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謂“體育教學生活化”就是指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在體育課堂教學時力求將學生生活引入課堂,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活動,自覺地投入到自我鍛煉之中,實現在學習中愉悅身心,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并實現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逐步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而小學體育教學的生活化就是加強小學體育教學與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在體育教學中引導小學生去感知生活,體悟生活,從而實現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體育工作者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變以往干涸、沉悶、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為生動、有活力且富有情趣的生活化體育課堂教學。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倡導體育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身心的這一特點,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將學科內容與小學生平時熟悉的、喜歡的、貼近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在實際小學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從學習中走進生活,融入生活,讓他們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實現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設計上要將體育教學活動設置在現實的生活背景里,努力創設一些“生活情景”,讓學生置身于現實生活的氛圍里,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里能夠邊玩邊思考邊鍛煉,從而能夠體悟到體育的興趣和魅力。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學校里體育場地、體育器材是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有效硬件。傳統的校園體育教學器材的配備往往是建立在競技體育思想為基礎的指導上進行配置;因此,許多體育器材并不適合小學生的身體發展特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很少運用或使用。所以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要進行創造性的選擇使用體育器材。當然,有些器材可在生活中找到相應的物品進行代替。小學體育教師在與學生共同設計制作體育器材的過程中,小學生的動手創造創新精神便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和鍛煉,另外在教師的引導下也能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使用體育器材,體育教師要結合地方環境等特點,比如讓學生帶些家庭里廢舊衣服或尋找一些塑料餅,自行車廢舊輪胎等一些學生常見的廢舊物品,進行動手制作體育用品,進行各種的投擲或其他練習。另外,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器材的設計,體育教師盡可能選用學生能在生活中找得到的物品作為替代器材。這些體育用品是由學生收集、開發的生活器材,在搜集制作的過程中既能發揮了學生的創新潛在能里,又拓寬了學生的體育鍛煉的思路,極大地激發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由于農村學校體育場地有限,特別是班額較大的情況下,我盡可能充分利學?,F有場地,要設計能和生活聯系的一些活動場景。
過去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過于強調了學生課本中動作技能,往往忽略了那些具有地方性的文化體育活動的開發,沒有給學生創設一個溫馨愉悅的環境和寬松的人際氛圍,因此在學生認知和心理品質的養成等方面有一定的缺失。眼下生活化模擬體育教學課堂環境能夠讓學生在輕松輸快、寬松自如的生活場景里實現各種行為自我鍛煉,并能夠達到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生活之間進行思想交流、情感表達。
例如:現在體育課堂教學不注重強調軍事化的列隊方式,可以散點、可以坐著、也可以圍成圈課堂的模式教學,這樣就創造出平等和諧的體育課堂環境,猶如在逛公園或在家開舞會一樣,大家積極思考,積極動手,盡情交流,主動合作,學生怎會不思潮涌動。將體育課安排在當地民間的體育項目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學中,我根據當地的特點,組織開展了模仿編織毛衫、搬運毛衫、編制毛衫圖案等等。此外,課堂還可以模擬布置為“智力組圖”、“四季旅游”、“成果輝煌”、“紙鶴飛舞”、“自由逛商場”、“開火車”等。而此時的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孩子們學習的伙伴,生活的導師,此情此景,學生也個個神采風揚,活力四射。
新課程施行以來,小學體育課更關注的是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養成自我鍛煉的意識。那么,小學體育老師就要在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設計及運用手段上要作出靈活機動的變化;要結合教材在原有的基本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上進行改變,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學生平時生活,要像學生的“父母”,要變體育場地為“家庭活動場所”,合理選擇的靈活的教學手段或方式。
那么,如何通過多樣化樂趣化的體育活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呢?體育教師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把那些有利于學校體育學習、體育鍛煉的有關活動方式或方案都“取來”。
總之,體育課堂并非孤立于現實生活外的學習空間,教育者應該打破常規,在體育教學中,也應該將生活化的理念引入課堂,將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中,我們的體育課教學才會像生活一樣豐富多彩,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著眼于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培養具有廣泛社會適應性的人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