整到3冊甚至4冊。對期刊文獻,使用了同樣的調整策略。
(2)對質量的提升。通過各專業文獻借閱率,篩選出該專業的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如化學工業出版社、科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同時,對重點學科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進行全品種采購,以保證該研究領域的權威作品收藏全面;另外,調整文獻資源建設流程,在采訪環節增加圖書典藏的工作,針對不同層次的讀者進行文獻典藏,并調整館藏分布結構,完成館藏的功能定位。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主要圍繞著教學需求來建設,但對教學的保障形勢和保障方法卻是資源建設中的難點。文獻利用率反映了讀者對圖書館文獻的利用程度和認可程度,圖書館可以通過對館藏文獻的利用率進行統計分析,作為制定文獻資源采購策略的重要依據,并在執行過程中依據利用率不斷調整采購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優化文獻資源對教學的保障力度。
1.金潔琴.高校圖書館外文期刊采訪的博弈評析——以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圖書館學刊,2012(1):43-45
2.吳有梅.基于利用率的紙型外文圖書數字化研究.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6):8-10
3.馬莎.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館藏紙質文獻資源建設與利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四川圖書館學報,2007(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