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偉國(南陽理工學院體育部 河南 南陽 473004)
2 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嶄新時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更多更加優秀的人力資源,所有的對外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和知識力量的權衡。振興一個民族的關鍵在于人們的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不斷取得進步的力量源泉,而創新觀念的執行者是人才,人才的成就在于培養和教育。高校校園是知識更新的根基之地和國家的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應致力于利用自身的各方面優勢培養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創新型人才,不斷改革和完善自身的教學途徑和策略,從而滿足我國現代化需要的創造性思維人才。
創新精神是個體具備創新思維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它屬于非智力部分的范疇,特指創新個體對于創新觀念存在的個人認識、態度及精神狀態,也包括在創作過程中的品質體現和個性特點等方面,它是創新思維的靈魂,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這種精神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后天的各種行為中逐漸形成的。
創新意識是指個人為科教事業獻身和進行創新發展的強烈愿望,是指個人具備的振興民族和促進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貢獻精神。只有在具備創新意識的前提下,才能為學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和提高創新思維提供原動力,激發學生更大的熱情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在體育教育過程中要貫徹并深化創新意識的實施,通過對傳統體育教學的審視和反思,不斷發現和積累教學中的知識和經驗,為今后的創新意識培養奠定基礎。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法和手段來感染。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同時,要充分利用體育課堂的優勢和特點,不單單重視學生的身體鍛煉,還要逐漸創新教學內容、方法、評估、組織等,將體育課堂發展為培養學生素質教育的最優場所。
創造型人才所具備的基礎素質之一就是創造型思維,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根本和核心實質是對創造型思維的培養。創造型思維維系著解決創新性問題的發現、觀點、思路、設計的一種系列思考過程,它解決了創新過程中的復雜思維過程,為創作提供了清晰的核心指引思想。創新性思維的組成因素主要包括發散、形象、邏輯、辯證、縱橫等思維,在培養過程中一定注重創造性思維結構的重要性,它是保證進行培養和訓練的總綱,在高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更要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體育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堅持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將其融合到教學路徑中。在策劃和組織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時,充分挖掘和發揚學生的潛力和愛好,以學生廣泛認可的教學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勇于嘗試創新型教學方法,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發揚學生興趣的同時使其養成體育意識的習慣。同時,教師應拓展學生的活動范圍,開闊其視野,幫助學生在接受知識體系學習的前提下,還能合理運用知識技能進行科學健身,培養學生不斷學習、不短實踐、求真好學的精神。具有綜合型科目特點的體育課程涉及文化內容豐富,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素質。在課堂內外的體育活動中進行親身體驗教育,如編排動作、設計方案、制作器材等,這些操作內容都對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激發創立各種條件。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作用,教師一定要做好創新素質教育主體扮演者身份。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有利于創新性思維的培養,例如: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分段教學、啟發教學、討論教學、分組考核等多種組織形式,此類多變的新穎教學可以感召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
為了滿足現代化和學生的發展要求特點出發,體育課程的“以技術為中心”的思想將逐漸轉變為“以體育方法、動機、經驗為中心”。這一轉變并不代表對體育技術的忽略,而是在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下進行的教學形式調整。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將更加寬闊,非競技類運動項目、健身娛樂項目、興趣愛好項目所占學習內容會逐漸增多,這些內容的多樣性突出表現了體育教育的健身性、娛樂性、實用性等特點,由此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體育運動項目。而課程教學的方向也趨于多樣性,由以往的單一傳統教學課向專項教學課、選修課、保健課方向發展。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用聯系的發現眼光去解決和思考問題,形成清晰的網絡知識體系,采用豐富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啟發學生觸類旁通、不同角度地思考研究,加速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并逐步在實踐中得到進步。
[1]魏平.普通高校學生體育創新能力的培養[J].體育學刊,2004,(4).
[2]董仙蘭.論大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創新教育[J].體育文化導刊,2003,(4).