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長建
(江漢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16)
物理治療技術將力、熱、聲、光、電等物理知識應用于康復醫學的診斷、治療過程之中,是康復醫學專業重要的課程之一。該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傳統教學法存在以下問題:
(1)對理論邏輯性和系統性的強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選用的一些臨床案例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訓練不夠。
(3)教師講課的比重過大,導致學生動手能力訓練的時間有限。
針對上述傳統教學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法——合作教學法。
合作教學法的設計側重教學的實效性以及與現代教育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理論的一致性。傳統教學中,完全以教師為主導,合作教學法更強調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達到師生合作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1]。通過“教師—學生、學生—學生、學生—角色”這3個關鍵互動階段,使學生在思考、討論、表演、觀察中接受專業素養訓練,提高學習能力,形成良好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
合作教學法中課程設計的要素有:
(1)抓住教學目標主線,找準臨床案例內容,發揮角色扮演活力,讓學生進入臨床實踐的氛圍中,提供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團結協作的空間和時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落實實際儀器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1)備課時以教學目標為主線,物理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強調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改變傳統的“學科本位”觀,注重知識和技能的結合。有目的地把物理治療技能和理論知識分配到精選的臨床案例中。例如,學習激光治療技術時,重點講解激光治療儀的使用方法及臨床適應證和禁忌證。
(2)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發言,簡單介紹他們對激光定義、特性、治療原理的理解。教師可以詢問發言學生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告訴大家具體的書籍名稱或網址。目的是少講物理理論知識,留出更多時間進行動手能力訓練。
教師介紹激光治療儀的特點:它是采用波長為650 nm的激光照射治療疾病的一種儀器,無創、安全、可靠;儀器中特定強度3 mw、4 mw、5 mw 對應不同的適應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是激光治療的禁忌證。
請一位學生上講臺扮演患者,教師給全體學生演示激光治療儀的使用方法,用課件展示準備的臨床案例。
這個階段教師注意在理論精講的同時讓學生配合教師進行教學,營造師生互動的濃厚氛圍。
(3)根據學生前期學習成績分組,要求各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即同質分組。每組配發一臺激光治療儀[2]。
小組針對臨床案例情景,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小組討論內容:激光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五大作用(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形成、治療高血壓、增強記憶力);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是否有禁忌證;選擇合適的激光強度。學生可以在激光治療儀上進行模擬操作。最終各組合作完成臨床案例的分析,形成紙質診斷、治療方案并上交。
這個階段由于安排討論的內容生動具體,課前準備的臨床案例情景真實自然,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與風格。又因為同質分組為組內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也為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因此也就形成生生合作、生生競爭的課堂氣氛,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會學”,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
(4)抽一組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情景表演、合作學習有機融合。通過扮演患者、醫生、護士、家屬等角色,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制訂治療方案,在激光治療儀上實施治療措施,其他小組觀摩、記錄要點,教師在一旁進行點評。
這個階段學生已進入角色,不同的角色體驗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課堂教學充滿輕松快樂的氣氛。
(5)觀摩小組學生代表發言。教師給每名學生評分。評分項目分為理論知識、問題分析、合作表現、動手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然后進入下一次的合作教學,布置下一次的合作教學內容。
在物理治療技術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在課堂上模擬臨床情景,學生通過角色體驗、團隊合作可使其心理、情感發生遷移,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還可培養學生溝通、合作能力,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激光治療儀的教學內容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縮短了教學與臨床之間的距離。基礎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強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職業定向性,解決了傳統教學中“滿堂灌”的問題。所以,合作教學法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任務,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1]余薇.雙語教學改革臨床護理教學模式與效果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0,25(7):65-67.
[2]姚紅瑛,葉志弘.目標教學法在外科臨床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