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相對其他社會群體閑暇時間更多,如何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去陶冶情操、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尤為的重要,戶外運動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不僅可以使大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對于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豁達的性格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1.1、戶外運動提高大學生的鍛煉意識、形成終身體育習慣
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不僅僅是能夠增強體質,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則是通過體育鍛煉使人形成主動鍛煉的意識、將體育鍛煉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并最終的形成終身體育的生活習慣。
1.2、培養大學生的鍛煉能力、增強其身體素質
通過參加戶外運動,可以使大學生的耐力、速度、柔韌、協調性等多個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而且也能夠使得大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增強,從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去面對各種復雜多變的環境。
1.3、陶冶大學生的情操、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釋放消極情緒
大學生進行戶外運動,一方面,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真正的使大學生的內心得到平靜,能夠平靜的思考問題,做出正確的選擇;另外一個方面,通過進行戶外運動,大學生可以通過鍛煉而大量出汗,在一定的程度上釋放出悲觀的和消極的情緒。
1.4、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戶外運動從產生之初便是一項團隊合作的運動,結合自身參加戶外運動的經驗,很多大學生都從最初的自我完成帶來的失敗到最終團隊協作的生理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很多大學生通過認識到了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真正的形成了團隊意識。
1.5、豐富大學生知識的構建
戶外運動從表現看是一項體育項目,實質上更是一項集地理、生物、天文等多方面為一體的運動方式,參與者在大自然中,需要清楚的知道身邊的環境、了解地理構造和植被的特點,因此,戶外運動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使的大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帶動大學生去學習與自己專業之外的知識,以此來為自己的戶外運動綜合能力進行提升。
2.1、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的積極因素分析
余暇時間較多有利于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近幾年,高等教育體系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對于大學生的培養已經有以前的知識的灌輸轉變為綜合素質的培養,大學生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在不斷地增多,這就為大學生去培養新的興趣愛好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各個學校的普遍開展給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提供了良好氛圍。在我國的一些大中城市中,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將戶外運動引入到自己的體育教學中,無論是在開展形式還是所開展的具體內容方面,都為其他院校在戶外運動的開展上提供了參考。
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給大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近幾年,戶外運動在社會上的所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無論是報紙刊物,還是電視網絡,對戶外運動的相關報道越來越多。因此,社會上不同形式的戶外運動項目和戶外俱樂部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開展。
2.2、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的制約因素分析
較高的經濟投入制約了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較高的經濟投入成為了制約大學生參加戶外運動的一個因素,而通過對具體的經濟投入因素進行分析看出,大學生很少會把錢投入到參加戶外俱樂部和培訓學習兩個方面,而正是因為缺少專業的指導和培訓,從而限制了戶外運動的開展。
潛在的安全隱患制約了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戶外運動是一項高風險的運動,需要有專業的指導人員和相應的保護器材和設備,大多高校缺乏專業的指導人員,而且相應的保護器材和設備也較少。這就給大學生參加戶外運動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也影響了整個項目在大學生群體中的開展。
有限的場地器材因素制約了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戶外運動由于自身的特點決定,需要有足夠寬闊的空間就來開展,目前情況下,各大高校都沒有專門的戶外運動場地來開設課程,場地的匱乏成為制約大學生參加戶外運動的一個關鍵因素。
師資力量不足制約了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師資力量是保證一個項目能否順利和科學開展的關鍵所在,通過研究發現,大多數的高校并沒有專業的戶外運動的教師,有些高校雖然已經開展了戶外運動,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保護和急救經驗,教學中一旦出現問題,后果則不堪設想。
[1]周云.高校開設戶外運動課程的必要性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報,2007,(5).
[2]亓美健.論定向運動在我國高校開展的必要性[J].大學時代,2006,(7).
[3]辛偉偉.淺談山西省高校戶外運動的發展現狀與前景[J]搏擊,武術科學,2006,(8).
[4]張建偉.高校開展戶外運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成人教育,2009,(4).
[5]亓美健.不同運動負荷對于定向越野運動員大腦識圖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