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連云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江蘇 連云港 222004)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體育運動過程是不斷面對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反復體驗挫折和困難,從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培養(yǎng)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在不斷超越昨天、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學生會體驗到進步或者成功的喜悅,從而形成客觀評價自我的習慣和能力,增強自尊和自信心,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活動也是這樣,只有練習者對活動內容具有強烈興趣,他才會全身心投入練習,才會對身體練習發(fā)生各種心理反應和情感體驗。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是最嚴重的,身順心違、心不在焉、有形無神等身心分離的機械操練和重復狀態(tài)是不會促進練習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只會增加他們的逆反。并非所有身體練習本身都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在很多情況下,趣味需要營造,興趣需要培養(yǎng)。
因此,體育教師要具有設計趣味性練習和激發(fā)運動興趣的能力,經(jīng)常變換練習的內容、形式、要求等,可以促使練習者對活動產生興趣,因為人們總是容易對新鮮的事物產生探究的欲望。隊列隊形、跑步路線、徒手操動作、游戲規(guī)則、器械特征等等,都可以經(jīng)常變化,不斷出新,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參與。使教學內容妙趣橫生,令體育課堂充滿快樂。這樣,身體練習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功能才能得以實現(xiàn)。
身體練習所具備的困難性,是需要練習者付出必要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難,完成練習,例如耐久跑,盡管其動作技術很簡單,但學生要完成有一定要求的耐久跑,就必須付出足夠的意志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對練習者心理的發(fā)展才具有較高的價值和實際意義,才能有效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形成。運動的困難性是對學生的勇敢精神是一種挑戰(zhàn),運動的困難性會使練習者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感和焦慮感,練習者必須克服恐懼心理,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表現(xiàn)出足夠的勇敢精神,才能完成練習任務。當學生戰(zhàn)勝恐懼,完成了一個具有驚險性的練習時,他會產生信心倍增、重塑自我的感覺。
因此,體育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的時候,應根據(jù)初中生身體發(fā)展的實際狀況,選擇具有適宜困難性的練習內容,包括動作難度、動作數(shù)量、動作質量等,以保證身體練習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由于所有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不可能一致,體育課上的分層教學也是必要的和必需的,體育課上提供不同困難程度的練習供學生選擇,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和自尊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條件。
各種雙人、多人和集體的表現(xiàn)出較高合作性的運動形式,這些練習應成為體育課常用的練習形式,這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體育老師在平時教學中可以吸納很多簡便易行、效果良好的方法,例如拓展訓練中的許多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練習方法為我們體育教師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主動設計、選擇具有合作意義的身體練習內容和形式,應成為體育教師的一項基本教學技能,應引起體育教師的充分關注。
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適時營造合作情景,對學生提出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的要求,讓學生在共同參與、協(xié)作配合的練習中相互溝通,建立信任、互助的人際關系,體驗到進步或者成功的喜悅。體操運動中的幫助與保護,相互協(xié)作的集體游戲,球類競賽中的戰(zhàn)術配合,各種合作跑等對于培養(yǎng)合作精神,促進人際交往具有良好作用。
競爭性是體育活動的基本特征之一,身體練習的競爭性和競爭結果的刺激作用,可以使練習者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得到提高,初中生在競爭結果的刺激下產生強烈的心理體驗,如勝利的喜悅,失敗的懊喪,成功的快樂,挫折的焦慮等,一群面對競爭而無動于衷的學生是體育教師的悲哀。在勝利中體驗成功,品嘗快樂,在失敗中體驗挫折,調節(jié)情緒,這正是體育的魅力所在。
體育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競爭氛圍,適時安排競爭性練習,如球類競賽、各種接力賽、雙人的對抗、游戲中的競爭等。正確引導學生對待競爭結果,使學生在競爭中適應,在競爭中成熟,在競爭中成長。
體育課程心理健康領域的目標主要是通過身體練習這一手段來實現(xiàn)的,在體育課中采取經(jīng)常變換練習、確定適宜難度、營造合作情景、設計異常練習、創(chuàng)設競爭氛圍等多種有效措施,可以更好發(fā)揮體育活動增進心理健康的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當身體練習具備了以上幾個條件其中之一時,這項運動就具有了促進心理發(fā)展的可能性,身體練習具備的條件越多,其促進心理發(fā)展的價值就越高,達成體育課程心理健康領域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教學實踐中,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應注意創(chuàng)設一些專門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別的手段,關注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