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育改革十多年來,無論理論還是教學實踐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的開展,在體育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太極軟球是由白榕老師 1年發明的一項新型體育項目。湖北省太極柔力球運動發展于 4年,湖北省孝感市舉辦了首屆全國職工太極柔力球比賽標志了太極柔力球運動正式在湖北生根發芽。 9年,在第九屆湖北省運動會上將太極柔力球正式確立為比賽項目。 3年,太極柔力球課程在華中師范大學開展,標志了太極柔力球運動正式走進高校體育課堂。然而,至今為止,武漢市高校開展太極柔力球運動的學校尚未形成氣候。由于太極柔力球運動是一項新興運動項目,一些學校尚不具備配套的教學與訓練場地、器材,加之,大部分體育教師還沒接觸這一項目,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不高等問題導致高校太極柔力球運動的發展存在巨大的障礙。加快太極柔力球運動等新型體育項目的課程建設,豐富高校體育課程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目前高校體育新課改成敗。為此,本研究就是在深入調查武漢地區高校太極柔力球運動的開展現狀,提出了未來武漢地區太極柔力球運動在高校廣泛推廣的應對策略。
武漢地區大學生開展太極柔力球運動相對較早。 3年在武漢地區高校中華中師范大學率先可設了太極柔力球公共選修課程,華中師范大學也是全國高校率先開展太極柔力球教學的學校之一。在華中師范大學參與太極柔力球課程學習的學生已達 0余人,授課對象不僅包括學生,也包括了在校教師和退休教職工。
值得一提的是 5年華中師范大學校運會上開展了全國最大規模的太極柔力球集體表演,受到了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 6年武漢地區的其他高校也相繼開設了太極柔力球課程,這些學校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等等。 7年,華中師范大學在湖北高校中又率先成立了太極柔力球協會。緊接著,武漢地區的其他高校也相繼出現了太極柔力球協會和學生社團。至此太極柔力球運動逐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進了武漢地區高校校園,成為了襯托武漢地區高校體育文化的一個不可多得的亮麗風景線。
0年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辦了湖北高校太極柔力球發展交流大會,這標志著武漢地區高校開始形成共謀太極柔力球發展的全新局面。參與大會的學校代表有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1 5所高校,在大會上來自不同高校的代表共同商討柔力球在高校的普及、推廣、宣傳、發展。
太極柔力球起源于中國,作為一種傳統體育文化,它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因而,它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中國,而事實上,它的發展速度迅猛,很快就從國內走向了世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俄羅斯等2 0余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立的太極柔力球組織和協會,一些社會團體也加入到太極柔力球的發展隊伍之中。 6年在北京舉行了太極柔力球國際邀請賽,并取得了成功,標志著太極柔力球項目已經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此外,國際上也有很多國家舉行了太極柔力球比賽,如日本、德國、奧地利等。太極柔力球之所以能夠得到世界人民的認可,還在于太極柔力球本身就有獨特的魅力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它是一項集健身、觀賞、娛樂、休閑于一身的運動項目。由于太極柔力球在國外的起步較晚,太極柔力球項目的發展尚沒有引起國外體育學人們的重視,因而,相關的研究很少,對高校太極柔力球現狀的研究更是幾近闕如。
高校中沒有專門的場地和專用的器材,太極柔力球運動就無法開展。因此,武漢地區大學生的體育主管部門應積極爭取資金,以加快太極柔力球專門場地的建設和太極柔力球器材的購置。具體做法:可以通過企業贊助來獲取資金,如通過出售高校間的太極柔力球賽事的冠名權來獲取企業的贊助;可以通過高校體育課程建設來獲取專項教育經費。高校應將太極柔力球課程納入到高校體育課程建設體系之中,并積極爭取專項教育經費來修建太極柔力球專用場地和購買太極柔力球專用器材;可以通過開展高校中老年人太極柔力球運動,借太極柔力球運動來加快高校《全民健身工程》建設,以爭取政府的扶持和資金援助。總而言之,武漢地區大學生應積極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來獲取修建太極柔力球專用場地和器材的經費,以便太極柔力球運動可以在高校中持續發展。
武漢地區大學生對太極柔力球運動的認知水平不高是影響武漢地區大學生太極柔力球運動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因此,加大對太極柔力球運動的宣傳力度非常必要。具體做法:組織太極柔力球專職體育教師以講座的形式在高校進行太極柔力球的宣傳,講解太極柔力球運動的發展歷史、技術要點、比賽規則、健身價值、項目分類等等;增設太極柔力球選修課的范圍。調查發現,太極柔力球課程的學習使大學生了解太極柔力球運動的主要路徑。因此,高校應加強體育教師對太極柔力球的學習和培訓,以增加太極柔力球的師資隊伍,為增設太極柔力球選修課提供保障;武漢地區高校應在校園內通過貼海報、標語、橫幅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太極柔力球運動的宣傳和教育,以提升大學生對太極柔力球運動的了解程度;通過組織和開展高校間的太極柔力球比賽和表演活動來宣傳太極柔力球運動。
高校太極柔力球教師隊伍建設是推動高校太極柔力球課程開設的必要前提,換句話說,沒有專業的太極柔力球教師團隊,高校太極柔力球課程將無法實施和開展。因此,必須加強對高校從事太極柔力球教學的體育教師進行技術技能培訓,以便提高其教學技能水平和教學質量。具體做法:武漢地區高校體育教師應積極與太極柔力球社會團體進行密切聯系和交流,以提升自身對太極柔力球運動的理解和教學技能;武漢地區高校公共體育課部應定期舉行太極柔力球等課程的學習班、研討會等形式來強化高校體育教師對太極柔力球技術和理論教學的理論;武漢地區高校體育主管部門應組織高校中青年體育教師參與國內各種太極柔力球教學技能培訓班,將他們培養為高校太極柔力球運動的主干力量;武漢地區高校還可以聘請國內外太極柔力球專家到學校來為本校體育教師傳授太極柔力球的授課經驗和課程建設經驗。
綜上所述,高等體育教育的改革中所倡導了“全面育人,快樂體育,健身第一,終身體育”理念為體育課程改革指明的方向,更為武漢地區大學生全面推廣太極柔力球課程提供了時代機遇。武漢地區大學生開展太極柔力球運動的五大優勢:優勢一,武漢地區部分高校開設太極柔力球課程較早,能夠給其他高校開設太極柔力球課程提供借鑒與參考。優勢二,武漢地區普通高校有一流的太極柔力球專業教師。優勢三,武漢地區普通高校分布較為集中,特別是重點高校,基本上坐落于湖北省會城市——武漢市。優勢四,武漢地區普通高校領導非常重視高校體育課程建設。優勢五,武漢地區普通高校大學生喜愛太極柔力球運動,為太極柔力球在高校開展打下了較為堅實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