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鵬君
(平涼師范學校,甘肅 平涼 744000)
中職教育承擔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社會輸送合格“藍領”的重任。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和工具,它在中職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根基,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奠基石。中職生普遍存在數學基礎薄弱、學習習慣差、學習效率低、學習策略不當等問題,其中學習障礙問題尤為突出。因此,研究中職生數學學習障礙的成因,尋求解決的對策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筆者簡要探討中職生數學學習障礙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中職生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經歷了過多的失敗,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消極和負面的情感體驗,喪失了學好數學的信心。他們對數學的重要性的認識也由初中的“主課”變為文化課(即沒有專業課重要),認為數學與要求掌握的技術、將來從事的職業沒有多大聯系,學了沒有多大用處。這種數學無用論思想導致一部分學生幾乎放棄了數學學習,甚至拒絕學習數學。
中職學校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理論聯系實際,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突出課程結構的職業性、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和教學環節的實踐性。作為文化基礎課的數學,教學中更應依據夠用、實用、靈活和應用性強的原則,針對職業崗位的特點,注重基本數學知識、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的培養,有的放矢,發揮數學在各個專業領域的作用。而現行的數學教材往往是從基礎課這一角度來編寫的,對如何把數學這一工具應用于學生所學專業卻較少涉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偏重于傳授數學基礎知識,忽略了數學在專業中的實際應用,從而導致數學教學重理論知識,輕實際應用,與學生所學專業脫節。學生不能及時認識到數學課與專業課之間的有機聯系,從而產生了“數學與自己所學專業不沾邊,學了以后也用不上”的想法,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子女進入職校后,家長對他們前途的期望值大大降低,對他們的學業成績特別是文化課成績的要求也大大降低,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進取心;學生沒有了來自家長的期望和壓力,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產生松懈心理。于是,很多學生抱著“混張文憑”的態度學習,加之中職生數學基礎較差,而數學學習的前后連貫性又較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就逐漸降低。
由于在我國重視學歷,文憑幾乎成了衡量一個人知識結構和能力大小、贏得擇業和就業機會的唯一憑證,因此,勞動力市場依然存在著以學歷文憑為主要依據來確定勞動力工資價位水平的做法[1]。中職生找工作受到用人單位的“文憑歧視”。他們大多只能在一些低端崗位就業,而且和那些沒有任何學歷的人干著一樣的工作,甚至收入還比他們低。這勢必使中職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認為接受中職教育沒有多大必要。
自信心是學生學習的支配力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催化劑”,學生一旦喪失自信心,也將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對提高數學學習興趣至關重要[2]。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正確地歸因,若學生將自己的數學學習成績不好歸因于學習能力不強或數學難學,他們成功的期望就會減弱,數學學習興趣就會喪失;若將數學學習成績不好歸因于努力不夠或方法不當,他們的成功期望則不會減弱,他們會加倍地努力或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取得進步后,自信心會增強,學習興趣也會提高。
中職生學習策略整體水平偏低,雖然他們內心非常渴望學業成功,但卻不知道怎么學,不知道如何預習、復習,聽課時不知道怎樣抓重點、難點,不懂得如何做課堂筆記等,更不懂得學習策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結合數學學習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包括指導學生掌握認知策略、職業技能策略和動作技能策略等。此外,還要講求心理策略,善用賞識教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促使其由被迫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避免冷漠和歧視,更不能動輒訓斥、懲罰學生。
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應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制定數學教學大綱,真正做到數學課為專業課服務[3]。例如,財會類專業教材可選取利息問題、存款計息、投資收益以及數學在稅收、購物決策、保險等領域中的應用等內容;機電類專業教材可選取極坐標系與曲線的極坐標方程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復數在電學中的應用,開關電路與邏輯運算等與專業知識緊密聯系的內容。將數學與專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中職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要注重實踐性。中職教育的課程設置既要滿足社會的需要,又要符合教育規律。作為文化基礎課的數學,除要教授基本的文化理論知識,夯實學生文化基礎外,還應在內容上加以調整,讓文化基礎課與學生的專業課相結合,為專業課服務[4]。教學場所不應局限于教室,要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實驗室、車間、企業,邊參觀邊學習;要以實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精簡教學內容,將新技術、新知識及時反映到教學中,充分體現中職教育“厚基礎、強技能”的特點,提高中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在學生學業評價方面,要摒棄以60分為基準的傳統評價方法,應根據各專業的不同,通過考查或完成一個項目來檢驗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僅靠一張試卷很難檢測出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的真實情況。只有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才能真正起到評價的作用,達到評價的目的。
家長要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按照我國的相關政策,中職生畢業后同樣可以參加高考,報考普通高等院校或高職院校;在就業市場上,高級技術工人的就業形勢良好。學生上中職學校壓力小、成才快、就業有保證,還同樣保留進一步就讀高等院校的權利[5]。所以要宣傳中職畢業生就業有路、升學有望、致富有方、創業成才的優勢,對學生及其家長進行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的引導,使他們全面了解中職教育,做到升學選擇更加準確務實。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加大中職學校的社會影響,促進中職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嚴格執行勞動就業準入制度,通過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協調,推進聯合執法,逐步加大就業準入稽查力度與執法力度。執行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用人用工制度,規范企、事業單位招錄員工制度。用工單位招錄的員工必須具有中職畢業證書,或相關職業培訓機構頒發的培訓證書。同時,對未經培訓上崗的人員,要求用工單位定期對其進行培訓,使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和用工單位之間真正形成一種“先培訓、后上崗”的良性循環,這樣既有利于中職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就業,又有利于提高企業員工素質,從而實現校企雙贏。
中職生數學學習障礙是普遍存在的,學習障礙的形成也是復雜的,有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個人因素是主要的,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視。解決學習障礙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從學科角度講,數學學習障礙的產生與其他學科有密切的聯系。反之,數學學習障礙又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對數學學習障礙的研究如果不拓展到其他領域,則不可能全面徹底地解決。
在中職數學教學改革中,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策略,突出數學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和帶動中職教育的發展。
[1]韋士源.中職生學習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2]皮波蘭.職業學校數困生形成的外因分析和預防轉化之對策[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3]劉根祥.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障礙分析及矯治對策探索[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2.
[4]沈百洲.提高中專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7.
[5]袁麗英.職高生學習策略:現狀調查與提高途徑[J].職教通訊,2006(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